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新战国策——二战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十六回巨人夏尔怀才不遇
自由法国生逢其时
法国战败投降,维希傀儡政权退出战争,但法国仍然在战斗着,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胜利。终于保住了战后法国的大国地位。这其中一个人具有重要作用,即使用“再造法兰西”来颂扬他,也许并不过分。他就是夏尔.戴高乐。
1890年11月日,夏尔.戴高乐出生于法国北部里尔市一个市民、下层贵族之家。为纪念他英年早逝的伯父,其父亨利.戴高乐给这个心爱的二儿子取了他伯父的名字——夏尔.戴高乐。小夏尔.戴高乐在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恪尽职守、为国效忠的熏陶。祖父朱利安-菲列普.戴高乐是个史学家,著有《巴黎及其近郊史》一书。这个家庭传统的文学氛围,对小夏尔人格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
他10岁生日那天,父亲带他去看罗斯丹的《小鹰》。他被这曲爱国主义戏剧迷住了,一回到家就一本正经地宣布,他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当兵。1909年8月,圣西尔军校的一纸通知,实现了夏尔.戴高乐儿时的夙愿。也是从这一刻开始,他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自觉地加紧对于一个巨人必不可少的人格锤炼。
应该说戴高乐是幸运的,毕业后即来到法国步兵第团,新任团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贝当元帅。有一天,贝当上校讲到孔代王子的一次军事演习时,年轻气盛的少尉戴高乐竟毫无顾忌地打断了他的话头,指出蒂雷纳元帅是用炮火压制孔代而拯救了阿拉斯。听了他的插话,在场的下级军官们大惊失色,但被冒犯的贝当上校,却立即对这个瘦高的年轻下级军官产生了兴趣。亲切地挽起了戴高乐的胳膊,离开了军官队伍,边散步边热烈地讨论起孔代和雷蒂两人的各自长处。
应该说,贝当元帅看到了卓尔不群的戴高乐潜在的巨大能量,并且愿意为他继续蓄积能量铺平道路。一战结束后,贝当元帅让戴高乐进入顾问团工作,这使戴高乐处于非常接近法国军事决策中心的有利地位。此后,戴高乐晋升少校,担任了一段驻特里尔的第19山地步兵营指挥官。19年,他奉调进入最高国防委员会秘书处,担任中校秘书,时间长达6年。
在这段时间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剧变,德国军队早已悄悄地、迅速膨胀,它不顾条约限制,变相保存了总参谋部班底。到190年,德国的军队和半军事部队已达7.5万人。同时开始秘密建造飞机、装甲车和坦克,到199年底已经拥有1个飞机制造厂,6个飞机发动机厂,在研制坦克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果。还秘密在西班牙等国制造潜艇和其他军舰,并积极从事军用化学、人造汽油方面的研究。
这些情况,使时刻关注着国际形势和国家命运的戴高乐,预见到法兰西面临的灾难。为努力唤起法国公众舆论,警惕日益迫近的危险,戴高乐写了一篇阐明观点的文章,这就是发表在《政治与议会评论》上的《建立职业军》。这篇文章,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一支10万人的职业化军队,以便能迅速对事变进行反应的主张。
在这本书的开头,戴高乐就令人信服地指出,与比利时接壤的法国边界是个战争中的薄弱环节。他指出:英国和美国由于海洋阻隔,难以进攻;德国的权力中心和工业中心十分分散,不易一举摧毁;西班牙有比利牛斯山为屏障,而意大利则受到阿尔卑斯山的保护。相比之下,法国的心脏巴黎对任何来犯之敌敞开着大门,因为巴黎周围的平原开阔平坦,不易防守。在这样的情况下,惟一可靠的防御措施,不是构筑要塞,而是建立一支由10万人组成的,分编为6个机动装甲师的精悍的职业军。
他的设想是:一支职业化军队,一支由10万年轻、有技术、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任务的人组成的军队。其作战手段是:6个崭新类型的师,配备装甲、履带车辆,完全机动,每个师包括个旅:一个坦克旅用于攻克地面阵地,一个摩托化机动步兵旅加以占领,一个炮兵旅对其他两个旅实施支援。每个坦克旅将包括500辆重型和中型坦克,加上若干进行侦察的轻型坦克单位,完全是支精干的部队,由专业军人组成,具有极大的机动能力、毁灭性的火力,和突然攻击中突破任何战线的能力。这就是将能在冲突中保护这个易受攻击的民族的长剑,法兰西应该立即将其紧握在手。
