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汉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后哭泣着说:“皇上近日面容削瘦,脸色发黑。班侍中本来是大将军所推举的,应当对他宠爱有加,使他舆你能够更加亲近,以便更好地辅佐圣上。而应当把富平侯逐出朝廷。”皇上回答道:“是。”车骑将军王音听说之后,暗示丞相御史上书言明富平侯的罪过,皇上于是放逐张放为边都尉。后来皇上又把张放征召入朝,太后给皇上写信说:“以前所讲的尚未奏效,今天富平侯却又入朝,我岂能默然不语?”皇上谢罪道:“请允许我现在执行您的意旨。”当时许商为少府,师丹为光禄勋,皇上于是征引许商、师丹二人为光禄大夫,班伯升迁为水衡都尉,和两位老师一起仟侍中,他们的俸禄均为二千石。皇上每每入束宫朝见太后,班伯经常跟从在后;逢朝中有大事,一起被派往向公卿大臣宣示皇上的意图。皇上也逐渐厌倦游乐宴饮之事,重新学习经书,太后非常高兴。丞相方进又上书,富干侯张放最终被放逐于朝外。逢班伯病故,年方三十八岁,朝廷上下均感同情惋惜。
班脾学识渊博、才智出众,左将军史丹以贤良方正察举班谆,班砖通过应对制策而担任议郎,又升迁为谏大夫、右曹中郎将,与刘向一起典校中秘藏书。班脖常奏校书之事,得以受诏宫于天子面前读书。皇上器重他的才能,把中秘之书的副本赏赐给他。当时书不能出示于群下,即使束平思王以叔父的名誉索求太史公、诸子书,大将军仍告诉他说不可以。事见东平王传。班脖也是英年早逝,他的儿子叫班嗣,名显当世。
班稚年轻时任黄门郎中常侍,方正刚直洁身自好。成帝晚年,立定陶王为太子,屡次派遣中盾询问近臣们的意见,惟独班稚不敢冒昧作答。哀帝登基之后,贬班稚为西河属国都尉,迁任广平相。
王莽年轻时与班稚兄弟地位相近而且关系友善,如同事奉兄长一样对待班脖,像对待弟弟一样看待班稚。班脖去世后,王莽身穿丧服,送来丰厚的随葬品。平帝即位后,由太后临朝听政,王莽主持朝政,打算通过文教使天下太平,派遣使者分别到各地访查风俗,采集颂歌,但是班稚没有献上什么颂歌。琅邪太守公孙闳在公府大讲灾变,大司空甄丰派遣手下驰骑至两郡劝告官吏百姓衹讲祥瑞而不讲灾害,并上书弹劾公孙闳捏造不祥之事,班稚不讲瑞应,都是妒嫉圣政,均为左道。太后说道:“不宣扬美德,应与大言灾异的人处置不同。并且班健仔贤德,我同情可怜她的家族。”公孙闳单独被投下监狱处死。班稚大为恐惧,上书感恩谢罪,表示愿意归还相印,入朝为延陵园郎,太后允准。享受原有的俸禄度过一生。因此班氏家族在王莽时并不显达,也没有大灾难。
起初,成帝生性宽厚,能够听从直言,所以王音、翟方进等依照法度议论天子的过失,而刘向、杜邺、王章、朱云等人肆意冒犯皇上,因此上白皇帝的老师安昌侯,皇舅大将军诸兄弟以及公卿大夫、后宫外戚史、许等家有宠幸的,没有不被诋毁的。衹有谷永曾经说“建始、河平之际,许家、班家的显贵,倾动前朝,显著四方,赏赐无度,以致内府空虚,你们所受的恩宠已达到了极限,不可能再超过了;但如今后起之家所得到的宠幸,连上天都已无法享受到,比前边提到班、许之氏所受恩宠还要高出十倍。”谷永所言意在讥讽趟氏、李氏,对班家并没有非议。
班稚的儿子是班彪。班彪字叔皮,从小便和其堂兄班嗣一起学习。班氏家有皇上赐给的图书,而且府内财力丰厚,好学之士多从远方而来,父辈的朋友白扬雄以下没有不登门拜访的。
班嗣虽然学习儒学,但他崇尚老庄之学。桓生想借阅他的书籍,班嗣答覆说:“庄子那样的人,绝圣弃智,修炼生命保养真气,清静虚无不追求名利,归万物于自然,衹有师友之间相互影响,而不被世俗力量所役使。在山壑中垂钓,那么天下万物难以干扰他的心志;隐居在一小山之中,则天下万物不能改变他的安乐。不受圣人的束缚,不为人君爵禄所诱惑,放纵自己的躯体放任自己的心志,谈论的人难以给他命名,因此非常宝贵。如今你已经套上了仁义情谊的羁绊,已经系上了声名的缰锁,已经信服了周公、孔子的主张,传扬颜回、闵子骞的精华,已经受拘于世俗教化,又何必言用老、庄之大道而自炫耀?过去有个人到邯郸学人走路,并没有学成,反而忘掉了原来的走法,于是只好爬了回去!担心你也会那样,因此不把书借给你。”班嗣的立身行事发表言论就是这样。
