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一种人生境界七 (2/2)
非凡文学 www.ffwx.net,比夜黑的眼睛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以证明自我价值的对象看作是与自我有同等价值的对象,甚至是价值高于自我,需要人类不断去探求以丰富自我的对象。
登山运动向来被看作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象征手段。但现在的登山家们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一位半生与珠穆郎玛峰相伴,30年里10多次登上峰顶的登山家说,他每次登峰都有新的感受与体会。登山是同山亲密对话,不能说是征服。在山里他既感到自己的渺小,但同时也感到与大山融为一体的豪迈。
一位英国的登山家自问自答道:我们征服了什么?什么也没有,我们只是征服了自己。
在这里,登山家与大山之间的关系已呈现出审美的性质。登山的过程已成为登山者的心灵超越自己的狭隘与有限同比自我更伟大的自然对象相融合的过程。
在人类产生初期,人类对自然对象更是拜而又拜。但因为那时和后来农业社会的人类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化的主体去看作为客观外在的自然对象的价值,所以那时对自然对象的崇拜只是一种出于物欲的巫术和人性自我压抑的依附。只有在人类确立了自我独立于自然的对象化地位后,作为心灵与对象相融合的努力,对于自然对象自身价值的发现和欣赏才成为人类对自然界的审美活动。
那么这种审美对人类自身的发展有什么价值呢?同时这一审美是怎样进行的呢?
三
人与自然一体,这不仅是对先在事实的被动接受,更是人类超越人道主义僭妄的特化趋势,为未来发展寻求无限深远的生命源泉的主动行为。
自然界中所有生物种类的发展,都经历了由自然界孕育生成到依照本物种的生理特点在生存竞争中走入特化僵局、最终脱离自然界整体发展行列的过程。自然界作为所有生物的孕床,它既是一种最低级的存在又是最广大深厚的发展基础。对于人类来说,自然界在这个意义上只是个含混模糊的概念。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植物到动物都处在互相生成的链条中。人类因为其特有的优越性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和独立性,使他站在地球生物界“金字塔”的顶端,这意味着除他之外的所有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作为对象的自然界,也就是他的发展基础。
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象所有的其它生物一样在发挥自身某种特长以求生存的过程里逐渐走入这一特长造成的特化僵局。人类不同于其它动物的特长是他的智能。超常的智能使人类能够很好地通过自然对象的改造满足自己的欲望,同时又无限制地促使欲望不断膨胀,结果形成智能和欲望互相促进的轮回。在上百万年的轮回过程中,人类越来越依赖智能创造出的人的世界,同时越来越远离他出生其中的自然。正象前面谈过的,人类今天在吃、穿、住、行各方面都使用大量的人造物代替自然产品,甚至在性生活上也用各种药物满足超自然的欲望。更为严重的是在人类最后的自然属性保留地——生育方面,人类也开始用人工方法代替人的自然器官及功能。
在人类依靠智能生存的过程中,人类一方面破坏了自然、一方面使自我脱离了自然。
这就意味着人类一方面破坏了自然生物的进化,一方面也脱离了自然生物进化的行列。人类特化的可怕不仅在于他将自取灭亡更在于他将把整个地球生物界拖入同归于尽的悲剧。
但这一悲剧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的智能既可以用来满足欲望。成为欲望之船的帆桨,也可以用来对自我的行为及后果进行反思;人类智能的能动性不仅在于通过物质的手段确立自我,还在于通过精神的手段批判自我。因此,智能在把人类带入特化僵局的同时,也能超越这一僵局。这超越是对人类欲望的狭隘性而言,超越过程就是对自然对象本身价值的审美。既然人类已经能把包括他自身的一切事物做为他的对象,那么他向对象深广的生存基础——自然的回归,他的心灵同对象的融合,也将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比目前人的世界所能提供的更深厚、更广远的生命源泉和可选择的道路。
人类向自然的回归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向人类自身内的自然回归;二是向作为人类外在对象的自然界的回归。
人类自身内的自然包括其社会文化和生理机体两个方面;外在自然包括物质资源和精神价值两方面。
1。首先,我们谈一谈第一种回归。
在社会文化方面,回归自然的倾向表现在现代人对历史上原始部落社会文化和目前尚存的仍以原始方式生活的部落的价值取向的改变,作为这一价值取向改变的前提,还有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否定,法国的思想家卢梭可以算是这一批判的先驱。
卢梭早在18世纪就已敏锐地感觉到现代文明使人类身心两方面变得虚浮和脆弱。他大声疾呼“返回自然”这曾被误认为是让人类重新披上兽皮、搬进山洞里去茹毛饮血,实际上卢梭的“返回自然”的真正含义在他的爱弥尔一书中有着明确的揭示。他在此书中要为爱弥尔施加的教育和引导正是他为人类指出的“返回自然”的道路。卢梭以其雄辩批驳了当时盛行西方的贵族社会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后,在爱弥尔中以优美而富于激情的笔调构想着他将怎样使一个儿童在其成长中尽量保持自然赋予的蓬勃生机,这种生机可以使他成人后成为社会中富于创造力的一分子。卢梭坚决反对在儿童教育中预先按某一社会阶层的规范,把儿童蕴含了无限发展可能的身心象石膏糊一样注入预制定形的模子中。这种教育在卢梭看来是社会奴役人的枷锁,这正是走入特化的社会反过来特化其成员的手段。要突破这一特化趋势,就应自觉地开掘人类自然天性中蕴含的有着无限发展可能的原始生机,并在这一生机的复苏中寻求新的发展。
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之所以在当时社会中引起长达半世纪的巨大反响,正是因为它的矛头直指已步入特化疆局的贵族社会。
人们一直在过着完全虚假的生活,他们已经筋疲力尽,再也忍受不了了。所以他们不但已准备好,而且很愿意倾听他讲的东西。他宣传要回归据说是“自然生活”那些参加过各种聚会,各种宴会,品尝过各种美酒,出席过各种新戏首场演出,听过各种新歌剧,看过所有新芭蕾舞的人,那些这样做不是一年,也不是两年,而是八九十年之久的人,现在可以做和过去八九十年截然相反的事情,感受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刺激。卢梭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过去拥挤不堪的凡尔赛宫的前厅不再有聚会了,人们现在的生活安排是:或是听听牧童吹笛,度过宁静的夜晚,或是在愉快的下午和那些住在小茅屋中,过着淳朴生活的、没有丧失纯真的大自然的孩子混在一起,或是坐在潺潺流水的小溪边,喝着牛奶,啃着干面包,权当简单的一餐。(人类的艺术美,房龙著)
