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沉默如佛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提笔写下这个题目,我骤然觉得心里很满,满得发堵,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
乡村的童年,本来似乎就缺少骄傲的资本;又恰逢文革时期,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回忆。但唯独小小的麻雀,给我留下了意味深长的印象。小时候家里穷得除春节外平时根本闻不到肉腥味,到了冬天里,起床最早的奶奶偶尔在院子里能逮到冻得飞不起来的麻雀,然后用开水一烫,褪毛脱皮,挖去五脏,放在小锅中,添上水,加点盐,煮麻雀肉给我吃。那真是无上的美味,小巧玲珑的麻雀肉更是少得可怜,但因为吃得仔细认真,常常是用手掐一点点肉放到嘴里,翻来复去地咀嚼好久,直嚼到没什么滋味了还舍不得咽下去,所以一只麻雀便能吃好半天。尤其爱吃麻雀脑子,那种温软、滑腻、含在嘴里似有还无的感觉简直妙不可言。年幼无知的我所最企盼的就是大人能天天捉到麻雀,多多捉到麻雀,因为那是一个一只麻雀便足以改善生活的年代。如今想来,那份醇美的记忆可谓淡漠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拂之不去的愧悔心情,总觉得自己曾是麻雀家族的罪人。
然而应该愧悔的又岂只我一个?曾几何时,人们把与苍蝇蚊子老鼠并列一起称为“四害”的不是臭虫,而是麻雀,甚至不惜发起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对之全面围剿赶尽灭绝。不错,麻雀是糟蹋庄稼,可也吞食害虫呀,一到冬天不过靠拣拾草籽度日。不错,麻雀对人类的贡献微乎其微,但它对这个世界索取得也少而又少呀,再说,我们人类对麻雀又有什么哪怕是一星半点的贡献呢?
人类一度把“反思”作为时髦的口号,却不知有几人真正对麻雀反思过。高贵的诗人们前仆后继地将赞歌唱给燕子、大雁、天鹅们,可它们有谁经得起寒冷的考验?一年两次,不惜为寻求一丝温暖和安逸而长途流浪。寒冷寂寞的北方冬天里,树也变得光秃秃的,大地仿佛冻僵了一般,只有麻雀在不停地飞,它从地面飞上屋檐,从墙头飞到树梢,从村庄飞向旷野,用柔韧的翅膀划开凝滞的空气,用纤锐的爪子弹拨北风的竖琴。它仿佛是一枚不落的叶子,舞在寒风中;又仿佛是一片不融的雪花,开在阳光下,成为北方冬天里唯一生动的风景。不论是黎明还是黄昏,只要有麻雀的地方,总有一支不冻的歌。我要为麻雀写一首赞美诗:麻雀是冬天活着的象征;麻雀是冬天飞翔的灵魂。
的确,北自苏联西伯利亚中部,南至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东起日本,西到欧洲,在这广阔辽远的天地之间,麻雀是一种普遍得不能再普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鸟。比雄鹰吗?它翅膀短小,不能远飞高翔,搏击苍穹;比孔雀吗?它头圆尾短,浑身褐斑点点,根本无屏可开;比夜莺吗?它叫声嘶哑,叽叽喳喳,毫无旋律美感。当然,它更没有鹦鹉那点聪明伶俐,会拾人牙慧,讨来佳丽的一份宠爱;也不似画眉,能凭漂亮的外表和婉转的歌喉赢得闲人的欢心,免去了奔波操劳之苦。然而,正因为麻雀没有丝毫的贵族血统,所以麻雀从来也不爱虚荣,饿得忍不住了就哭叫,冻得受不了了就哆嗦;麻雀也不懂什么远大理想,世世代代都是跳跳飞飞,飞飞跳跳,在庸碌而真实的一生中自得其乐;麻雀的心地单纯如水,它对生活的理解仅止限于生存,对环境也从无过高的要求。当人类文明的副产品污染了空气与水,使大自然变得不再自然起来时,许多娇贵的动物不可挽救地走向灭绝,而麻雀的忍耐与适应,不正是对人类的一种忠诚和宽容吗?麻雀的歌声虽然缺少抑扬顿挫,却也绝无矫揉造作,颇似原汁原味的民歌;麻雀的身影虽说无有可观,可是久而不见,反倒叫人产生一份牵挂与思念呢。
