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红楼同人] 红楼之没空宅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全程围观了贾琏痛哭流涕的和外祖一家相见相认之后,王仁回到家里,立刻把管事的叫来询问光学显微镜的进程。
都说微生物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之一,它使人们的眼光从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中医中常说的“病邪”,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但是王仁站在举人的肩膀上,却十分清楚,若是把显微镜这样东西做出来,明明白白的让杏林众人看到了“病邪”的样子,那么那些如今仍旧和自己打嘴仗的人,一定会哑口无言的。
现在的琉璃,制造出来之后总是有许多杂质。要么是颜色不对,要不就是有许多细小的气泡。王仁也没工夫等着老师傅们改良技术了,直接让人找了几块透明无色的水晶和翡翠,取其中完全无杂质的地方,打磨成了透镜。今天就是早出成品的日子了。
不得不说,王仁这几年基本上净是花钱了,唯一能来钱的东西,就是自己鼓捣出来的青霉素。但是大多数人一听说这东西是直接注射到血液里的,就都害怕了。在离京城略远一些的地方,还有人说这东西是邪物之类的话。
还有当初王仁展示给三位太医看的剖腹产手术,虽然这几年里,太医院里的大部分太医都掌握了。可是因为太过骇人听闻,所以也只是小范围的流传。
王仁现在只能另辟蹊径,从已经被众人接受的中医体系中的理论入手,来让自己的名气大一些。在医道之中,名声等同于影响力。王仁现在迫切的需要名声!所以显微镜的研究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王仁知道,自己所坚持的道路是正确的,自己的道路是华夏医学的捷径。正是这份自信,让王仁在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在白费力气的时候,仍然坚持着。
这份坚持,在今天,也真的给了王仁回报!
第二天一早,王仁就到了顺王府,请顺王爷帮忙求见皇帝。这是王仁第三次正式觐见皇帝。第一次,是作为十一皇子的伴读首次入宫时的觐见;第二次,是自鄂省归来受赏。其他时候,王仁多是在偏殿或是殿外直接听旨罢了。
后世记载,正是在这次觐见里,王仁向皇帝提出了集合天下名医纠古来之错处的想法,形成了医学研究院的雏形。
皇帝也的确被王仁的说辞打动了,但并没有同意王仁的所有要求。只是下旨,要每镇选拔两名医术精湛的年轻医生,入京至太医院下惠民医馆向吏部侍郎之子学习本朝先进医术。
大多数被选拔出来的人,对于自己要向一个尚未及冠的孩子学习医术,竟然奇妙的没有什么不满。一部分是因为盲目的对皇权有种崇拜感,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知道王仁就是当年解决了鄂省疫病的那个大夫。
王仁借助了皇帝的力量,很轻易的就把下一代的最杰出的医学有生力量握在了手里,领着他们走上了自己趟过的道路。从此时开始,华夏医学真的开始进入了一种高速发展、广而告之的状态,并且在以后的近一千多年里,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是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的情况是,王仁从宫里回来之后,就面临了自家母亲的逼婚。
要知道,王仁可是王家嫡系的独苗苗,今年也到了可以娶妻的年纪了。若是一直不娶,又怎么给王家传递香火呢?为子嗣计,赵氏把京城里和王仁门户相当又性格相合的女子挨个扒拉了一遍,却没一个可心的。
在母亲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好的!哪怕就是个傻子,在傻子他娘的眼里,也是可爱憨厚的!更何况现在的王仁真的是个好孩子。
有谁家的孩子能在十几岁的时候,被人尊称为“先生”?别小看了这句“先生”,这是对一个人的名望和社会地位的最大肯定。
所以虽然王仁花钱狠了一点,经常做些别人眼里疯疯癫癫的事情(事后都证明这些疯癫的举动是有原因的),但是王仁也真的做到光宗耀祖了!在京城里的大夫,没有一个不佩服王仁的。就连太医们也是如此。
所以,因为王仁的争气,赵氏挑选儿媳妇的眼光也是格外的高。苦恼不堪的赵氏最后决定,让儿子自己去找个媳妇回来。
王仁听了自己母亲的无理要求,摸了摸鼻子,没吭声。倒是一旁的王熙凤插了嘴:“母亲真是的,哥哥的婚事且不急呢!”
“你倒是说说,为什么不急?”王子胜听了王熙凤的话,倒是来了兴趣,让王熙凤说出原因来。
王熙凤自从被赵氏接回家之后,还是狠狠的下了一番工夫,才把她从“无才便是德”的情况里给掰回来的,所以如今也说起话来,也是引经据典,很有说服力的。
王熙凤历数在青史留名的圣手国手们,大多都于女色上十分淡薄,终生独自一人。也有的直到中年才成婚,然后却是白头偕老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王仁虽然年纪尚轻,但是已经有了这个苗头,所以王熙凤才说且不急呢。
赵氏一听,来了气。这还不急?这是让人更着急吧!
可是王子胜却从王熙凤的话里听出了真正的意思。如果真的成了类似于孔圣这样的人,那么,后嗣的传承真的还重要么?
君不见,朝代更迭,山东孔家仍旧屹立不倒?自己女儿的意思,是希望儿子也做个圣人?只要成了圣人,只要世间还有人得了病需要医治,只要还有人用儿子整理出来的方法治病救人,那么王家就会始终是医道里的孔家!他们这一支的牌位,就会永远受后代香火供奉!不光如此,说不定还会有人建祠立碑、作诗写赋!