在历史上,每当某一统治阶层在逐欲过程中把社会拖入特化僵局时,总有人象卢梭这样站出来大声疾呼着召唤人们返回自然。耶稣正是这样的一位先贤。
今天,由于人类群体意识的成熟,这种反特化、归自然的呼声已由更多的团体、组织甚至政府提出并以多种文化艺术媒体加以表达。
在批判现实社会特化现象的同时,人们开始重新估价原始社会形态及其文化的价值。
美国时代周刊于1992年9月发表了一篇名为抢救传统部落文化的文章。
文章认为在千百年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原始部落文化是人类未来发展所需的无法替代的知识基础,言外之意是,我们发达世界的所谓知识只是包括前者在内的人类整体知识孕床中小部分种子生长的果实。而这个果实的过分发展又危胁着这个广大深厚的孕床。直到现在,发达世界中几乎无人关心这种文化遭到的大破坏。拥有先进设备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西方根本不想从传统知识中吸取营养然而,发达世界对环境的严重管理不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压下了这股顽固的气焰,某些科学家已开始认识到,由于土著民族失去了他们的文化传统,世界正在失去大量的基础研究。科学家们也许总有一天会想方设法重建这个智慧的宝库,以拯救发达世界的未来。”
对古老部落文明价值的重新确认,不仅表现在对他们的知识的需求上,更表现在对其生活方式、社会形态的赞美中。
英国卫报新闻社在1992年4月2日发表了题为:值得世界学习的喜马拉雅乌托邦的文章。文章中说:“位于喜马拉雅地区的古老的拉达克王国(印度的拉达克地区)似乎有许多生活秘诀值得我们大多数西方人学习。”文章中引用一位英国女作家的话:“拉达克人给人以健康、充满活力和情绪高涨之感。无论男人还是妇女都极为健壮、而且精力充沛当我每年返回工业化世界时,就觉得差别越来越明显。”文章列述了这个古老的“世外桃园”中居民家庭及社会生活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在一种古朴自然的生存方式中形成的。过去,发达的西方人总象逛动物园似的到原始部落中去猎奇或掠夺珍宝。现在他们开始赞美这些部落自身的价值并准备虚心地学习研究。这无疑是被工业文明隔离开的两种人心灵间的融合。这一融合的主动者——工业社会中热心于此的人,正是向人类整体社会的自然底蕴回归的先驱。
伴随对原始古老文化赞美的还有对现代文明社会的叛逆,青年人更是这一行为的急先锋。他们往往采取各种不避荒诞的方式反抗文明社会中各种定形特化的趋势。他们所要护卫的正是人类自然天性中蕴含的无限发展的生机,这首先表现在心灵与对象世界间交融面的不断扩展。
这种叛逆行为往往呈现回归自然的形态。西方曾广泛流行的“嬉皮士”就曾象原始人一样赤脚长发地走在高楼林立的大街上。今天,有些青年人的回归自然,比“嬉皮士”更富于建设性。
参考消息1992年末发表了一篇题为“生态理想国”见闻的文章。作者记述了400名来自50个国家的青年”在保加利亚一处幽静的深山里”创造“人间最后一片净土”的短暂时光。
当我们来到这片‘人间净土’时,看到了一幅幅人间罕见的图景:入口处,两树间扯起一条横幅,上面用英文写着‘生态理想国——92’的字样。简陋的厨房前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食肉就是屠杀’他们把动物叫做人类的低等兄弟,每天只吃植物性食品
青年们高兴了,可以集体光着身子去酒吧,也可以全身涂满泥浆,去瀑布下做集体裸浴“理想国”的成员们认为,在这里,裸体不是色情,而是反抗;吃素不是表示信教,而是表示一种厌恶;赤足,不是为了走路,而是表示否定。他们反抗、厌恶和否定的是“人们对破坏地球生态无动于衷,”是他们来自的那些“令人窒息的臃肿的社会”这群青年,是在通过这种‘野性’发出呐喊
一位西方青年这样说:“机器万能论的发展诞生了具有无限发财欲望的资本主义。现在,又出现了产生着新的社会断裂和贪欲的技术万能论,于是人类进一步相互疏远”
与我们同去采访的保加利亚新闻工作者触景生情:“当今的时代酷似古罗马帝国衰亡后的世界,一切价值和结构都在受到检验和冲击”(参考消息“生态理想国”见闻)
人类在二百年的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中象发情的雄兽追求配偶似的追求着财富和由此带来的享受。到今天,这种追求与享受已经使社会肌体陷入疲惫和厌足。到深山幽谷去创造一片净土的青年们。是一群冲出现代社会泥潭,到自然怀抱中洗净污秽、休养身心的先行者。当他们重新回到现代社会中时,一股清新的空气和勃勃的生机也会使那些依旧身陷泥潭的人为之耳目一新。
在生理机体方面,人类回归自然的渴望产生于工业社会生活方式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多年前日本报纸就曾发表过关于现代大都市生活对青少年身体的危害的调查文章。文章认为,密集的建筑剥夺了孩子们自由活动玩耍的场地,使他们自幼生活在有限的房间里;汽车使青少年很少有走路的机会,结果使他们腿部肌肉呈萎缩趋势,过于精细的食品和单一的饮食也使孩子健康受损。调查发现,青少年胸围普遍偏窄,四肢肌肉不发达、视力普遍降低。
美国科学家所作的研究发现,现在广大的青少年在运动中耐力普遍下降,他们在大运动量条件下更容易产生疲劳。统计结果表明,如今青少年(不指少数运动员)在1英里的长跑中速度要比10年前的同龄人慢1分钟左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科学家通过分析认为,近10年来,众多的青少年兴趣转向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机,坐的时间增加了,活动时间减少了,所以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心肌功能都不如10年前的青少年。
这种孱弱的体质正是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赠送给人类的副产品。
近年来,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兴起了回到大自然中的热潮,象纽约那样的大都市,原来趋之若鹜的富豪们开始搬到郊外的山林别墅居住;慢步跑成为长久坐在小车中的西方人热衷的运动;在饮食上,绿色食品及包装代替了原来用化肥培育,并用各类化学添加剂制成,然后用塑料袋包裹的食品;在衣着上,棉纺织布和纯丝、纯毛织品制做的服装在价格上也高于化纤织品;西方国家的医生纷纷跑到热带密林中去寻找代替化学药品的植物,草药已被看成是珍贵的资源;在体能的锻炼方面,人类从未象今天这样注重普及体育活动,尽管体育竞赛有走向商业化的趋势,但大众性体育活动已成为现代文明的一项标志。
如果说大型比赛中的运动员大多是为了荣誉和金钱而进行超常锻炼,那么日常生活中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则不带有狭隘的商业性质,其主要目的是保持并增强自身体能的自然品质。
日本文部省为使孩子们扩大视野,更好地投身于大自然,特出资举办赴无人岛为期11天的探险、制作木筏等体育活动。
既无电灯又乏水源的无人岛上,孩子们住在简陋的小草屋内,自行弄来鱼等食品,劈柴生火做饭,体验原始人的生活。
冒险活动内容有野营、登山、在草木丛中制作食具、寻找水源、足登踏雪套鞋步行30—100公里,在雪地里野炊等各种利用自然的教育活动(摘自1993年1月31日文摘报)
