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百家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黎民怀:从化(今属广东)人,明代书画家,其诗、书、画,时称“三绝”
黎遂球:番禺(今广东广州)人,明代诗人,亦擅绘山水。
黎贯:明代从化人,正德年间进士,著有台中稿、西巡稿、传闽稿等文集。
黎淳:华容(今属湖北)人,明朝天顺年间进士第一,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黎简:1747~1799,清代诗人、画家。字简民,一字未裁,号二樵。顺德(今属广东)人。年轻时往来广东、广西间,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将赴廷试,因父丧未行,遂不复应试。一生未出仕,靠卖画、卖文及教馆为生。黎简善书画,工山水,是当时有相当声誉的画家。诗从学李贺、黄庭坚入手,刻意求新,极“峻拔清峭”(王昶湖海诗传)之致,能自树一格。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称:“其诗由山谷(黄庭坚)入杜,而取炼于大谢(灵运),取劲于昌黎(韩愈),取幽于长吉(李贺),取艳于玉溪(李商隐),取瘦于东野(孟郊),取僻于阆仙(贾岛)。锤焉凿焉,雕焉琢焉,于是成为其二樵之诗”他的记游、题赠之作较多。不少诗描绘了两广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如藤县、白马角、龙门滩、邕州、白鹤观登五龙潭上玉女峰、冲虚观至朱明洞、浴日亭、江南岸蕉园歌等。也有少数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如田中歌,反映少数民族的风习,如歌节、大排三十八韵等。著有五百四峰堂诗钞、五百四峰堂续集、药烟阁词钞,戏曲芙蓉亭等。
黎恂:1785~1863,字雪楼,晚号拙望,黎安理之子,遵义东乡禹门(今遵义县新舟区)人。清代文学家,淡于荣利,专心治学,尤长于诗。幼年好文,十数岁取秀才,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举于乡,十九年成进士,改知县,签发浙江,补桐乡知县。越五年,父死,奔丧回家,称病居家团馆授业。道光十四年(1834年),再次出仕,拣发云南代理平彝(今富源)、新平知县,补大姚知县,继又代理云县、玩江、沾益知县,后升东川府巧家厅同知。咸丰元年告老还乡,十数年谢世,卒年78岁。黎恂不以进士为读书之终,却以进士为读书之始。回乡奔丧之际,以养廉白银万两购置古籍秘本返遵,于沙滩居宅辟“锄经堂”陈列古籍,供族亲弟子攻读。其外甥郑珍及其门生莫友芝,得益于此处藏书,名满西南,称经学大师;子黎兆勋,侄黎庶著、黎庶蒸、黎庶昌、孙黎汝谦,均受益于此,以文学知名于世。遵义文化,风韵百年,源于沙滩,以询为先。
黎恺:1788~1842,字子元,一字雨耕,晚号石头山人。黎恂之弟。身体瘦弱却有悟性,诸子百家之书,一经过目即能抓住要领,记诵精粹章节。性格豪爽,有乃父遗风。清道光五年(1825年)举人。与长兄黎雪楼共被里人誉为黎氏双壁。48岁时以大挑二等选任教职,先后任大定(今大方)府学教授、印江县学和开州(今开阳)县学训导,卒于任上。黎恺一生清贫,工诗词,著有近溪山房诗抄、石头山人词抄、教余教子录等。
黎庶昌:贵州遵义人,清末散文家,曾为曾国藩僚属,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为出使日本大臣。论文推衍曾国藩之说,尊崇桐城派,作有拙尊园丛稿,编有读古文辞类纂。
迁徙分布
黎姓最早繁衍于古黎国之地,即今山西省黎城县一带。早在战国时,黎氏就有向外迁徙的。据黎氏族谱所载,战国时“黎氏之族或因官而处,或避难而居,于是西入梁(今属陕西)、益(今云南晋宁县),东向青、徐(今属山东、江苏),南迁交、广(今属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一带),北徙燕、冀(今属河北)”到汉朝时,黎姓还有迁居江西、湖南的。至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战乱,黎姓家族再次南迁,并在以后的时间里也主要繁衍迁徙于南方各地,浙江、福建也有黎氏迁居。宋、明以后,黎姓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但仍以南方分布最多。换言之,历史上,黎氏是我国较典型的一个南方姓氏。
