第247章 全部都争起来 (1/2)
非凡文学 www.ffwx.net,大唐农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李唐立国以来,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在朝堂上看到世家系的官员相互攻诈弹劾,这是一幅奇景,但他对这种突然到来的转变有些难以适应。
如何在他们不自觉的情况下,挑拨他们往死里斗,这是个技术活,所以,李世民今天死了很多脑细胞。
“陛下,安北都护孙正明私授官田三百万亩,乃触犯国家律法的大罪,臣请陛下依法严惩这类枉顾国家利益的大奸臣,收回被他私授的田地。”崔世勋不顾站在他前排的王圭的脸色,死咬孙享福触犯国法这一条道。
王圭目前可是侍中,官位比崔世勋大几级,对于他敢无视自己的眼神警告,十分恼火,吹了吹胡子出班道,“陛下,您设立安北都护府,放给孙正明的可是全权,这就是说,他有权力分配其辖区的土地,并不算违法,授田三百万亩于王氏,定然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陛下不可横加干涉,打乱边地的发展。”
“非也,非也,朝廷放权给孙正明,可不是让他在边地谋私利的,臣认为,孙正明此举有勾结王氏,谋取私利的嫌疑,陛下应该暂停他的职务,让监察御史把事情调查清楚,再作决断,至于那三百万亩田地,应该由朝廷收回,再另行处置······”
崔郑王卢李,五姓七家的官员在朝堂上的口水战全面拉开,都不用李世民张嘴,他们就自顾自的说个没完,直到内侍王得用在李世民的耳旁小声的耳语了几句,李世民才悠然一笑道,“诸位爱卿说的都有理,朕一时也无法决断,不如这样,诸卿暂且下去商议,等朕对此事详查之后,再作定夺。如今关中大灾,各处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咱们先解决了当务之急再说。”
李世民这么说,大臣们只好暂时闭嘴,刚才,王得用传过来的口信就是一个字“拖”。
这是李世民特意派人去问马周得到的建议。
在这个当口,拖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加深七宗五姓的裂痕,事情一天没有着落,他们就一天会为自己家族的利益争取,争着争着,就容易争出真火来,看王圭面对其它几家的喷子的时候的那副表情,李世民一下就明白了马周所说的这个‘拖’字的精妙之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让关系错综复杂的这些世家闹分裂,就应该让他们长期处于争论,争斗中,迟早有一天他们会不理智的,那个时候,机会就出现了。
退朝之后,李世民第一时间就在御书房召见了马周,现在,他已经是中书舍人的官职,掌侍进奏,参议表章,是皇帝的小秘书之一,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陛下,孙正明故意去信让魏大人弹劾于他,就是想将王氏架在火上烤,八十万亩香料田给王氏带来的利益就是近千万贯,这三百万亩田,王氏是不会放手了。
是以,为了保证田地能够入手,以王大人为首的王氏大臣们肯定会用一些非常的办法,陛下先拖他们几天,让他们把关系吵僵,再透点风给王大人,告诉他,陛下您是支持孙正明的决定的,无奈朝堂上阻力太大,您也没有办法。
王圭大人乃是侍中,位高权重,一定会利用手上的权力,来清除那些阻碍他王家拿地的官员,您顺势助之,那么,他们自己的争斗,就会从利益争斗,转华成权力争斗,如此,陛下便可不着痕迹的将一些重要的职位腾挪出来·····”
“宾王此计妙哉,然而,若是大量清除世家系官员,朕手中又无人可用,该当如何?”
如果有条件,李世民是不想让一个世家子在朝堂上为官的,然而,这是不现实的,大唐的读书人太少了,即便是他上位之后,已经在全力发展教育,但这才两年多的时间,人才不是那么快就能培养起来的,在没有人能够胜任那些官职的时候,即便是知道这些世家子把家族利益看的比国家利益还重,也不得不启用他们为官。
“陛下,臣近日看了孙正明上报的安北都护府官员的名单,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马周想了想道。
“什么事情?”