时至今日,麻雀总算从“四害”之中逃脱出来,甚至有的学者曾试图为之正名。而麻雀的实际命运又是如何呢?许多潇洒神气的气枪手可谓弹无虚发百发百中,其靶子以麻雀居多;又不知哪位聪明人发明了一种线细孔密的“粘网”张开如一堵透明的墙,被轰赶得心慌意乱的麻雀一旦撞上,不是被夹住头颈就是被缠住趾爪,往往难以幸免。我见过一次那场面,网上的麻雀拼命挣扎,像想飞却飞不起来的音符,——那真是一曲最最真实的绝望之歌,令人感叹唏嘘。近日闻说有的高档酒店竟特别推出特色独具的“麻雀宴”极其残忍地将血盆大口无端张向可怜兮兮的麻雀们,而那些吃腻了大鱼大肉、吃伤了生猛海鲜的将军肚们闻之狂喜趋之若骛,大赞而特赞其味道之鲜美,誉曰“纯粹的野味,天生的佳肴”还连连后悔晚做了多少年伟大的哥伦布。听之我禁不住悲从中来,感慨万千,既为麻雀们悲哀,更为我的同类们悲哀。这难道就是我们人类对麻雀家族所应当作出的卓越贡献吗?
请侧耳听听,我们的黎明寂静了许多呢!
请举首望望,我们的冬天冷清了许多呢!
心疼麻雀其实就是心疼我们人类自己。这是何等简单的道理啊!不知是人类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
如果每个人只能选择一句名言,那么,我最欣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提笔写下这个题目,我骤然觉得心里很满,满得发堵,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
乡村的童年,本来似乎就缺少骄傲的资本;又恰逢文革时期,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回忆。但唯独小小的麻雀,给我留下了意味深长的印象。小时候家里穷得除春节外平时根本闻不到肉腥味,到了冬天里,起床最早的奶奶偶尔在院子里能逮到冻得飞不起来的麻雀,然后用开水一烫,褪毛脱皮,挖去五脏,放在小锅中,添上水,加点盐,煮麻雀肉给我吃。那真是无上的美味,小巧玲珑的麻雀肉更是少得可怜,但因为吃得仔细认真,常常是用手掐一点点肉放到嘴里,翻来复去地咀嚼好久,直嚼到没什么滋味了还舍不得咽下去,所以一只麻雀便能吃好半天。尤其爱吃麻雀脑子,那种温软、滑腻、含在嘴里似有还无的感觉简直妙不可言。年幼无知的我所最企盼的就是大人能天天捉到麻雀,多多捉到麻雀,因为那是一个一只麻雀便足以改善生活的年代。如今想来,那份醇美的记忆可谓淡漠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拂之不去的愧悔心情,总觉得自己曾是麻雀家族的罪人。
然而应该愧悔的又岂只我一个?曾几何时,人们把与苍蝇蚊子老鼠并列一起称为“四害”的不是臭虫,而是麻雀,甚至不惜发起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对之全面围剿赶尽灭绝。不错,麻雀是糟蹋庄稼,可也吞食害虫呀,一到冬天不过靠拣拾草籽度日。不错,麻雀对人类的贡献微乎其微,但它对这个世界索取得也少而又少呀,再说,我们人类对麻雀又有什么哪怕是一星半点的贡献呢?
