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百家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历史来源
1、出自颛顼高阳氏,以官名为氏。据姓纂记载:“尧时有掌庾大夫,以官命氏”望出顾川、新野。远古尧帝时代,有庾大夫安庆公(掌管露天粮仓的官名),他的子孙便以祖上官名为姓,相传姓庾。
2、亦出自以官名为氏。上古周朝时,管理粮仓的官员叫“庾廪”因为世代以此官职而有功,被赐予庾姓,其后代亦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庾。庾姓在两汉时代形成了颍川和新野两大郡望,而颍川庾姓最繁盛是当今庚姓中最大支派。
家族名人
庾后:明穆皇后庾氏。讳文君。左将军琛第三女也。后少以珪璋特异。令仪淑美。故中宗为肃宗纳焉。初为世子妃。仁和有礼。深见敬重。太宁元年六月立为皇后。策明穆皇后曰。正位闺房。以着协德之义。赠琛为车骑将军。母邱氏封安阳县君。从母荀氏永宣县君。后生显宗成皇帝。显宗即位。尊后曰皇太后。群臣奏、天子幼冲。宜依汉和熹皇后故事。后辞让数四。不得已。遂临朝摄万机。苏峻作逆。王师败绩。后以忧逼崩。时年三十三。
庾亮:字元规,东晋颖川鄢陵人。历仕东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功绩卓著,庾信博览群书,文集六朝大成,唐大诗圣杜甫赞他为:“庾信文章老更成”庾亮在哀江南赋中说:“我的祖先是掌庾大夫,承传于周朝,因为世代以此官职而有功,被赐予庾姓,到了汉代,经邦治国,以辅佐皇帝而受职当官。”自己虽然不是远古帝王的后裔,但祖先也很光彩,在昌盛了八百多年的周王朝就开始当官。
庾信:字子山,北周文学家,南阳新野人。曾担任北周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擅长写诗赋、骈文。善宫体诗,早期作品绮艳轻靡,文章绮丽,与徐陵齐名,为宫廷文学的代表,时称“徐庾体”晚年之作遂趋沉郁、萧瑟苍凉,并对当时社会动乱有所反映,以哀江南赋为最著。今传庾开府集、庾子山集均为后人所辑。他的父亲庾肩吾也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庾抱:润州江宁人。有学术,隋元德太子学士。高祖初起,隐太子引为陇西公府记室,文檄皆出其手。转太子舍人。集十卷,今存诗五首。
迁徙分布
(缺)庾姓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庾姓是古时水路运输的中转仓库,朝中掌管这些仓库的官员叫掌庾大夫。帝尧时,有的人世袭这一官职,后来就以官名为姓,称为庾氏。庾姓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随时代变迁而散居在中国各省市。古籍中有曹操为免于关云长杀害,恳求关云长将军熟读春秋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故事。汉代庾皮父子任教宫廷;庾胜昆仲戍守广东台岭横浦关,为纪其功,改名为大庾岭。魏、晋南北朝庾乘、庾嶷、庾遁、庾亮、庾翼、庾冰、庾文君、庾道怜是河南省颖川鄢陵人,庾肩吾、庾信是河南省南阳市新野人。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为族,经邦佐汉,用论道而当官”意思是说庾氏先祖在汉室任司空辅佐刘氏王朝,在立国治国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参与高层的经邦大政,坐朝论道。可见古代庾氏名人相继涌现,活跃在政界、文化界3000多年。庾亮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功绩卓著,庾信博览群书,文集六朝大成,唐大诗圣杜甫赞他为:“庾信文章老更成”庾氏当时誉为忠诚、廉洁名门望族。如今河南新野有庾会太守生祠和胡书之碑碣彰其德政。庾氏族人对社会发展是有贡献,在伟大的中华文化族中有其光辉夺目的一页而永垂于世。编撰庾氏志的庾裕良老人在书里写到,东晋初年,庾氏名将曾奉旨出使高丽,这就是在韩国扎根的庾氏要认的亲、溯的源。据韩国2001年11月1日人口统计,全国286个姓氏中庾氏位立97位,全国庾氏人口16802人。据中国2001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庾姓大约五万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少大学教授和广播、报纸、书刊竟然把“庾”字误作为庚、瘦、唐、廖。中国新华字典1972年以前版对“庾”字解释为“大庾岭”在广东、江西省交界的地方。1977年我在山西大学上学时曾写信给北京新华字典编辑部,要求加上了注解为“姓”当今,广西、湖南、江西、甘肃、山西、陕西、江苏、上海、云南等地都有庾姓的族裔。据广东庾氏志载,广东庾姓始祖是庚东旸,仕宋,于北宋元祐年间自南京来粤,任广南路经略安抚使,携眷导羊城。二世庚观,宋政和年间任广南东路提举,因见东莞山水秀丽,乃卜居东莞茶园(今茶山镇),并名其地为庾家坊。明洪武二十五(1392年)前后,八世孙庾德信携父由茶园庾家坊避祸迁居至谷涌(冲),后又分支到蚬涌企石村。(余略)