这一类返回自然的活动,它的价值在于使参加活动的人把肌体感官从现代都市的特化环境中解放出来,象囚犯放风一样,在自然界的简朴粗糙的生活中感受一下祖先原始生活中生命本能的自由发挥。
总之,人类正在冲破他曾精心编织并缠裹在身上的人造屏障,重新使自己的血肉之躯回到自然的怀抱。这意味着人类在生命力上的一次溯本归原。
人类向自身自然的回归,是向自我童年的回归,是向自我原始生命之源的回归,这是人类对自我的再认识。当人类处于童年即原始社会时,还缺乏自我意识,这不仅仅是指相对于外在自然的自我,还有作为意识对象和审美对象的自我。正象原始人不能把外在自然当作对象一样,原始人类也不能把自我当作对象。当人类被物欲驱使到特化僵局中时,作为自我物欲的奴仆,人类心灵对自我对象之间的关系也是片面和狭隘的。这种片面与狭隘,表现在人类把包含了无限发展可能的原始生命之源,过多和过久地注入一种最有效的追求物欲满足的行为中,结果在发展和适应这一行为的过程中陷入特化僵局。这类似于被对象所异化。今天的日本人被称为“经济动物”可以说是人类对自我无限丰富的发展可能性被经济竞争所特化的一种警觉和自省。对自我原始生命之源的无限丰富性的再认识,是对类似于“经济动物”这一特化僵局的超越,这一超越使人类得以实现心灵对自我对象的感悟在深度和广度上获得增值。
2人类向外在自然对象的回归,首先表现在对自然界物质资源的保护意识。
人类曾以为地球是为自己的欲求提供无尽资源的无限天地,但在工业化社会空前的耗费中,人类很快就发现自己已临近山穷水尽之地。于是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绿色和平组织的舆论压力下,西方人甚至感到穿戴兽皮制作的裘衣是野蛮和愚昧的表现。科学家们正是加紧研制能够替代煤和汽油的既无污染又可再生的能源。
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不仅出于未来生活对能源需求的考虑,而且也是人类与自然结合不断创造更近似于自然的人的世界的需要。后者主要体现在仿生学上。各种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通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形成无数的功能和机理,这些功能和机理是人类通过物质途径融合于自然的引导。每一个物种的灭亡,都意味着人类失去一条进入自然的道路。
保护自然资源,不仅是对人类已知或已掌握运用的资源种类的保护,而且包含对自然物种认识领域上的开拓。人类在长期急功近利的逐欲过程中,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已知的可以带来可靠利润的自然对象上,同时在对这些自然对象的过量掠夺中破坏了生态平衡,结果使那些未列入对人类有益的物种,在殃及池鱼的生态灾难中大量灭绝。这意味着人类在追求物欲满足的过程中使自我和自然对象两方面同时趋向贫乏、单调和狭隘。
人类首先被物欲局限了自我心灵的无限发展,使他把自我的精神和肉体的创造性囚禁在物欲特有的急功近利本能的驱使下认定的小天地中,同时也把自然对象强制在为自我物欲服务的唯一选择里。虽然人的物欲对象比任何动物都多样而广阔,但这同自然界自身存在相比仍然是有限的和暂时的。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地把无目的、无程序的自然界变为目的明确,程序固定,而且形式和结构远比自然单调生硬的人造工业世界。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象动画片变形金刚中的机器人一样只为能源而生存,而自然对象和人类居住的世界也将变成一堆庞大而单一的金属天地。在这个世界里,除了人造的东西以外再没有纯自然的生命,正如近亲繁殖中健康的生命力将很快穷尽一样,完全依赖人造物而生存的人类也将很快丧失源于自然的生机。
为使人类发展的金字塔不在被物欲限制而特化的塔尖上终结,就要不断地、自觉地向作为这座金字塔基座的自然界回归。这一回归除上面的物质道路外,还有一条精神的桥梁。
在人类心目中,主观世界是由人的头脑构成的,是世界上唯一的思维状态。而由所有人以外的事物构成的客观世界则只是人类思维的对象,是人类情感活动的移情对象,即使是象猴类那样的高级哺乳动物也不被以为是有思维能力的,而只能被动地在人的影响下“通人性”地反射一下人的情感。这样,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与外在事物的关系中就只有一个主动者即人自己。因此,除人与人之外,再没有可以平等相待的情感对象了。这就造成了传统审美观中所谓人从审美对象身上欣赏到的美只是人自己心中的理想的形式显现的理论。在这种审美中,人们感悟的只是自我的精神境界,从自我出发再回到自我,这种循环中的增值是单调和片面的自我肯定。目前,人类已开始察觉这一见解的片面与狭隘,那些长期从事动物研究的科学家正努力用事实纠正千百年来人类自尊自爱的偏见。哈佛大学生态学家唐纳德格里芬在其新著动物的智能中引证了一些最新研究报告。这些报告说明,动物中确有令人惊异的智力。科学家们利用摄影和录音手段已观察到海獭经常把石头作为两种用途的工具:首先用来撞击移动的蛤蜊,然后当作砧子去砸开蛤蜊壳,以食其肉,它甚至能挑选好用的石块存放在自己的腋下备用,这说明动物能够使用工具并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经过训练的黑猩猩更有令人赞叹的语言能力。这类发现无疑极大缩短了动物与人类在精神上的距离。但更具审美价值的还不是这类科学的研究,而是人与动物之间情感上的交流。这种交流在人与他们豢养的牲畜
及宠物之间早已存在着,其中有过无数感人的故事。在这种交流中,人们常常惊异地发现,那些向来被人低看一等的动物也有与人一样的情感及表现。
在1991年11期的读者文摘中有一篇署名魏强的纪实短文。文章的题目是“母爱,超越生命的爱”文章记述了一个发生在医学实验室中用来实验的小白鼠身上的故事:
我所做医学实验中的一项,是要用成年小白鼠做某种药物的毒性试验。在
一群小白鼠中,有一只雌性小白鼠,腋根部长了一个绿豆大的硬块,便被淘汰下来。我想了解一下硬块的性质,就把它放入一个塑料盒中,单独饲养。
十几天过去了,肿块越长越大,小白鼠的腹部也逐渐大了起来,活动显得很吃力。我断定,这是肿瘤转移产生腹水的结果。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小白鼠不吃不喝,焦躁不安起来。我想,小白鼠大概寿数已尽,就转身去拿手术刀,准备解剖它,取些新鲜肿块组织进行培养观察。正当我打开手术包时,我被一幕景象惊呆了。
小白鼠艰难地转过头,死死咬住已有拇指大的肿块,猛地一扯,皮肤裂开一条口子,鲜血汨汨而流,小白鼠疼得全身颤抖,令人不寒而栗。稍后,它一口一口地吞食将要夺去它生命的肿块,每咬一下,都伴着身体的痉挛。就这样,一大半肿块被咬下吞食了。我被小白鼠这种渴望生命的精神和乞求生存的方式深深感动了,收起了手术刀。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来到它面前,看看它是否还活着。让我吃惊的是,小白鼠身下,居然卧着一堆粉红色的小鼠仔,正拚命吸吮着乳汁。数了数,整整十只。
小白鼠的伤口已停止了流血,左前肢腋部由于扒掉了肿块,白骨外露,惨不忍睹恶性肿瘤还在无情地折磨着小白鼠。我真担心这些可怜的小东西,母亲一旦离去,要不了几天它们就会饿死的。