人类一度把“反思”作为时髦的口号,却不知有几人真正对麻雀反思过。高贵的诗人们前仆后继地将赞歌唱给燕子、大雁、天鹅们,可它们有谁经得起寒冷的考验?一年两次,不惜为寻求一丝温暖和安逸而长途流浪。寒冷寂寞的北方冬天里,树也变得光秃秃的,大地仿佛冻僵了一般,只有麻雀在不停地飞,它从地面飞上屋檐,从墙头飞到树梢,从村庄飞向旷野,用柔韧的翅膀划开凝滞的空气,用纤锐的爪子弹拨北风的竖琴。它仿佛是一枚不落的叶子,舞在寒风中;又仿佛是一片不融的雪花,开在阳光下,成为北方冬天里唯一生动的风景。不论是黎明还是黄昏,只要有麻雀的地方,总有一支不冻的歌。我要为麻雀写一首赞美诗:麻雀是冬天活着的象征;麻雀是冬天飞翔的灵魂。
的确,北自苏联西伯利亚中部,南至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东起日本,西到欧洲,在这广阔辽远的天地之间,麻雀是一种普遍得不能再普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鸟。比雄鹰吗?它翅膀短小,不能远飞高翔,搏击苍穹;比孔雀吗?它头圆尾短,浑身褐斑点点,根本无屏可开;比夜莺吗?它叫声嘶哑,叽叽喳喳,毫无旋律美感。当然,它更没有鹦鹉那点聪明伶俐,会拾人牙慧,讨来佳丽的一份宠爱;也不似画眉,能凭漂亮的外表和婉转的歌喉赢得闲人的欢心,免去了奔波操劳之苦。然而,正因为麻雀没有丝毫的贵族血统,所以麻雀从来也不爱虚荣,饿得忍不住了就哭叫,冻得受不了了就哆嗦;麻雀也不懂什么远大理想,世世代代都是跳跳飞飞,飞飞跳跳,在庸碌而真实的一生中自得其乐;麻雀的心地单纯如水,它对生活的理解仅止限于生存,对环境也从无过高的要求。当人类文明的副产品污染了空气与水,使大自然变得不再自然起来时,许多娇贵的动物不可挽救地走向灭绝,而麻雀的忍耐与适应,不正是对人类的一种忠诚和宽容吗?麻雀的歌声虽然缺少抑扬顿挫,却也绝无矫揉造作,颇似原汁原味的民歌;麻雀的身影虽说无有可观,可是久而不见,反倒叫人产生一份牵挂与思念呢。
时至今日,麻雀总算从“四害”之中逃脱出来,甚至有的学者曾试图为之正名。而麻雀的实际命运又是如何呢?许多潇洒神气的气枪手可谓弹无虚发百发百中,其靶子以麻雀居多;又不知哪位聪明人发明了一种线细孔密的“粘网”张开如一堵透明的墙,被轰赶得心慌意乱的麻雀一旦撞上,不是被夹住头颈就是被缠住趾爪,往往难以幸免。我见过一次那场面,网上的麻雀拼命挣扎,像想飞却飞不起来的音符,——那真是一曲最最真实的绝望之歌,令人感叹唏嘘。近日闻说有的高档酒店竟特别推出特色独具的“麻雀宴”极其残忍地将血盆大口无端张向可怜兮兮的麻雀们,而那些吃腻了大鱼大肉、吃伤了生猛海鲜的将军肚们闻之狂喜趋之若骛,大赞而特赞其味道之鲜美,誉曰“纯粹的野味,天生的佳肴”还连连后悔晚做了多少年伟大的哥伦布。听之我禁不住悲从中来,感慨万千,既为麻雀们悲哀,更为我的同类们悲哀。这难道就是我们人类对麻雀家族所应当作出的卓越贡献吗?
请侧耳听听,我们的黎明寂静了许多呢!
请举首望望,我们的冬天冷清了许多呢!
心疼麻雀其实就是心疼我们人类自己。这是何等简单的道理啊!不知是人类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
如果每个人只能选择一句名言,那么,我最欣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