这个计划,虽然有好几家包括左翼和右翼在内的报纸和一些军官、政客以及律师都支持。但其时已经78岁的贝当元帅,不再能够接受新思想,他对戴高乐的同情,也由于观点的差异而冷淡下来。戴高乐新交的一个议员朋友保罗.雷诺,虽然在议会旗帜鲜明地捍卫戴高乐的计划,甚至还提出了包括建立一支装甲部队的防务修正案,但左翼议员,担心职业军队可能成为右翼政变的工具而加以拒绝;右翼则害怕左翼用它来粉碎资产阶级;中间派则认为国家无力负担军费。结果,这个修正案当即被否决并且很快被人遗忘了。
由于军界高层不理睬,戴高乐的思想对公众舆论也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然而《建立职业军》一书在德国的影响力巨大,这本书在德国销路很好。当年有位法国记者,与德国摩托化部队司令古德里安将军交换对机械化战争的看法,古德里安向法国记者打听道:“我的伟大的法国同行,为发展这些技术正在做些什么呢?”看到法国记者茫然不知所措,这位德国将军提示说:“我是说你们的伟大的摩托化专家,你们的戴高乐上校。”
他根本不知道,这时的“戴高乐上校”其实还是中校,他既无权又无势,只能凭他令人吃惊的坚忍,继续捍卫自己的观点,不停地进行游说。年复一年,戴高乐眼巴巴地看着敌人在一步一步实施他鼓吹的理论。国人却奇怪地以一些可笑的理由,一次又一次将它束之高阁。
戴高乐异常精确地预言了法国的未来战争中的进程,并且似乎从未怀疑,自己将应召去在那场战争中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尽管现实中有无尽的失望,他仍固执地向他的同胞们呼吁,并加紧为将要到来的使命继续锻炼自己。
历史终于出现了转机,由于西方国家出兵挪威惨遭失败,法国的达拉第政府和英国张伯伦政府,这两大绥靖主义集团相继倒台。1940年月1日,戴高乐的朋友、前内阁财政部长保罗.雷诺,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勒布伦召见,受命组阁。
雷诺邀请戴高乐到巴黎,打算请他担任新的军事会议副国务秘书,并请他代为起草向议会发表的第一个政见声明。但在决定民族命运的关键时刻,法国的**政治制度再次发挥作用,雷诺任内阁总理,如果在议会中得不到激进的社会党支持,就寸步难行。而激进社会党,则把下台总理达拉第留在战时内阁,作为合作的前提条件。雷诺无奈,只得任命达拉第为国防和陆军部长。
达拉第一听说雷诺对戴高乐的邀请,便捎话说:如果他要那么办,他达拉第就将建议让戴高乐接任陆军部长,他自己则辞去内阁职务。雷诺不能让新政府刚成立就垮台,只好万分惋惜地收回对戴高乐的邀请。
戴高乐高兴而来,失望而归。在返回驻地途中,奉召来到设在万森堡的甘末林将军总司令部。身材比戴高乐矮一大截的最高司令官心不在焉地说:装甲兵的数目要翻一番,从两个师增加到四个师。戴高乐虽然还是上校,将受命指挥第4装甲师。这个师将于5月15日成立。扩大装甲兵建制是戴高乐鼓吹多年的事情,听到这个迟到的消息,他仍禁不住表达对当前时局的忧虑。
甘末林将军答复说:“我理解你的满意心情。至于你的忧虑嘛,我认为没有什么根据。”
5月日,戴高乐向雷诺上书,倾吐自己对时局的忧虑。他在信中说:波兰之战及其后的挪威之战均已证明,今日惟有根据现有机械化部队的能力和规模,方能订出作战计划。假定战火明天蔓延到瑞典领土,后天扩大到巴尔干,接着烧向乌克兰、比利时,最后又在西线燃起,不论是烧到齐格菲防线还是烧到马奇诺防线,这一显而易见道理都将得到证明。
然而,法国的军事体制,从规划组织到装备指挥,都与现代战争中的这条规律背道而驰。彻底改变这一体制是当务之急,决非其他任务可比。“法国的军事问题”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这场战争中的首要问题。但是,如果继续迟疑不决,趑趄不前,拖得愈久,改革就愈加困难,从而胜利也就愈加渺茫。
5月14日,决定法国命运的时刻到了。一支在数量、机动性和打击力量等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装甲机动部队,在希特勒爱将、六年前问法国记者“我的伟大的同行戴高乐上校在干什么”的德军装甲兵司令古德里安将军率领下,由德国边境通过阿登森林出发,强渡马斯河,以破竹之势,突破法军第9军团和第军团仅8万人的防线,洪水猛兽般向法国北部压来。
这一下,法国人吓坏了,西欧人也被吓坏了。荷兰军队总司令签署了停战投降令,法国总理雷诺于15日清晨打电话告诉丘吉尔:“我们被打败了!我们被打败了!”
