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花重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会丢掉大名,不会丢掉真定,不会让朱棣从南到北,打下了半壁江山。
宁国公主传给他的话在他这一端的天平上加上了一些砝码,尽管它无理无据,并且不知是谁传来的消息,但这正好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可是大臣们不这么想,他们认为这有可能是敌军反其道而行之,与何福句斟字酌的描绘,抽丝剥茧的剖析相比,这个消息实在是难以服众。
朱允炆的沉思不仅限于是否召回魏国公徐辉祖,他还回忆了亲政三年的点点滴滴。
三年来他历经了坐卧不安,夜不能寐的苦痛,他觉得自己仿佛做了三十年皇位,像皇爷爷一样劳苦,唯一不同的是他建文的宏伟志向还没来得及开始实现。
他只好把这理解为先苦后甜,相信经历了考验的皇帝才能为百姓带来更多福祉。
三年来他很少独自作出决定。他的老师们,对他忠心耿耿的辅政大臣们是那么有学识,他无法反驳他们口中的精辟道理,他也不忍心。
那些日渐昏花的眼睛,弯曲的脊背,失去光华的鹤发全是因为他的基业,他怎么能视若无睹,还加以责备,百般为难?
三年来他想过无数次,如果燕王打胜了这一场仗,他该怎么办?
他会成为阶下奴,他会以死殉国,还是一条他没有想到的出路?
“皇上,驸马求见。”侍卫通报。
朱允炆抬起头,目光茫然,思绪深陷回忆之中,不能自拔。
梅殷由远及近的身影俯身跪拜,高呼万岁后,伫立在侧,不敢惊动朱允炆。
潮湿酷热的空气仿佛随时都可以拧出一把热水,一阵风不怀好意的溜进大殿,越过梅殷的头顶,掀开何福的奏折,得意的在朱允炆面前晃荡。
被掀开的奏折激怒,朱允炆终于回到了现实,他毫不客气的合上奏章,并且给予一个重拳,打算将里面的内容尘封在记忆的角落。
出了这口气以后,他终于看见了阶陛下的梅殷。
“驸马,你来了?”朱允炆试图回想梅殷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他面前的。
“微臣见过皇上。”梅殷的世界也才刚刚明朗起来。
“驸马不在淮安,回京有事吗?”
“启禀皇上,臣在淮安待了半年,一直没有回京,臣觉得有必要回京一趟,向皇上面奏淮安的情形。”
“淮安出事了?”朱允炆坐得四平八稳,他已经不再是刚刚坐上皇位那个一惊一乍的毛头小伙了。
“没有,淮安很好,燕王还没有打淮安的主意,如果他要攻打淮安,臣会带兵誓死守卫,请皇上放心!”
“嗯,朕相信你,要不也不会把你派到淮安。”
“皇上,其实……臣是来请罪的。”梅殷抱起拳,低下头。
“驸马何罪之有?”
朱允炆漫不经心,因为大臣请罪之举时有发生,最后证明都是夸大其词,连最微不足道的罪名都不足以配得上。
“平安和盛庸多次要求臣发兵救援,臣都未应允,请皇上降罪!”
朱允炆正襟危坐,松懈的目光锐利起来。
平安和盛庸是他最信任的将领,如今正是他们两人阻止了朱棣进一步南移,朝廷全力以赴支持二将在前线拼杀,任何援助的要求都一口答应,小小的淮安怎么敢拒绝平安和盛庸的增援需求?
朱允炆的目光在梅殷脸上停留了片刻,梅殷神态自若,问心无愧的样子减轻了他的疑虑。
“哦,驸马不发兵救援定有原因吧?”
“多谢皇上替臣着想,确有原因。淮安城内虽有四十万大军,但有一大半都是新兵,他们没有经过训练,不懂得临阵队列,刀枪骑射均不娴熟,无法上阵作战。臣让老兵守城,臣亲自操练新兵,因此再无多余兵力救援平安和盛庸。”
这不是什么至善至美的理由,但是合情合理。朱允炆宽厚的性情立即就接受了梅殷的解释。
“驸马,这不怪你,未经训练的新兵怎能上战场,那不是叫他们去送命吗?驸马去了淮安半年,他们现在如何,可以作战了吗?”
“可以了,现在将军让臣发兵,臣一定不推辞!”
“好,那就好,朕倒不希望他们麻烦你,那就说明他们老打胜仗,呵呵!”
提起平安和盛庸,朱允炆之前晦暗的心情好了许多。情况或许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危急,朝中一大堆臣子在帮他出谋划策,为他浴血沙场。
“驸马和魏国公交情如何?”
