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张辽新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文远,今日我和仲德先生只是听枣大人说文远对屯田之事有些建议,故而我等也想来听听。”善解人意的荀彧说道。
“不愧是荀文若!”张辽知道荀彧这话是为了打消他心中的疑惑,不愧是有清秀通雅之名,可想起后世关于荀彧之死的种种传言,张辽又不禁有些黯然。不过他很快就摆脱了这种情绪“现在离荀彧之死还早着呢,没必要想那么多。”张辽暗暗想到。
“对,谈正事。”张辽将身体转向枣祗一边“枣大人,张辽此次是有些关于屯田的建议,想和枣大人一同参详一下。”
“不敢!不敢!张将军请说。”
“我军自初平二年起开始屯田,随着主公控制地区的扩大,屯田的范围也从东郡的六县想兖州逐渐扩张,但是,随着控制地域的增加,我军兵力同样也在增加,原有的两万人,加上收编的兖州军和黄巾军,总数达到了六万。而最近这段时间我军又战事频繁,粮草消耗较大,再加上俘虏的黄巾余部,使我军的粮草供给压力大大增加。”
“是啊,如今我军人口大增,可兖州能开垦的土地却已经不多了。”枣祗插话道。
张辽说:“枣大人所言甚是,土地从来就是我大汉子民的命脉之所在,同时也是天下动乱的源头。黄巾之乱表面上看是因为张角等野心勃勃者阴谋代汉自立,但他能聚起数十万士兵,裹挟百万之众,使千万百姓流离失所,大汉八州为之动荡之根本原因还是大量的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在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后张角给了他们拼死一搏的机会,于是,天下大乱了。所以说,土地问题就是粮草问题,也是我们的最根本问题。如今的兖州,除了我军已经占有的土地外,大量的土地都掌握在当地世家的手里,通过这些土地以及他们各家出仕的官员,这些世家才是兖州的实际掌握者。要动他们,必定会引起兖州的动乱,所以,没有主公的命令我们是绝对不能擅自行动的。”
听到这里,张辽看到对面的荀彧像是松了口气似的长舒了一口气“文若先生,你不会以为我想带兵抄了那些兖州世家吧?”张辽脑筋一转,顿时明白了荀彧的想法。
“文远,你刚才对土地的论述让我耳目一新,我也承认,你说的很有道理,可你后面的话的确让我担心,直到你的最后一句话才让我放了心。”荀彧荀彧右手抚着胸口,似乎还有些后怕的感觉。
“文若先生请放心,张辽身为主公的下属,绝不会为主公的大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何况若无主公之令,张辽也断不会擅自行动的。”张辽再度解释了一下。
“文远,无需解释,这些世家久据州郡,勾结官员,横行无忌,武断乡曲,若非主公在兖州根基未稳,我早就建议主公好好整顿了。”程昱不愧其个性刚烈的评价,挥动着手臂说。
“对,时机未到,这些我们先暂且不谈。”张辽将话题转回到屯田上“不过粮草的数量是决定我军实力的关键,既然我们现在无法获得更多的土地,那就只能在增加单位土地的产量了。我昔日游历天下,大致了解过农人的耕作方法,春天先将田野里的荒草烧一下,然后把地浅牵的松一下就将种子撒进去,芽后也就是锄锄草,根本不上肥的,庄稼得了病虫害更是没人管,一直到收获。不过,也有个别的的农夫对于提高土地产量有着一些不同的方法,最近我试着总结了一下,大致有这样几点:第一是保持合适的庄稼的植株密度,第二是土地肥力的积蓄,第三是在土地上冻之前深翻土壤,可以将土壤中的蝗虫卵翻出来寒冷的天气会帮我们杀死它们,第四是出苗后的经常除去杂草,保证土地的肥力完全被庄稼吸收,第五是保持土地水分,就是灌溉,改进和制造灌溉工具,第六是选育优良的种子。”张辽在后世虽然不是学农业的,但是鉴于袁先生杂交稻的轰轰烈烈,他也多少知道了一些粮食高产的影响因素,大致回忆了一下,就在这里说了出来。照张辽的想法,这些想法自然有枣祗这些专业人员去实现,咱是武将,随时要上战场的。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贫道。一边的张成和张新也听的直翻白眼,他们很清楚张辽不过是在忽悠人,因为他们一直跟在张辽身边,深知张辽从来没有过游历天下的经历。
“文远,能详细的说说吗。”相对与荀彧、程昱的一脑子浆糊,已经长期和屯田打交道的枣祗一脸的兴奋。
“好的。不过我这人不懂种地,以上的东西也是当年一时兴趣打听了一下,非常的笼统”
“无妨,无妨,大家一同参详参详。”
“好。”张辽调整了一下坐姿“我们一条条说。庄稼的植株密度就是指单棵庄稼的间距,这关系到庄稼的养分吸收和接受光照”
张辽的观点是在后世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汉朝,人们虽然数百年前就懂得兴修水利,却依然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思想,张辽的植株密度和粪便沤肥的方法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枣祗管理屯田已经一年有余,荀彧、程昱也都是博览群书之辈,这三人对张辽的柳条建议兴致盎然。四人讨论许久,最终由张辽提议建立试验田,用不同的方法耕种不同的土地,并对每块土地的进度进行详细的记录,在收割后挑选产量最高的土地的种植方法进行推广,张辽还建议利用商人收集各地的高产粮食的种子,来取代本地产量低的作物。
就这样,后世曹魏的农业研究院初现端倪,为曹魏政权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曹军在日后的征战中基本上也没有为粮草的供应操过心。