从这以后,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来到鼠盒前,看看它们。看着十只渐渐
大的仔鼠没命地吸吮着身患绝症、骨瘦如柴的母鼠的乳汁,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知道,母鼠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延长自己的生命。但不管怎样。它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在生下仔鼠21天后的早晨,小白鼠安然地卧在盒中间,一动不动了。十只仔鼠围满四周。
我突然想起,小白鼠的离乳期是21天。也就是说,从今天起,仔鼠不需要母鼠的乳汁,可以独立生活了。
面对此景,我潸然泪下。
人们专门饲养用以实验的小白鼠,虽然在名声上比被人声讨的老鼠强些,但它的精神世界仍被每天通过观察它们的痛苦与死亡了解各类药物及环境对生命影响的人们看作是乌有。如果有人为它们因经受实验而死提出抗议或流泪,这将被看作是幼稚和不值得的,但看了这篇短文后,谁还会认为作者的流泪是幼稚和不值得的呢?超越人类的价值,从生命整体角度看,文中小白鼠的母爱与人类的母爱同样是生命界中伟大的本能。如果说人类的母爱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的表现,那么小白鼠的爱也同样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的表现,两者在生命本能上是平等的,在精神情感上也是平等的。作者正是在这种爱的感染中,超越了人类对动物精神世界的偏见和人类出于自我利益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及这一切造成的人类心灵相对于整体生命世界的狭隘的自我意识。这一超越使他的精神世界同小白鼠的精神世界,他的心灵和小白鼠的心灵融为一体。文章虽然很短,但却清楚地表现出作者对小白鼠由一般的人对实验小兽的冷漠无情,到被它“渴望生命的精神”所感动而产生的怜悯和关注,最后终于弄清小白鼠求生的目的——生出仔鼠并完成对仔鼠的哺乳后流下感动之泪的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与兽之间心灵由隔阂向融合发展的过程,更为令人感叹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小白鼠竟充当了主动的启蒙师,而作为作者的人却成了在其感染下从对动物精神情感价值的蒙昧中觉醒过来的“学生”
也许我们会说这只是一个偶然的发现,但这种偶然并不意味着动物精神情感行为及能力的偶发性,而恰恰表明出人类对其精神情感行为及能力的蒙昧状态。
这一蒙昧状态类似于原始人对同类的看法。原始人往往把他们在丛林或草原上遇到的不同种族的同类看作是妖魔、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即便到了希腊时代,文明的希腊人仍把异族看作是同野兽一样掠夺杀戳的对象。无论原始人还是希腊人,对于同是人类的异族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都视为乌有,而把本部落或种族的生存及欲望看作是世界上唯一的价值标准。如果说这种观念表明他们在心灵与人类整体这一对象世界的关系中陷入唯有自我的片面狭隘的特化僵局,那么今天人类对同居地球的动物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蒙昧,也同样表明我们在心灵与生命世界这一对象之间的关系中的特化趋势。
我们不能设想因有了上面文章中关于小白鼠的故事,人类就应立刻停止目前对动物的实验,即使是曾被感动得潸然泪下的作者,日后也难免继续他的职业行为。但我们可以相信,当他再次拿起手术刀对小白鼠或其它动物做解剖时,他心目中对实验对象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评价和感受一定不同以前。那种心情或许有些类似原始猎人对为生存而必须猎杀的野兽视如兄弟父母的情感。这从表面看,象是人类情感发展中的返祖观象。但实际上,这是人类在超越了自我狭隘性之后,重建自我心灵与生命整体这一对象之间关系的情感基础。原始人对野兽的情感是非审美的,正如我们在前面谈过的那样,在他(它)们之间没有对象化的关系;而现代人对动物的相似情感则带有审美的性质,因为这是人类心灵在超越自我狭隘性后,向对象世界融合的努力。
四
我们探讨了人类向自然回归的两种途径,其中有物质的和精神的。精神的回归正是人类心灵与自然界对象之间关系中审美意识的觉醒和萌生。精神回归中审美意识的不断增长将使其成为物质回归的引导,使物质的回归更具有审美的建设性,更多地体现人与自然一体和共生共荣的理想。这两种回归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往往同时内含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各项行为中。只要人们在其中注入了回归自然的愿望,只要人们在这一回归中用不同以往的唯我观念去感悟对象,并把这一回归看作是心灵与生命整体及所有自然对象相融合的途径,那么人类生产、生活的行为就不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正如我们谈到的,人类已经走上了自我心灵与自然对象在审美中相融合的道路。它的价值我们也在探讨回归自然的途径时分别地阐述了。概括地说,就是超越人类在追求物欲满足过程中,导致自我心灵与自然对象的关系日益陷入的特化疆局,使人类心灵在对自然对象的感悟上获得深度和广度的增值,使人类的发展获得更深远广阔的生命源泉和物质基础,并最终使人类的发展成为自然本身发展的主动自觉的手段。人类逐渐减少与自然对象之间的对抗,同时也就减少了与自我对象之间的对抗。到此,个人、民族、人类这三个层次的审美境界便融为一体,人生的审美天地便获得了最广阔深远的开拓和延伸。
以证明自我价值的对象看作是与自我有同等价值的对象,甚至是价值高于自我,需要人类不断去探求以丰富自我的对象。
登山运动向来被看作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象征手段。但现在的登山家们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一位半生与珠穆郎玛峰相伴,30年里10多次登上峰顶的登山家说,他每次登峰都有新的感受与体会。登山是同山亲密对话,不能说是征服。在山里他既感到自己的渺小,但同时也感到与大山融为一体的豪迈。
一位英国的登山家自问自答道:我们征服了什么?什么也没有,我们只是征服了自己。
在这里,登山家与大山之间的关系已呈现出审美的性质。登山的过程已成为登山者的心灵超越自己的狭隘与有限同比自我更伟大的自然对象相融合的过程。
在人类产生初期,人类对自然对象更是拜而又拜。但因为那时和后来农业社会的人类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化的主体去看作为客观外在的自然对象的价值,所以那时对自然对象的崇拜只是一种出于物欲的巫术和人性自我压抑的依附。只有在人类确立了自我独立于自然的对象化地位后,作为心灵与对象相融合的努力,对于自然对象自身价值的发现和欣赏才成为人类对自然界的审美活动。
那么这种审美对人类自身的发展有什么价值呢?同时这一审美是怎样进行的呢?