朱允炆想听一听梅殷的意见,他似乎寄予了厚望——一位来自前线的大臣一定比在朝中纸上谈兵的大臣更有说服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网址:
,不会丢掉大名,不会丢掉真定,不会让朱棣从南到北,打下了半壁江山。
宁国公主传给他的话在他这一端的天平上加上了一些砝码,尽管它无理无据,并且不知是谁传来的消息,但这正好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可是大臣们不这么想,他们认为这有可能是敌军反其道而行之,与何福句斟字酌的描绘,抽丝剥茧的剖析相比,这个消息实在是难以服众。
朱允炆的沉思不仅限于是否召回魏国公徐辉祖,他还回忆了亲政三年的点点滴滴。
三年来他历经了坐卧不安,夜不能寐的苦痛,他觉得自己仿佛做了三十年皇位,像皇爷爷一样劳苦,唯一不同的是他建文的宏伟志向还没来得及开始实现。
他只好把这理解为先苦后甜,相信经历了考验的皇帝才能为百姓带来更多福祉。
三年来他很少独自作出决定。他的老师们,对他忠心耿耿的辅政大臣们是那么有学识,他无法反驳他们口中的精辟道理,他也不忍心。
那些日渐昏花的眼睛,弯曲的脊背,失去光华的鹤发全是因为他的基业,他怎么能视若无睹,还加以责备,百般为难?
三年来他想过无数次,如果燕王打胜了这一场仗,他该怎么办?
他会成为阶下奴,他会以死殉国,还是一条他没有想到的出路?
“皇上,驸马求见。”侍卫通报。
朱允炆抬起头,目光茫然,思绪深陷回忆之中,不能自拔。
梅殷由远及近的身影俯身跪拜,高呼万岁后,伫立在侧,不敢惊动朱允炆。
潮湿酷热的空气仿佛随时都可以拧出一把热水,一阵风不怀好意的溜进大殿,越过梅殷的头顶,掀开何福的奏折,得意的在朱允炆面前晃荡。
被掀开的奏折激怒,朱允炆终于回到了现实,他毫不客气的合上奏章,并且给予一个重拳,打算将里面的内容尘封在记忆的角落。
出了这口气以后,他终于看见了阶陛下的梅殷。
“驸马,你来了?”朱允炆试图回想梅殷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他面前的。
“微臣见过皇上。”梅殷的世界也才刚刚明朗起来。
“驸马不在淮安,回京有事吗?”
“启禀皇上,臣在淮安待了半年,一直没有回京,臣觉得有必要回京一趟,向皇上面奏淮安的情形。”
“淮安出事了?”朱允炆坐得四平八稳,他已经不再是刚刚坐上皇位那个一惊一乍的毛头小伙了。
“没有,淮安很好,燕王还没有打淮安的主意,如果他要攻打淮安,臣会带兵誓死守卫,请皇上放心!”
“嗯,朕相信你,要不也不会把你派到淮安。”
“皇上,其实……臣是来请罪的。”梅殷抱起拳,低下头。
“驸马何罪之有?”
朱允炆漫不经心,因为大臣请罪之举时有发生,最后证明都是夸大其词,连最微不足道的罪名都不足以配得上。
“平安和盛庸多次要求臣发兵救援,臣都未应允,请皇上降罪!”
朱允炆正襟危坐,松懈的目光锐利起来。
平安和盛庸是他最信任的将领,如今正是他们两人阻止了朱棣进一步南移,朝廷全力以赴支持二将在前线拼杀,任何援助的要求都一口答应,小小的淮安怎么敢拒绝平安和盛庸的增援需求?
朱允炆的目光在梅殷脸上停留了片刻,梅殷神态自若,问心无愧的样子减轻了他的疑虑。
“哦,驸马不发兵救援定有原因吧?”
“多谢皇上替臣着想,确有原因。淮安城内虽有四十万大军,但有一大半都是新兵,他们没有经过训练,不懂得临阵队列,刀枪骑射均不娴熟,无法上阵作战。臣让老兵守城,臣亲自操练新兵,因此再无多余兵力救援平安和盛庸。”
这不是什么至善至美的理由,但是合情合理。朱允炆宽厚的性情立即就接受了梅殷的解释。
“驸马,这不怪你,未经训练的新兵怎能上战场,那不是叫他们去送命吗?驸马去了淮安半年,他们现在如何,可以作战了吗?”
“可以了,现在将军让臣发兵,臣一定不推辞!”
“好,那就好,朕倒不希望他们麻烦你,那就说明他们老打胜仗,呵呵!”
提起平安和盛庸,朱允炆之前晦暗的心情好了许多。情况或许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危急,朝中一大堆臣子在帮他出谋划策,为他浴血沙场。
“驸马和魏国公交情如何?”
朱允炆想听一听梅殷的意见,他似乎寄予了厚望——一位来自前线的大臣一定比在朝中纸上谈兵的大臣更有说服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