在这民族存亡关头,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钢铁洪流,50岁的戴高乐上校终于被破格起用。5月15日清晨,他被装甲兵司令杜芒将军召到总部授命说:为了阻止敌人的攻势、保卫巴黎,法军必须在埃纳河和埃勒特河上设立一道防线。你的任务是,指挥第4坦克师在拉昂地区单独作战!东北前线总司令乔治将军与他分手时,语气低沉地说了这么一句:“再见吧戴高乐!敌人正在运用你长期以来所提倡的战术。现在到了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作为一名法兰西军人,戴高乐上校在战场上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到5月17日拂晓,好不容易凑集了三个营的坦克,他立即把这三个营投入战斗。他们一路横扫敌人,迅速推进到蒙科尔内。这是一次短暂而又振奋人心的胜利。可惜好景不长,部队到达塞尔河边,由于缺乏后援,无法抢渡。白天上司又拨来第4轻步兵营。戴高... -->>
第三十六回巨人夏尔怀才不遇
自由法国生逢其时
法国战败投降,维希傀儡政权退出战争,但法国仍然在战斗着,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胜利。终于保住了战后法国的大国地位。这其中一个人具有重要作用,即使用“再造法兰西”来颂扬他,也许并不过分。他就是夏尔.戴高乐。
1890年11月日,夏尔.戴高乐出生于法国北部里尔市一个市民、下层贵族之家。为纪念他英年早逝的伯父,其父亨利.戴高乐给这个心爱的二儿子取了他伯父的名字——夏尔.戴高乐。小夏尔.戴高乐在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恪尽职守、为国效忠的熏陶。祖父朱利安-菲列普.戴高乐是个史学家,著有《巴黎及其近郊史》一书。这个家庭传统的文学氛围,对小夏尔人格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
他10岁生日那天,父亲带他去看罗斯丹的《小鹰》。他被这曲爱国主义戏剧迷住了,一回到家就一本正经地宣布,他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当兵。1909年8月,圣西尔军校的一纸通知,实现了夏尔.戴高乐儿时的夙愿。也是从这一刻开始,他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自觉地加紧对于一个巨人必不可少的人格锤炼。
应该说戴高乐是幸运的,毕业后即来到法国步兵第团,新任团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贝当元帅。有一天,贝当上校讲到孔代王子的一次军事演习时,年轻气盛的少尉戴高乐竟毫无顾忌地打断了他的话头,指出蒂雷纳元帅是用炮火压制孔代而拯救了阿拉斯。听了他的插话,在场的下级军官们大惊失色,但被冒犯的贝当上校,却立即对这个瘦高的年轻下级军官产生了兴趣。亲切地挽起了戴高乐的胳膊,离开了军官队伍,边散步边热烈地讨论起孔代和雷蒂两人的各自长处。
应该说,贝当元帅看到了卓尔不群的戴高乐潜在的巨大能量,并且愿意为他继续蓄积能量铺平道路。一战结束后,贝当元帅让戴高乐进入顾问团工作,这使戴高乐处于非常接近法国军事决策中心的有利地位。此后,戴高乐晋升少校,担任了一段驻特里尔的第19山地步兵营指挥官。19年,他奉调进入最高国防委员会秘书处,担任中校秘书,时间长达6年。