三
人与自然一体,这不仅是对先在事实的被动接受,更是人类超越人道主义僭妄的特化趋势,为未来发展寻求无限深远的生命源泉的主动行为。
自然界中所有生物种类的发展,都经历了由自然界孕育生成到依照本物种的生理特点在生存竞争中走入特化僵局、最终脱离自然界整体发展行列的过程。自然界作为所有生物的孕床,它既是一种最低级的存在又是最广大深厚的发展基础。对于人类来说,自然界在这个意义上只是个含混模糊的概念。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植物到动物都处在互相生成的链条中。人类因为其特有的优越性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和独立性,使他站在地球生物界“金字塔”的顶端,这意味着除他之外的所有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作为对象的自然界,也就是他的发展基础。
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象所有的其它生物一样在发挥自身某种特长以求生存的过程里逐渐走入这一特长造成的特化僵局。人类不同于其它动物的特长是他的智能。超常的智能使人类能够很好地通过自然对象的改造满足自己的欲望,同时又无限制地促使欲望不断膨胀,结果形成智能和欲望互相促进的轮回。在上百万年的轮回过程中,人类越来越依赖智能创造出的人的世界,同时越来越远离他出生其中的自然。正象前面谈过的,人类今天在吃、穿、住、行各方面都使用大量的人造物代替自然产品,甚至在性生活上也用各种药物满足超自然的欲望。更为严重的是在人类最后的自然属性保留地——生育方面,人类也开始用人工方法代替人的自然器官及功能。
在人类依靠智能生存的过程中,人类一方面破坏了自然、一方面使自我脱离了自然。
这就意味着人类一方面破坏了自然生物的进化,一方面也脱离了自然生物进化的行列。人类特化的可怕不仅在于他将自取灭亡更在于他将把整个地球生物界拖入同归于尽的悲剧。
但这一悲剧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的智能既可以用来满足欲望。成为欲望之船的帆桨,也可以用来对自我的行为及后果进行反思;人类智能的能动性不仅在于通过物质的手段确立自我,还在于通过精神的手段批判自我。因此,智能在把人类带入特化僵局的同时,也能超越这一僵局。这超越是对人类欲望的狭隘性而言,超越过程就是对自然对象本身价值的审美。既然人类已经能把包括他自身的一切事物做为他的对象,那么他向对象深广的生存基础——自然的回归,他的心灵同对象的融合,也将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比目前人的世界所能提供的更深厚、更广远的生命源泉和可选择的道路。
人类向自然的回归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向人类自身内的自然回归;二是向作为人类外在对象的自然界的回归。
人类自身内的自然包括其社会文化和生理机体两个方面;外在自然包括物质资源和精神价值两方面。
1。首先,我们谈一谈第一种回归。
在社会文化方面,回归自然的倾向表现在现代人对历史上原始部落社会文化和目前尚存的仍以原始方式生活的部落的价值取向的改变,作为这一价值取向改变的前提,还有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否定,法国的思想家卢梭可以算是这一批判的先驱。
卢梭早在18世纪就已敏锐地感觉到现代文明使人类身心两方面变得虚浮和脆弱。他大声疾呼“返回自然”这曾被误认为是让人类重新披上兽皮、搬进山洞里去茹毛饮血,实际上卢梭的“返回自然”的真正含义在他的爱弥尔一书中有着明确的揭示。他在此书中要为爱弥尔施加的教育和引导正是他为人类指出的“返回自然”的道路。卢梭以其雄辩批驳了当时盛行西方的贵族社会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后,在爱弥尔中以优美而富于激情的笔调构想着他将怎样使一个儿童在其成长中尽量保持自然赋予的蓬勃生机,这种生机可以使他成人后成为社会中富于创造力的一分子。卢梭坚决反对在儿童教育中预先按某一社会阶层的规范,把儿童蕴含了无限发展可能的身心象石膏糊一样注入预制定形的模子中。这种教育在卢梭看来是社会奴役人的枷锁,这正是走入特化的社会反过来特化其成员的手段。要突破这一特化趋势,就应自觉地开掘人类自然天性中蕴含的有着无限发展可能的原始生机,并在这一生机的复苏中寻求新的发展。
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之所以在当时社会中引起长达半世纪的巨大反响,正是因为它的矛头直指已步入特化疆局的贵族社会。
人们一直在过着完全虚假的生活,他们已经筋疲力尽,再也忍受不了了。所以他们不但已准备好,而且很愿意倾听他讲的东西。他宣传要回归据说是“自然生活”那些参加过各种聚会,各种宴会,品尝过各种美酒,出席过各种新戏首场演出,听过各种新歌剧,看过所有新芭蕾舞的人,那些这样做不是一年,也不是两年,而是八九十年之久的人,现在可以做和过去八九十年截然相反的事情,感受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刺激。卢梭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过去拥挤不堪的凡尔赛宫的前厅不再有聚会了,人们现在的生活安排是:或是听听牧童吹笛,度过宁静的夜晚,或是在愉快的下午和那些住在小茅屋中,过着淳朴生活的、没有丧失纯真的大自然的孩子混在一起,或是坐在潺潺流水的小溪边,喝着牛奶,啃着干面包,权当简单的一餐。(人类的艺术美,房龙著)
在历史上,每当某一统治阶层在逐欲过程中把社会拖入特化僵局时,总有人象卢梭这样站出来大声疾呼着召唤人们返回自然。耶稣正是这样的一位先贤。
今天,由于人类群体意识的成熟,这种反特化、归自然的呼声已由更多的团体、组织甚至政府提出并以多种文化艺术媒体加以表达。
在批判现实社会特化现象的同时,人们开始重新估价原始社会形态及其文化的价值。
美国时代周刊于1992年9月发表了一篇名为抢救传统部落文化的文章。
文章认为在千百年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原始部落文化是人类未来发展所需的无法替代的知识基础,言外之意是,我们发达世界的所谓知识只是包括前者在内的人类整体知识孕床中小部分种子生长的果实。而这个果实的过分发展又危胁着这个广大深厚的孕床。直到现在,发达世界中几乎无人关心这种文化遭到的大破坏。拥有先进设备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西方根本不想从传统知识中吸取营养然而,发达世界对环境的严重管理不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压下了这股顽固的气焰,某些科学家已开始认识到,由于土著民族失去了他们的文化传统,世界正在失去大量的基础研究。科学家们也许总有一天会想方设法重建这个智慧的宝库,以拯救发达世界的未来。”