全程围观了贾琏痛哭流涕的和外祖一家相见相认之后,王仁回到家里,立刻把管事的叫来询问光学显微镜的进程。
都说微生物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之一,它使人们的眼光从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中医中常说的“病邪”,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但是王仁站在举人的肩膀上,却十分清楚,若是把显微镜这样东西做出来,明明白白的让杏林众人看到了“病邪”的样子,那么那些如今仍旧和自己打嘴仗的人,一定会哑口无言的。
现在的琉璃,制造出来之后总是有许多杂质。要么是颜色不对,要不就是有许多细小的气泡。王仁也没工夫等着老师傅们改良技术了,直接让人找了几块透明无色的水晶和翡翠,取其中完全无杂质的地方,打磨成了透镜。今天就是早出成品的日子了。
不得不说,王仁这几年基本上净是花钱了,唯一能来钱的东西,就是自己鼓捣出来的青霉素。但是大多数人一听说这东西是直接注射到血液里的,就都害怕了。在离京城略远一些的地方,还有人说这东西是邪物之类的话。
还有当初王仁展示给三位太医看的剖腹产手术,虽然这几年里,太医院里的大部分太医都掌握了。可是因为太过骇人听闻,所以也只是小范围的流传。
王仁现在只能另辟蹊径,从已经被众人接受的中医体系中的理论入手,来让自己的名气大一些。在医道之中,名声等同于影响力。王仁现在迫切的需要名声!所以显微镜的研究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王仁知道,自己所坚持的道路是正确的,自己的道路是华夏医学的捷径。正是这份自信,让王仁在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在白费力气的时候,仍然坚持着。
这份坚持,在今天,也真的给了王仁回报!
第二天一早,王仁就到了顺王府,请顺王爷帮忙求见皇帝。这是王仁第三次正式觐见皇帝。第一次,是作为十一皇子的伴读首次入宫时的觐见;第二次,是自鄂省归来受赏。其他时候,王仁多是在偏殿或是殿外直接听旨罢了。
后世记载,正是在这次觐见里,王仁向皇帝提出了集合天下名医纠古来之错处的想法,形成了医学研究院的雏形。
皇帝也的确被王仁的说辞打动了,但并没有同意王仁的所有要求。只是下旨,要每镇选拔两名医术精湛的年轻医生,入京至太医院下惠民医馆向吏部侍郎之子学习本朝先进医术。
大多数被选拔出来的人,对于自己要向一个尚未及冠的孩子学习医术,竟然奇妙的没有什么不满。一部分是因为盲目的对皇权有种崇拜感,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知道王仁就是当年解决了鄂省疫病的那个大夫。
王仁借助了皇帝的力量,很轻易的就把下一代的最杰出的医学有生力量握在了手里,领着他们走上了自己趟过的道路。从此时开始,华夏医学真的开始进入了一种高速发展、广而告之的状态,并且在以后的近一千多年里,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是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的情况是,王仁从宫里回来之后,就面临了自家母亲的逼婚。
要知道,王仁可是王家嫡系的独苗苗,今年也到了可以娶妻的年纪了。若是一直不娶,又怎么给王家传递香火呢?为子嗣计,赵氏把京城里和王仁门户相当又性格相合的女子挨个扒拉了一遍,却没一个可心的。
在母亲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好的!哪怕就是个傻子,在傻子他娘的眼里,也是可爱憨厚的!更何况现在的王仁真的是个好孩子。
有谁家的孩子能在十几岁的时候,被人尊称为“先生”?别小看了这句“先生”,这是对一个人的名望和社会地位的最大肯定。
所以虽然王仁花钱狠了一点,经常做些别人眼里疯疯癫癫的事情(事后都证明这些疯癫的举动是有原因的),但是王仁也真的做到光宗耀祖了!在京城里的大夫,没有一个不佩服王仁的。就连太医们也是如此。
所以,因为王仁的争气,赵氏挑选儿媳妇的眼光也是格外的高。苦恼不堪的赵氏最后决定,让儿子自己去找个媳妇回来。
王仁听了自己母亲的无理要求,摸了摸鼻子,没吭声。倒是一旁的王熙凤插了嘴:“母亲真是的,哥哥的婚事且不急呢!”
“你倒是说说,为什么不急?”王子胜听了王熙凤的话,倒是来了兴趣,让王熙凤说出原因来。
王熙凤自从被赵氏接回家之后,还是狠狠的下了一番工夫,才把她从“无才便是德”的情况里给掰回来的,所以如今也说起话来,也是引经据典,很有说服力的。
王熙凤历数在青史留名的圣手国手们,大多都于女色上十分淡薄,终生独自一人。也有的直到中年才成婚,然后却是白头偕老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王仁虽然年纪尚轻,但是已经有了这个苗头,所以王熙凤才说且不急呢。
赵氏一听,来了气。这还不急?这是让人更着急吧!
可是王子胜却从王熙凤的话里听出了真正的意思。如果真的成了类似于孔圣这样的人,那么,后嗣的传承真的还重要么?
君不见,朝代更迭,山东孔家仍旧屹立不倒?自己女儿的意思,是希望儿子也做个圣人?只要成了圣人,只要世间还有人得了病需要医治,只要还有人用儿子整理出来的方法治病救人,那么王家就会始终是医道里的孔家!他们这一支的牌位,就会永远受后代香火供奉!不光如此,说不定还会有人建祠立碑、作诗写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