在这段时间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剧变,德国军队早已悄悄地、迅速膨胀,它不顾条约限制,变相保存了总参谋部班底。到190年,德国的军队和半军事部队已达7.5万人。同时开始秘密建造飞机、装甲车和坦克,到199年底已经拥有1个飞机制造厂,6个飞机发动机厂,在研制坦克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果。还秘密在西班牙等国制造潜艇和其他军舰,并积极从事军用化学、人造汽油方面的研究。
这些情况,使时刻关注着国际形势和国家命运的戴高乐,预见到法兰西面临的灾难。为努力唤起法国公众舆论,警惕日益迫近的危险,戴高乐写了一篇阐明观点的文章,这就是发表在《政治与议会评论》上的《建立职业军》。这篇文章,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一支10万人的职业化军队,以便能迅速对事变进行反应的主张。
在这本书的开头,戴高乐就令人信服地指出,与比利时接壤的法国边界是个战争中的薄弱环节。他指出:英国和美国由于海洋阻隔,难以进攻;德国的权力中心和工业中心十分分散,不易一举摧毁;西班牙有比利牛斯山为屏障,而意大利则受到阿尔卑斯山的保护。相比之下,法国的心脏巴黎对任何来犯之敌敞开着大门,因为巴黎周围的平原开阔平坦,不易防守。在这样的情况下,惟一可靠的防御措施,不是构筑要塞,而是建立一支由10万人组成的,分编为6个机动装甲师的精悍的职业军。
他的设想是:一支职业化军队,一支由10万年轻、有技术、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任务的人组成的军队。其作战手段是:6个崭新类型的师,配备装甲、履带车辆,完全机动,每个师包括个旅:一个坦克旅用于攻克地面阵地,一个摩托化机动步兵旅加以占领,一个炮兵旅对其他两个旅实施支援。每个坦克旅将包括500辆重型和中型坦克,加上若干进行侦察的轻型坦克单位,完全是支精干的部队,由专业军人组成,具有极大的机动能力、毁灭性的火力,和突然攻击中突破任何战线的能力。这就是将能在冲突中保护这个易受攻击的民族的长剑,法兰西应该立即将其紧握在手。
这个计划,虽然有好几家包括左翼和右翼在内的报纸和一些军官、政客以及律师都支持。但其时已经78岁的贝当元帅,不再能够接受新思想,他对戴高乐的同情,也由于观点的差异而冷淡下来。戴高乐新交的一个议员朋友保罗.雷诺,虽然在议会旗帜鲜明地捍卫戴高乐的计划,甚至还提出了包括建立一支装甲部队的防务修正案,但左翼议员,担心职业军队可能成为右翼政变的工具而加以拒绝;右翼则害怕左翼用它来粉碎资产阶级;中间派则认为国家无力负担军费。结果,这个修正案当即被否决并且很快被人遗忘了。
由于军界高层不理睬,戴高乐的思想对公众舆论也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然而《建立职业军》一书在德国的影响力巨大,这本书在德国销路很好。当年有位法国记者,与德国摩托化部队司令古德里安将军交换对机械化战争的看法,古德里安向法国记者打听道:“我的伟大的法国同行,为发展这些技术正在做些什么呢?”看到法国记者茫然不知所措,这位德国将军提示说:“我是说你们的伟大的摩托化专家,你们的戴高乐上校。”
他根本不知道,这时的“戴高乐上校”其实还是中校,他既无权又无势,只能凭他令人吃惊的坚忍,继续捍卫自己的观点,不停地进行游说。年复一年,戴高乐眼巴巴地看着敌人在一步一步实施他鼓吹的理论。国人却奇怪地以一些可笑的理由,一次又一次将它束之高阁。
戴高乐异常精确地预言了法国的未来战争中的进程,并且似乎从未怀疑,自己将应召去在那场战争中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尽管现实中有无尽的失望,他仍固执地向他的同胞们呼吁,并加紧为将要到来的使命继续锻炼自己。
历史终于出现了转机,由于西方国家出兵挪威惨遭失败,法国的达拉第政府和英国张伯伦政府,这两大绥靖主义集团相继倒台。1940年月1日,戴高乐的朋友、前内阁财政部长保罗.雷诺,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勒布伦召见,受命组阁。