历史来源
1、出自颛顼高阳氏,以官名为氏。据姓纂记载:“尧时有掌庾大夫,以官命氏”望出顾川、新野。远古尧帝时代,有庾大夫安庆公(掌管露天粮仓的官名),他的子孙便以祖上官名为姓,相传姓庾。
2、亦出自以官名为氏。上古周朝时,管理粮仓的官员叫“庾廪”因为世代以此官职而有功,被赐予庾姓,其后代亦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庾。庾姓在两汉时代形成了颍川和新野两大郡望,而颍川庾姓最繁盛是当今庚姓中最大支派。
家族名人
庾后:明穆皇后庾氏。讳文君。左将军琛第三女也。后少以珪璋特异。令仪淑美。故中宗为肃宗纳焉。初为世子妃。仁和有礼。深见敬重。太宁元年六月立为皇后。策明穆皇后曰。正位闺房。以着协德之义。赠琛为车骑将军。母邱氏封安阳县君。从母荀氏永宣县君。后生显宗成皇帝。显宗即位。尊后曰皇太后。群臣奏、天子幼冲。宜依汉和熹皇后故事。后辞让数四。不得已。遂临朝摄万机。苏峻作逆。王师败绩。后以忧逼崩。时年三十三。
庾亮:字元规,东晋颖川鄢陵人。历仕东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功绩卓著,庾信博览群书,文集六朝大成,唐大诗圣杜甫赞他为:“庾信文章老更成”庾亮在哀江南赋中说:“我的祖先是掌庾大夫,承传于周朝,因为世代以此官职而有功,被赐予庾姓,到了汉代,经邦治国,以辅佐皇帝而受职当官。”自己虽然不是远古帝王的后裔,但祖先也很光彩,在昌盛了八百多年的周王朝就开始当官。
庾信:字子山,北周文学家,南阳新野人。曾担任北周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擅长写诗赋、骈文。善宫体诗,早期作品绮艳轻靡,文章绮丽,与徐陵齐名,为宫廷文学的代表,时称“徐庾体”晚年之作遂趋沉郁、萧瑟苍凉,并对当时社会动乱有所反映,以哀江南赋为最著。今传庾开府集、庾子山集均为后人所辑。他的父亲庾肩吾也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庾抱:润州江宁人。有学术,隋元德太子学士。高祖初起,隐太子引为陇西公府记室,文檄皆出其手。转太子舍人。集十卷,今存诗五首。
迁徙分布
(缺)庾姓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庾姓是古时水路运输的中转仓库,朝中掌管这些仓库的官员叫掌庾大夫。帝尧时,有的人世袭这一官职,后来就以官名为姓,称为庾氏。庾姓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随时代变迁而散居在中国各省市。古籍中有曹操为免于关云长杀害,恳求关云长将军熟读春秋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故事。汉代庾皮父子任教宫廷;庾胜昆仲戍守广东台岭横浦关,为纪其功,改名为大庾岭。魏、晋南北朝庾乘、庾嶷、庾遁、庾亮、庾翼、庾冰、庾文君、庾道怜是河南省颖川鄢陵人,庾肩吾、庾信是河南省南阳市新野人。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为族,经邦佐汉,用论道而当官”意思是说庾氏先祖在汉室任司空辅佐刘氏王朝,在立国治国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参与高层的经邦大政,坐朝论道。可见古代庾氏名人相继涌现,活跃在政界、文化界3000多年。庾亮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功绩卓著,庾信博览群书,文集六朝大成,唐大诗圣杜甫赞他为:“庾信文章老更成”庾氏当时誉为忠诚、廉洁名门望族。如今河南新野有庾会太守生祠和胡书之碑碣彰其德政。庾氏族人对社会发展是有贡献,在伟大的中华文化族中有其光辉夺目的一页而永垂于世。编撰庾氏志的庾裕良老人在书里写到,东晋初年,庾氏名将曾奉旨出使高丽,这就是在韩国扎根的庾氏要认的亲、溯的源。据韩国2001年11月1日人口统计,全国286个姓氏中庾氏位立97位,全国庾氏人口16802人。据中国2001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庾姓大约五万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少大学教授和广播、报纸、书刊竟然把“庾”字误作为庚、瘦、唐、廖。中国新华字典1972年以前版对“庾”字解释为“大庾岭”在广东、江西省交界的地方。1977年我在山西大学上学时曾写信给北京新华字典编辑部,要求加上了注解为“姓”当今,广西、湖南、江西、甘肃、山西、陕西、江苏、上海、云南等地都有庾姓的族裔。据广东庾氏志载,广东庾姓始祖是庚东旸,仕宋,于北宋元祐年间自南京来粤,任广南路经略安抚使,携眷导羊城。二世庚观,宋政和年间任广南东路提举,因见东莞山水秀丽,乃卜居东莞茶园(今茶山镇),并名其地为庾家坊。明洪武二十五(1392年)前后,八世孙庾德信携父由茶园庾家坊避祸迁居至谷涌(冲),后又分支到蚬涌企石村。(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