p;“文远,今日我和仲德先生只是听枣大人说文远对屯田之事有些建议,故而我等也想来听听。”善解人意的荀彧说道。
“不愧是荀文若!”张辽知道荀彧这话是为了打消他心中的疑惑,不愧是有清秀通雅之名,可想起后世关于荀彧之死的种种传言,张辽又不禁有些黯然。不过他很快就摆脱了这种情绪“现在离荀彧之死还早着呢,没必要想那么多。”张辽暗暗想到。
“对,谈正事。”张辽将身体转向枣祗一边“枣大人,张辽此次是有些关于屯田的建议,想和枣大人一同参详一下。”
“不敢!不敢!张将军请说。”
“我军自初平二年起开始屯田,随着主公控制地区的扩大,屯田的范围也从东郡的六县想兖州逐渐扩张,但是,随着控制地域的增加,我军兵力同样也在增加,原有的两万人,加上收编的兖州军和黄巾军,总数达到了六万。而最近这段时间我军又战事频繁,粮草消耗较大,再加上俘虏的黄巾余部,使我军的粮草供给压力大大增加。”
“是啊,如今我军人口大增,可兖州能开垦的土地却已经不多了。”枣祗插话道。
张辽说:“枣大人所言甚是,土地从来就是我大汉子民的命脉之所在,同时也是天下动乱的源头。黄巾之乱表面上看是因为张角等野心勃勃者阴谋代汉自立,但他能聚起数十万士兵,裹挟百万之众,使千万百姓流离失所,大汉八州为之动荡之根本原因还是大量的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在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后张角给了他们拼死一搏的机会,于是,天下大乱了。所以说,土地问题就是粮草问题,也是我们的最根本问题。如今的兖州,除了我军已经占有的土地外,大量的土地都掌握在当地世家的手里,通过这些土地以及他们各家出仕的官员,这些世家才是兖州的实际掌握者。要动他们,必定会引起兖州的动乱,所以,没有主公的命令我们是绝对不能擅自行动的。”
听到这里,张辽看到对面的荀彧像是松了口气似的长舒了一口气“文若先生,你不会以为我想带兵抄了那些兖州世家吧?”张辽脑筋一转,顿时明白了荀彧的想法。
“文远,你刚才对土地的论述让我耳目一新,我也承认,你说的很有道理,可你后面的话的确让我担心,直到你的最后一句话才让我放了心。”荀彧荀彧右手抚着胸口,似乎还有些后怕的感觉。
“文若先生请放心,张辽身为主公的下属,绝不会为主公的大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何况若无主公之令,张辽也断不会擅自行动的。”张辽再度解释了一下。
“文远,无需解释,这些世家久据州郡,勾结官员,横行无忌,武断乡曲,若非主公在兖州根基未稳,我早就建议主公好好整顿了。”程昱不愧其个性刚烈的评价,挥动着手臂说。
“对,时机未到,这些我们先暂且不谈。”张辽将话题转回到屯田上“不过粮草的数量是决定我军实力的关键,既然我们现在无法获得更多的土地,那就只能在增加单位土地的产量了。我昔日游历天下,大致了解过农人的耕作方法,春天先将田野里的荒草烧一下,然后把地浅牵的松一下就将种子撒进去,芽后也就是锄锄草,根本不上肥的,庄稼得了病虫害更是没人管,一直到收获。不过,也有个别的的农夫对于提高土地产量有着一些不同的方法,最近我试着总结了一下,大致有这样几点:第一是保持合适的庄稼的植株密度,第二是土地肥力的积蓄,第三是在土地上冻之前深翻土壤,可以将土壤中的蝗虫卵翻出来寒冷的天气会帮我们杀死它们,第四是出苗后的经常除去杂草,保证土地的肥力完全被庄稼吸收,第五是保持土地水分,就是灌溉,改进和制造灌溉工具,第六是选育优良的种子。”张辽在后世虽然不是学农业的,但是鉴于袁先生杂交稻的轰轰烈烈,他也多少知道了一些粮食高产的影响因素,大致回忆了一下,就在这里说了出来。照张辽的想法,这些想法自然有枣祗这些专业人员去实现,咱是武将,随时要上战场的。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贫道。一边的张成和张新也听的直翻白眼,他们很清楚张辽不过是在忽悠人,因为他们一直跟在张辽身边,深知张辽从来没有过游历天下的经历。
“文远,能详细的说说吗。”相对与荀彧、程昱的一脑子浆糊,已经长期和屯田打交道的枣祗一脸的兴奋。
“好的。不过我这人不懂种地,以上的东西也是当年一时兴趣打听了一下,非常的笼统”
“无妨,无妨,大家一同参详参详。”
“好。”张辽调整了一下坐姿“我们一条条说。庄稼的植株密度就是指单棵庄稼的间距,这关系到庄稼的养分吸收和接受光照”
张辽的观点是在后世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汉朝,人们虽然数百年前就懂得兴修水利,却依然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思想,张辽的植株密度和粪便沤肥的方法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枣祗管理屯田已经一年有余,荀彧、程昱也都是博览群书之辈,这三人对张辽的柳条建议兴致盎然。四人讨论许久,最终由张辽提议建立试验田,用不同的方法耕种不同的土地,并对每块土地的进度进行详细的记录,在收割后挑选产量最高的土地的种植方法进行推广,张辽还建议利用商人收集各地的高产粮食的种子,来取代本地产量低的作物。
就这样,后世曹魏的农业研究院初现端倪,为曹魏政权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曹军在日后的征战中基本上也没有为粮草的供应操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