雷诺邀请戴高乐到巴黎,打算请他担任新的军事会议副国务秘书,并请他代为起草向议会发表的第一个政见声明。但在决定民族命运的关键时刻,法国的**政治制度再次发挥作用,雷诺任内阁总理,如果在议会中得不到激进的社会党支持,就寸步难行。而激进社会党,则把下台总理达拉第留在战时内阁,作为合作的前提条件。雷诺无奈,只得任命达拉第为国防和陆军部长。
达拉第一听说雷诺对戴高乐的邀请,便捎话说:如果他要那么办,他达拉第就将建议让戴高乐接任陆军部长,他自己则辞去内阁职务。雷诺不能让新政府刚成立就垮台,只好万分惋惜地收回对戴高乐的邀请。
戴高乐高兴而来,失望而归。在返回驻地途中,奉召来到设在万森堡的甘末林将军总司令部。身材比戴高乐矮一大截的最高司令官心不在焉地说:装甲兵的数目要翻一番,从两个师增加到四个师。戴高乐虽然还是上校,将受命指挥第4装甲师。这个师将于5月15日成立。扩大装甲兵建制是戴高乐鼓吹多年的事情,听到这个迟到的消息,他仍禁不住表达对当前时局的忧虑。
甘末林将军答复说:“我理解你的满意心情。至于你的忧虑嘛,我认为没有什么根据。”
5月日,戴高乐向雷诺上书,倾吐自己对时局的忧虑。他在信中说:波兰之战及其后的挪威之战均已证明,今日惟有根据现有机械化部队的能力和规模,方能订出作战计划。假定战火明天蔓延到瑞典领土,后天扩大到巴尔干,接着烧向乌克兰、比利时,最后又在西线燃起,不论是烧到齐格菲防线还是烧到马奇诺防线,这一显而易见道理都将得到证明。
然而,法国的军事体制,从规划组织到装备指挥,都与现代战争中的这条规律背道而驰。彻底改变这一体制是当务之急,决非其他任务可比。“法国的军事问题”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这场战争中的首要问题。但是,如果继续迟疑不决,趑趄不前,拖得愈久,改革就愈加困难,从而胜利也就愈加渺茫。
5月14日,决定法国命运的时刻到了。一支在数量、机动性和打击力量等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装甲机动部队,在希特勒爱将、六年前问法国记者“我的伟大的同行戴高乐上校在干什么”的德军装甲兵司令古德里安将军率领下,由德国边境通过阿登森林出发,强渡马斯河,以破竹之势,突破法军第9军团和第军团仅8万人的防线,洪水猛兽般向法国北部压来。
这一下,法国人吓坏了,西欧人也被吓坏了。荷兰军队总司令签署了停战投降令,法国总理雷诺于15日清晨打电话告诉丘吉尔:“我们被打败了!我们被打败了!”
在这民族存亡关头,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钢铁洪流,50岁的戴高乐上校终于被破格起用。5月15日清晨,他被装甲兵司令杜芒将军召到总部授命说:为了阻止敌人的攻势、保卫巴黎,法军必须在埃纳河和埃勒特河上设立一道防线。你的任务是,指挥第4坦克师在拉昂地区单独作战!东北前线总司令乔治将军与他分手时,语气低沉地说了这么一句:“再见吧戴高乐!敌人正在运用你长期以来所提倡的战术。现在到了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作为一名法兰西军人,戴高乐上校在战场上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到5月17日拂晓,好不容易凑集了三个营的坦克,他立即把这三个营投入战斗。他们一路横扫敌人,迅速推进到蒙科尔内。这是一次短暂而又振奋人心的胜利。可惜好景不长,部队到达塞尔河边,由于缺乏后援,无法抢渡。白天上司又拨来第4轻步兵营。戴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