“他在任用官员的时候,涉及钱,粮,军的,大多是使用没有背景的平民百姓为官,把住源头,而其它方面的官员,却是全部任命了王氏的人。
这些管钱,管粮的官员,基本都只是会些最普通的书写算数而已,然而,他们办事很实诚,在他的规章制度下,很轻易的就能把事情办好。
军队就更加不用说,苏定方,郭破,阿布突思,席君买,这些人在朝堂上都是没有根底的人,做人做事的目的很单纯,大都是唯他的命是从。
而掌握了钱,粮,军,他要在按北都护府实行的任何政策,就全部都畅通无阻了。”
说罢,马周还将孙享福的施政报告展开放到了李世民面前,上面,首先就是对官员的职务职权划分,比如孙享福旗下的县令,一水的姓王,甚至各部功曹,也都姓王。
然而,这些主管具体事务的功曹们,却不是听从县令的全权管理,还需要向他们的上一级主管官员负责,就像后世,县局归县长管,但也要接受市局的领导一样。
县里主管仓库的仓曹,接受州里主管仓库的仓曹领导,县里主官刑名治安的县尉,接受州里主管刑名治安的治安署长领导,税收,财物出纳等等等等,都有一条单独的线直通孙享福,而在这条线的最上端,孙享福只是任用了几个自己的亲信,就把全局把控了,甚至,他只在钱粮军三个方面任用了自己的亲信。
... -->>
自李唐立国以来,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在朝堂上看到世家系的官员相互攻诈弹劾,这是一幅奇景,但他对这种突然到来的转变有些难以适应。
如何在他们不自觉的情况下,挑拨他们往死里斗,这是个技术活,所以,李世民今天死了很多脑细胞。
“陛下,安北都护孙正明私授官田三百万亩,乃触犯国家律法的大罪,臣请陛下依法严惩这类枉顾国家利益的大奸臣,收回被他私授的田地。”崔世勋不顾站在他前排的王圭的脸色,死咬孙享福触犯国法这一条道。
王圭目前可是侍中,官位比崔世勋大几级,对于他敢无视自己的眼神警告,十分恼火,吹了吹胡子出班道,“陛下,您设立安北都护府,放给孙正明的可是全权,这就是说,他有权力分配其辖区的土地,并不算违法,授田三百万亩于王氏,定然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陛下不可横加干涉,打乱边地的发展。”
“非也,非也,朝廷放权给孙正明,可不是让他在边地谋私利的,臣认为,孙正明此举有勾结王氏,谋取私利的嫌疑,陛下应该暂停他的职务,让监察御史把事情调查清楚,再作决断,至于那三百万亩田地,应该由朝廷收回,再另行处置······”
崔郑王卢李,五姓七家的官员在朝堂上的口水战全面拉开,都不用李世民张嘴,他们就自顾自的说个没完,直到内侍王得用在李世民的耳旁小声的耳语了几句,李世民才悠然一笑道,“诸位爱卿说的都有理,朕一时也无法决断,不如这样,诸卿暂且下去商议,等朕对此事详查之后,再作定夺。如今关中大灾,各处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咱们先解决了当务之急再说。”
李世民这么说,大臣们只好暂时闭嘴,刚才,王得用传过来的口信就是一个字“拖”。
这是李世民特意派人去问马周得到的建议。
在这个当口,拖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加深七宗五姓的裂痕,事情一天没有着落,他们就一天会为自己家族的利益争取,争着争着,就容易争出真火来,看王圭面对其它几家的喷子的时候的那副表情,李世民一下就明白了马周所说的这个‘拖’字的精妙之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让关系错综复杂的这些世家闹分裂,就应该让他们长期处于争论,争斗中,迟早有一天他们会不理智的,那个时候,机会就出现了。
退朝之后,李世民第一时间就在御书房召见了马周,现在,他已经是中书舍人的官职,掌侍进奏,参议表章,是皇帝的小秘书之一,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陛下,孙正明故意去信让魏大人弹劾于他,就是想将王氏架在火上烤,八十万亩香料田给王氏带来的利益就是近千万贯,这三百万亩田,王氏是不会放手了。
是以,为了保证田地能够入手,以王大人为首的王氏大臣们肯定会用一些非常的办法,陛下先拖他们几天,让他们把关系吵僵,再透点风给王大人,告诉他,陛下您是支持孙正明的决定的,无奈朝堂上阻力太大,您也没有办法。
王圭大人乃是侍中,位高权重,一定会利用手上的权力,来清除那些阻碍他王家拿地的官员,您顺势助之,那么,他们自己的争斗,就会从利益争斗,转华成权力争斗,如此,陛下便可不着痕迹的将一些重要的职位腾挪出来·····”
“宾王此计妙哉,然而,若是大量清除世家系官员,朕手中又无人可用,该当如何?”
如果有条件,李世民是不想让一个世家子在朝堂上为官的,然而,这是不现实的,大唐的读书人太少了,即便是他上位之后,已经在全力发展教育,但这才两年多的时间,人才不是那么快就能培养起来的,在没有人能够胜任那些官职的时候,即便是知道这些世家子把家族利益看的比国家利益还重,也不得不启用他们为官。
“陛下,臣近日看了孙正明上报的安北都护府官员的名单,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马周想了想道。
“什么事情?”
“他在任用官员的时候,涉及钱,粮,军的,大多是使用没有背景的平民百姓为官,把住源头,而其它方面的官员,却是全部任命了王氏的人。
这些管钱,管粮的官员,基本都只是会些最普通的书写算数而已,然而,他们办事很实诚,在他的规章制度下,很轻易的就能把事情办好。
军队就更加不用说,苏定方,郭破,阿布突思,席君买,这些人在朝堂上都是没有根底的人,做人做事的目的很单纯,大都是唯他的命是从。
而掌握了钱,粮,军,他要在按北都护府实行的任何政策,就全部都畅通无阻了。”
说罢,马周还将孙享福的施政报告展开放到了李世民面前,上面,首先就是对官员的职务职权划分,比如孙享福旗下的县令,一水的姓王,甚至各部功曹,也都姓王。
然而,这些主管具体事务的功曹们,却不是听从县令的全权管理,还需要向他们的上一级主管官员负责,就像后世,县局归县长管,但也要接受市局的领导一样。
县里主管仓库的仓曹,接受州里主管仓库的仓曹领导,县里主官刑名治安的县尉,接受州里主管刑名治安的治安署长领导,税收,财物出纳等等等等,都有一条单独的线直通孙享福,而在这条线的最上端,孙享福只是任用了几个自己的亲信,就把全局把控了,甚至,他只在钱粮军三个方面任用了自己的亲信。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