对古老部落文明价值的重新确认,不仅表现在对他们的知识的需求上,更表现在对其生活方式、社会形态的赞美中。
英国卫报新闻社在1992年4月2日发表了题为:值得世界学习的喜马拉雅乌托邦的文章。文章中说:“位于喜马拉雅地区的古老的拉达克王国(印度的拉达克地区)似乎有许多生活秘诀值得我们大多数西方人学习。”文章中引用一位英国女作家的话:“拉达克人给人以健康、充满活力和情绪高涨之感。无论男人还是妇女都极为健壮、而且精力充沛当我每年返回工业化世界时,就觉得差别越来越明显。”文章列述了这个古老的“世外桃园”中居民家庭及社会生活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在一种古朴自然的生存方式中形成的。过去,发达的西方人总象逛动物园似的到原始部落中去猎奇或掠夺珍宝。现在他们开始赞美这些部落自身的价值并准备虚心地学习研究。这无疑是被工业文明隔离开的两种人心灵间的融合。这一融合的主动者——工业社会中热心于此的人,正是向人类整体社会的自然底蕴回归的先驱。
伴随对原始古老文化赞美的还有对现代文明社会的叛逆,青年人更是这一行为的急先锋。他们往往采取各种不避荒诞的方式反抗文明社会中各种定形特化的趋势。他们所要护卫的正是人类自然天性中蕴含的无限发展的生机,这首先表现在心灵与对象世界间交融面的不断扩展。
这种叛逆行为往往呈现回归自然的形态。西方曾广泛流行的“嬉皮士”就曾象原始人一样赤脚长发地走在高楼林立的大街上。今天,有些青年人的回归自然,比“嬉皮士”更富于建设性。
参考消息1992年末发表了一篇题为“生态理想国”见闻的文章。作者记述了400名来自50个国家的青年”在保加利亚一处幽静的深山里”创造“人间最后一片净土”的短暂时光。
当我们来到这片‘人间净土’时,看到了一幅幅人间罕见的图景:入口处,两树间扯起一条横幅,上面用英文写着‘生态理想国——92’的字样。简陋的厨房前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食肉就是屠杀’他们把动物叫做人类的低等兄弟,每天只吃植物性食品
青年们高兴了,可以集体光着身子去酒吧,也可以全身涂满泥浆,去瀑布下做集体裸浴“理想国”的成员们认为,在这里,裸体不是色情,而是反抗;吃素不是表示信教,而是表示一种厌恶;赤足,不是为了走路,而是表示否定。他们反抗、厌恶和否定的是“人们对破坏地球生态无动于衷,”是他们来自的那些“令人窒息的臃肿的社会”这群青年,是在通过这种‘野性’发出呐喊
一位西方青年这样说:“机器万能论的发展诞生了具有无限发财欲望的资本主义。现在,又出现了产生着新的社会断裂和贪欲的技术万能论,于是人类进一步相互疏远”
与我们同去采访的保加利亚新闻工作者触景生情:“当今的时代酷似古罗马帝国衰亡后的世界,一切价值和结构都在受到检验和冲击”(参考消息“生态理想国”见闻)
人类在二百年的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中象发情的雄兽追求配偶似的追求着财富和由此带来的享受。到今天,这种追求与享受已经使社会肌体陷入疲惫和厌足。到深山幽谷去创造一片净土的青年们。是一群冲出现代社会泥潭,到自然怀抱中洗净污秽、休养身心的先行者。当他们重新回到现代社会中时,一股清新的空气和勃勃的生机也会使那些依旧身陷泥潭的人为之耳目一新。
在生理机体方面,人类回归自然的渴望产生于工业社会生活方式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多年前日本报纸就曾发表过关于现代大都市生活对青少年身体的危害的调查文章。文章认为,密集的建筑剥夺了孩子们自由活动玩耍的场地,使他们自幼生活在有限的房间里;汽车使青少年很少有走路的机会,结果使他们腿部肌肉呈萎缩趋势,过于精细的食品和单一的饮食也使孩子健康受损。调查发现,青少年胸围普遍偏窄,四肢肌肉不发达、视力普遍降低。
美国科学家所作的研究发现,现在广大的青少年在运动中耐力普遍下降,他们在大运动量条件下更容易产生疲劳。统计结果表明,如今青少年(不指少数运动员)在1英里的长跑中速度要比10年前的同龄人慢1分钟左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科学家通过分析认为,近10年来,众多的青少年兴趣转向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机,坐的时间增加了,活动时间减少了,所以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心肌功能都不如10年前的青少年。
这种孱弱的体质正是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赠送给人类的副产品。
近年来,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兴起了回到大自然中的热潮,象纽约那样的大都市,原来趋之若鹜的富豪们开始搬到郊外的山林别墅居住;慢步跑成为长久坐在小车中的西方人热衷的运动;在饮食上,绿色食品及包装代替了原来用化肥培育,并用各类化学添加剂制成,然后用塑料袋包裹的食品;在衣着上,棉纺织布和纯丝、纯毛织品制做的服装在价格上也高于化纤织品;西方国家的医生纷纷跑到热带密林中去寻找代替化学药品的植物,草药已被看成是珍贵的资源;在体能的锻炼方面,人类从未象今天这样注重普及体育活动,尽管体育竞赛有走向商业化的趋势,但大众性体育活动已成为现代文明的一项标志。
如果说大型比赛中的运动员大多是为了荣誉和金钱而进行超常锻炼,那么日常生活中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则不带有狭隘的商业性质,其主要目的是保持并增强自身体能的自然品质。
日本文部省为使孩子们扩大视野,更好地投身于大自然,特出资举办赴无人岛为期11天的探险、制作木筏等体育活动。
既无电灯又乏水源的无人岛上,孩子们住在简陋的小草屋内,自行弄来鱼等食品,劈柴生火做饭,体验原始人的生活。
冒险活动内容有野营、登山、在草木丛中制作食具、寻找水源、足登踏雪套鞋步行30—100公里,在雪地里野炊等各种利用自然的教育活动(摘自1993年1月31日文摘报)
这一类返回自然的活动,它的价值在于使参加活动的人把肌体感官从现代都市的特化环境中解放出来,象囚犯放风一样,在自然界的简朴粗糙的生活中感受一下祖先原始生活中生命本能的自由发挥。