sp; 黎民怀:从化(今属广东)人,明代书画家,其诗、书、画,时称“三绝”
黎遂球:番禺(今广东广州)人,明代诗人,亦擅绘山水。
黎贯:明代从化人,正德年间进士,著有台中稿、西巡稿、传闽稿等文集。
黎淳:华容(今属湖北)人,明朝天顺年间进士第一,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黎简:1747~1799,清代诗人、画家。字简民,一字未裁,号二樵。顺德(今属广东)人。年轻时往来广东、广西间,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将赴廷试,因父丧未行,遂不复应试。一生未出仕,靠卖画、卖文及教馆为生。黎简善书画,工山水,是当时有相当声誉的画家。诗从学李贺、黄庭坚入手,刻意求新,极“峻拔清峭”(王昶湖海诗传)之致,能自树一格。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称:“其诗由山谷(黄庭坚)入杜,而取炼于大谢(灵运),取劲于昌黎(韩愈),取幽于长吉(李贺),取艳于玉溪(李商隐),取瘦于东野(孟郊),取僻于阆仙(贾岛)。锤焉凿焉,雕焉琢焉,于是成为其二樵之诗”他的记游、题赠之作较多。不少诗描绘了两广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如藤县、白马角、龙门滩、邕州、白鹤观登五龙潭上玉女峰、冲虚观至朱明洞、浴日亭、江南岸蕉园歌等。也有少数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如田中歌,反映少数民族的风习,如歌节、大排三十八韵等。著有五百四峰堂诗钞、五百四峰堂续集、药烟阁词钞,戏曲芙蓉亭等。
黎恂:1785~1863,字雪楼,晚号拙望,黎安理之子,遵义东乡禹门(今遵义县新舟区)人。清代文学家,淡于荣利,专心治学,尤长于诗。幼年好文,十数岁取秀才,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举于乡,十九年成进士,改知县,签发浙江,补桐乡知县。越五年,父死,奔丧回家,称病居家团馆授业。道光十四年(1834年),再次出仕,拣发云南代理平彝(今富源)、新平知县,补大姚知县,继又代理云县、玩江、沾益知县,后升东川府巧家厅同知。咸丰元年告老还乡,十数年谢世,卒年78岁。黎恂不以进士为读书之终,却以进士为读书之始。回乡奔丧之际,以养廉白银万两购置古籍秘本返遵,于沙滩居宅辟“锄经堂”陈列古籍,供族亲弟子攻读。其外甥郑珍及其门生莫友芝,得益于此处藏书,名满西南,称经学大师;子黎兆勋,侄黎庶著、黎庶蒸、黎庶昌、孙黎汝谦,均受益于此,以文学知名于世。遵义文化,风韵百年,源于沙滩,以询为先。
黎恺:1788~1842,字子元,一字雨耕,晚号石头山人。黎恂之弟。身体瘦弱却有悟性,诸子百家之书,一经过目即能抓住要领,记诵精粹章节。性格豪爽,有乃父遗风。清道光五年(1825年)举人。与长兄黎雪楼共被里人誉为黎氏双壁。48岁时以大挑二等选任教职,先后任大定(今大方)府学教授、印江县学和开州(今开阳)县学训导,卒于任上。黎恺一生清贫,工诗词,著有近溪山房诗抄、石头山人词抄、教余教子录等。
黎庶昌:贵州遵义人,清末散文家,曾为曾国藩僚属,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为出使日本大臣。论文推衍曾国藩之说,尊崇桐城派,作有拙尊园丛稿,编有读古文辞类纂。
迁徙分布
黎姓最早繁衍于古黎国之地,即今山西省黎城县一带。早在战国时,黎氏就有向外迁徙的。据黎氏族谱所载,战国时“黎氏之族或因官而处,或避难而居,于是西入梁(今属陕西)、益(今云南晋宁县),东向青、徐(今属山东、江苏),南迁交、广(今属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一带),北徙燕、冀(今属河北)”到汉朝时,黎姓还有迁居江西、湖南的。至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战乱,黎姓家族再次南迁,并在以后的时间里也主要繁衍迁徙于南方各地,浙江、福建也有黎氏迁居。宋、明以后,黎姓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但仍以南方分布最多。换言之,历史上,黎氏是我国较典型的一个南方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