总之,人类正在冲破他曾精心编织并缠裹在身上的人造屏障,重新使自己的血肉之躯回到自然的怀抱。这意味着人类在生命力上的一次溯本归原。
人类向自身自然的回归,是向自我童年的回归,是向自我原始生命之源的回归,这是人类对自我的再认识。当人类处于童年即原始社会时,还缺乏自我意识,这不仅仅是指相对于外在自然的自我,还有作为意识对象和审美对象的自我。正象原始人不能把外在自然当作对象一样,原始人类也不能把自我当作对象。当人类被物欲驱使到特化僵局中时,作为自我物欲的奴仆,人类心灵对自我对象之间的关系也是片面和狭隘的。这种片面与狭隘,表现在人类把包含了无限发展可能的原始生命之源,过多和过久地注入一种最有效的追求物欲满足的行为中,结果在发展和适应这一行为的过程中陷入特化僵局。这类似于被对象所异化。今天的日本人被称为“经济动物”可以说是人类对自我无限丰富的发展可能性被经济竞争所特化的一种警觉和自省。对自我原始生命之源的无限丰富性的再认识,是对类似于“经济动物”这一特化僵局的超越,这一超越使人类得以实现心灵对自我对象的感悟在深度和广度上获得增值。
2人类向外在自然对象的回归,首先表现在对自然界物质资源的保护意识。
人类曾以为地球是为自己的欲求提供无尽资源的无限天地,但在工业化社会空前的耗费中,人类很快就发现自己已临近山穷水尽之地。于是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绿色和平组织的舆论压力下,西方人甚至感到穿戴兽皮制作的裘衣是野蛮和愚昧的表现。科学家们正是加紧研制能够替代煤和汽油的既无污染又可再生的能源。
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不仅出于未来生活对能源需求的考虑,而且也是人类与自然结合不断创造更近似于自然的人的世界的需要。后者主要体现在仿生学上。各种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通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形成无数的功能和机理,这些功能和机理是人类通过物质途径融合于自然的引导。每一个物种的灭亡,都意味着人类失去一条进入自然的道路。
保护自然资源,不仅是对人类已知或已掌握运用的资源种类的保护,而且包含对自然物种认识领域上的开拓。人类在长期急功近利的逐欲过程中,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已知的可以带来可靠利润的自然对象上,同时在对这些自然对象的过量掠夺中破坏了生态平衡,结果使那些未列入对人类有益的物种,在殃及池鱼的生态灾难中大量灭绝。这意味着人类在追求物欲满足的过程中使自我和自然对象两方面同时趋向贫乏、单调和狭隘。
人类首先被物欲局限了自我心灵的无限发展,使他把自我的精神和肉体的创造性囚禁在物欲特有的急功近利本能的驱使下认定的小天地中,同时也把自然对象强制在为自我物欲服务的唯一选择里。虽然人的物欲对象比任何动物都多样而广阔,但这同自然界自身存在相比仍然是有限的和暂时的。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地把无目的、无程序的自然界变为目的明确,程序固定,而且形式和结构远比自然单调生硬的人造工业世界。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象动画片变形金刚中的机器人一样只为能源而生存,而自然对象和人类居住的世界也将变成一堆庞大而单一的金属天地。在这个世界里,除了人造的东西以外再没有纯自然的生命,正如近亲繁殖中健康的生命力将很快穷尽一样,完全依赖人造物而生存的人类也将很快丧失源于自然的生机。
为使人类发展的金字塔不在被物欲限制而特化的塔尖上终结,就要不断地、自觉地向作为这座金字塔基座的自然界回归。这一回归除上面的物质道路外,还有一条精神的桥梁。
在人类心目中,主观世界是由人的头脑构成的,是世界上唯一的思维状态。而由所有人以外的事物构成的客观世界则只是人类思维的对象,是人类情感活动的移情对象,即使是象猴类那样的高级哺乳动物也不被以为是有思维能力的,而只能被动地在人的影响下“通人性”地反射一下人的情感。这样,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与外在事物的关系中就只有一个主动者即人自己。因此,除人与人之外,再没有可以平等相待的情感对象了。这就造成了传统审美观中所谓人从审美对象身上欣赏到的美只是人自己心中的理想的形式显现的理论。在这种审美中,人们感悟的只是自我的精神境界,从自我出发再回到自我,这种循环中的增值是单调和片面的自我肯定。目前,人类已开始察觉这一见解的片面与狭隘,那些长期从事动物研究的科学家正努力用事实纠正千百年来人类自尊自爱的偏见。哈佛大学生态学家唐纳德格里芬在其新著动物的智能中引证了一些最新研究报告。这些报告说明,动物中确有令人惊异的智力。科学家们利用摄影和录音手段已观察到海獭经常把石头作为两种用途的工具:首先用来撞击移动的蛤蜊,然后当作砧子去砸开蛤蜊壳,以食其肉,它甚至能挑选好用的石块存放在自己的腋下备用,这说明动物能够使用工具并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经过训练的黑猩猩更有令人赞叹的语言能力。这类发现无疑极大缩短了动物与人类在精神上的距离。但更具审美价值的还不是这类科学的研究,而是人与动物之间情感上的交流。这种交流在人与他们豢养的牲畜
及宠物之间早已存在着,其中有过无数感人的故事。在这种交流中,人们常常惊异地发现,那些向来被人低看一等的动物也有与人一样的情感及表现。
在1991年11期的读者文摘中有一篇署名魏强的纪实短文。文章的题目是“母爱,超越生命的爱”文章记述了一个发生在医学实验室中用来实验的小白鼠身上的故事:
我所做医学实验中的一项,是要用成年小白鼠做某种药物的毒性试验。在
一群小白鼠中,有一只雌性小白鼠,腋根部长了一个绿豆大的硬块,便被淘汰下来。我想了解一下硬块的性质,就把它放入一个塑料盒中,单独饲养。
十几天过去了,肿块越长越大,小白鼠的腹部也逐渐大了起来,活动显得很吃力。我断定,这是肿瘤转移产生腹水的结果。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小白鼠不吃不喝,焦躁不安起来。我想,小白鼠大概寿数已尽,就转身去拿手术刀,准备解剖它,取些新鲜肿块组织进行培养观察。正当我打开手术包时,我被一幕景象惊呆了。
小白鼠艰难地转过头,死死咬住已有拇指大的肿块,猛地一扯,皮肤裂开一条口子,鲜血汨汨而流,小白鼠疼得全身颤抖,令人不寒而栗。稍后,它一口一口地吞食将要夺去它生命的肿块,每咬一下,都伴着身体的痉挛。就这样,一大半肿块被咬下吞食了。我被小白鼠这种渴望生命的精神和乞求生存的方式深深感动了,收起了手术刀。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来到它面前,看看它是否还活着。让我吃惊的是,小白鼠身下,居然卧着一堆粉红色的小鼠仔,正拚命吸吮着乳汁。数了数,整整十只。
小白鼠的伤口已停止了流血,左前肢腋部由于扒掉了肿块,白骨外露,惨不忍睹恶性肿瘤还在无情地折磨着小白鼠。我真担心这些可怜的小东西,母亲一旦离去,要不了几天它们就会饿死的。
从这以后,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来到鼠盒前,看看它们。看着十只渐渐
大的仔鼠没命地吸吮着身患绝症、骨瘦如柴的母鼠的乳汁,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知道,母鼠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延长自己的生命。但不管怎样。它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在生下仔鼠21天后的早晨,小白鼠安然地卧在盒中间,一动不动了。十只仔鼠围满四周。
我突然想起,小白鼠的离乳期是21天。也就是说,从今天起,仔鼠不需要母鼠的乳汁,可以独立生活了。
面对此景,我潸然泪下。
人们专门饲养用以实验的小白鼠,虽然在名声上比被人声讨的老鼠强些,但它的精神世界仍被每天通过观察它们的痛苦与死亡了解各类药物及环境对生命影响的人们看作是乌有。如果有人为它们因经受实验而死提出抗议或流泪,这将被看作是幼稚和不值得的,但看了这篇短文后,谁还会认为作者的流泪是幼稚和不值得的呢?超越人类的价值,从生命整体角度看,文中小白鼠的母爱与人类的母爱同样是生命界中伟大的本能。如果说人类的母爱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的表现,那么小白鼠的爱也同样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的表现,两者在生命本能上是平等的,在精神情感上也是平等的。作者正是在这种爱的感染中,超越了人类对动物精神世界的偏见和人类出于自我利益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及这一切造成的人类心灵相对于整体生命世界的狭隘的自我意识。这一超越使他的精神世界同小白鼠的精神世界,他的心灵和小白鼠的心灵融为一体。文章虽然很短,但却清楚地表现出作者对小白鼠由一般的人对实验小兽的冷漠无情,到被它“渴望生命的精神”所感动而产生的怜悯和关注,最后终于弄清小白鼠求生的目的——生出仔鼠并完成对仔鼠的哺乳后流下感动之泪的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与兽之间心灵由隔阂向融合发展的过程,更为令人感叹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小白鼠竟充当了主动的启蒙师,而作为作者的人却成了在其感染下从对动物精神情感价值的蒙昧中觉醒过来的“学生”
也许我们会说这只是一个偶然的发现,但这种偶然并不意味着动物精神情感行为及能力的偶发性,而恰恰表明出人类对其精神情感行为及能力的蒙昧状态。
这一蒙昧状态类似于原始人对同类的看法。原始人往往把他们在丛林或草原上遇到的不同种族的同类看作是妖魔、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即便到了希腊时代,文明的希腊人仍把异族看作是同野兽一样掠夺杀戳的对象。无论原始人还是希腊人,对于同是人类的异族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都视为乌有,而把本部落或种族的生存及欲望看作是世界上唯一的价值标准。如果说这种观念表明他们在心灵与人类整体这一对象世界的关系中陷入唯有自我的片面狭隘的特化僵局,那么今天人类对同居地球的动物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蒙昧,也同样表明我们在心灵与生命世界这一对象之间的关系中的特化趋势。
我们不能设想因有了上面文章中关于小白鼠的故事,人类就应立刻停止目前对动物的实验,即使是曾被感动得潸然泪下的作者,日后也难免继续他的职业行为。但我们可以相信,当他再次拿起手术刀对小白鼠或其它动物做解剖时,他心目中对实验对象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评价和感受一定不同以前。那种心情或许有些类似原始猎人对为生存而必须猎杀的野兽视如兄弟父母的情感。这从表面看,象是人类情感发展中的返祖观象。但实际上,这是人类在超越了自我狭隘性之后,重建自我心灵与生命整体这一对象之间关系的情感基础。原始人对野兽的情感是非审美的,正如我们在前面谈过的那样,在他(它)们之间没有对象化的关系;而现代人对动物的相似情感则带有审美的性质,因为这是人类心灵在超越自我狭隘性后,向对象世界融合的努力。
四
我们探讨了人类向自然回归的两种途径,其中有物质的和精神的。精神的回归正是人类心灵与自然界对象之间关系中审美意识的觉醒和萌生。精神回归中审美意识的不断增长将使其成为物质回归的引导,使物质的回归更具有审美的建设性,更多地体现人与自然一体和共生共荣的理想。这两种回归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往往同时内含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各项行为中。只要人们在其中注入了回归自然的愿望,只要人们在这一回归中用不同以往的唯我观念去感悟对象,并把这一回归看作是心灵与生命整体及所有自然对象相融合的途径,那么人类生产、生活的行为就不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正如我们谈到的,人类已经走上了自我心灵与自然对象在审美中相融合的道路。它的价值我们也在探讨回归自然的途径时分别地阐述了。概括地说,就是超越人类在追求物欲满足过程中,导致自我心灵与自然对象的关系日益陷入的特化疆局,使人类心灵在对自然对象的感悟上获得深度和广度的增值,使人类的发展获得更深远广阔的生命源泉和物质基础,并最终使人类的发展成为自然本身发展的主动自觉的手段。人类逐渐减少与自然对象之间的对抗,同时也就减少了与自我对象之间的对抗。到此,个人、民族、人类这三个层次的审美境界便融为一体,人生的审美天地便获得了最广阔深远的开拓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