班彪衹对圣人之道才倾尽心力。二十岁时,适逢王莽被减,光武帝在冀州即位。当时隗嚣据有陇西拥众自立,招集英雄俊杰,而公孙述在蜀漠称帝,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势力大的接连州郡,势力小的占据县邑。隗嚣问班彪道: “以前周朝灭亡,战国纷争,天下分裂,几代之后方才安定下来,难道战国之时的纵横之事还会在今el再次出现吗?将会有一个人承受天运代而兴起吗?希望先生能够评论一下。”班彪回答说:“周朝的兴衰与汉代不同。当初周朝设立五等爵位,使各诸侯国各自为政,王室衰微,而各诸侯国曰益强大,所以周朝末年出现了诸侯纷争之事,客观条件决定了这一切。汉代继承秦代的制度,并立郡县,人君有专制的威权,大臣没有成百年基业的权柄,到了成帝时,外戚专权,哀、平二帝短命,皇位三次没有人继承,危机是从上边出现的,而没有危及根基。所以虽然王氏的显贵,危及朝廷,能够窃夺皇位改立国号,但并不能得民心。因此登基之后,天下百姓没有不为汉室衰落而叹息的,十几年间,外扰内忧,各地纷纷揭竿而起,立国号的人遍地皆是,都自称是刘氏后人,未曾商量而语辞相同。如今拥有州城的英雄豪杰,都没有七国世代相承的基业的资本。诗经。大雅。皇矣中言:‘伟大的上天,俯视天下赫然甚明,监察众国,求人所定而授之。’如今百姓皆长歌短叹而思念汉朝,民心向汉,已经很清楚了。”隗嚣说: “先生所言周朝、汉朝之形势,甚是,至于仅是见到愚民们习惯了刘氏姓号的缘故,就以为汉室可以复兴,所论则显粗疏!过去秦失政权,刘季起兵于是得到天下,当时百姓又怎会知晓汉室呢!”班彪对隗嚣的言语深有感触,又哀叹他疯狂凶暴的行为难于止息,就着王命论来补救时难。那篇文章写道:当年帝尧禅让时说:“舜,天命预定你是统治的继承人。”舜也是按天命把天下挥让给了禹。至于稷、羿,都辅佐唐尧、虞舜,其荣光使四海之民受益,其美德泽及后世不绝,至于商汤、周武,拥有天下。虽然他们所处时代各异,更朝换代的方式不同,但他们都是上应天命下顺民心。因此刘氏上承帝尧之帝统,刘姓氏族世世代代,显名于史书。唐尧为火德,汉王朝也续接为火德,开始起兵于沛县的大泽,神母夜间号哭,以彰显赤帝的符应。就此而言,帝王的国统,一定要有明圣显懿的德行,丰功厚利世代累积的基业,然后精诚通达至于神明之处,流泽施加于百姓身上,所以能为鬼神所佑护,天下百姓都前来归附,从未见过没有一定的根基,功德不被记载,而能够崛起登上皇位的人。世俗之人见到高祖由一介平民兴起,但不能通晓其究竟,以为恰逢乱世,便能够拔剑奋起,游说之士甚至把争夺天i-比作追逐野鹿,运气好、手脚快就可以得到它,不知道帝王之权柄乃是天命,是不可以凭藉璁明武力得到的。可悲呀!这正是为什么世上有那么多乱臣贼子的原因。像这样,岂衹是昧于天道,而且不懂得人事。
那些饥饿流离的贱隶,饥寒交迫流浪于道路中的人,衹想有一件粗布的衣物,一点存粮,最大的愿望也不过一金,然而终于辗转死于沟壑之中。为什么?贫穷也是天命。更何况天子的尊贵,四海之富,神明之祚,怎么可以轻易占有呢?因此虽然巧逢时机,暗中取得权柄,勇如韩信、季布,强如项梁、项籍,圆滑如王莽,最终仍被烹杀斩首,剁成肉酱分裂肢体,又何况无名之辈,还远比不上上述诸人,却打算谋取天子之位。因此劣等的马匹不能奔驰千里之途,燕雀之类的鸟不能展翅高翔万里,椽、薄之材难承当栋梁的重任,器小之人难以主持帝王的大业。易经上讲“鼎折其足,覆洒公食”言其不能胜任其职。
秦朝末年,天下豪杰一起推举陈婴称王,陈婴的母亲劝止他说:“自从我嫁到陈家以来,你家世代贫贱,骤然间富贵起来不是吉祥的事情,不如把兵权委让他人,成事之后可稍受他的恩惠,事不成灾祸也有他人承担。”陈婴听从了他母亲的话,而陈氏得以平安无事。王陵的母亲也预见到项氏一定会灭亡,而刘氏将要兴盛起来。当时王陵为汉将,而他母亲被楚俘获,有汉使来到楚地,王陵的母亲见到之后,对他说:“希望你能告诉我的儿子,汉王有长者之风,一定能得到天下,让他小心事奉汉王,不要有贰心。”说完面对着漠使自杀而死,以坚定和鼓励王陵。后来天下果然归于汉室,王陵出任丞相并被封侯。她们以普通人的聪明才智,尚且能推究出事理的精微之处,探求祸福的关键,而且能保全宗族世代无忧,名垂青史,更何况大丈夫行事呢!因此穷困通达自有天命,吉祥不幸则在于个人!陈婴的母亲了解衰败的道理,王陵的母亲明晓兴起的缘由,审察这四点,帝王的名分就可以判断了。
至于高祖,他兴起有五方面的原因:一是帝尧的后裔,二是体貌多奇异,三是神武而有帝王之征兆,四是为人宽明而仁恕,五是善于知人善用。加上他待人诚信喜好谋略,善于听取他人建议,看到优点惟恐赶不上,任用他人如用己般信任不疑,采纳正确建议似高山流水般自然,顺应时势像万川归海一样一往无前;效仿周公吐哺之德,得以采用张良的计策;一改边让女子洗脚边接见来访者,才可得闻郦食其的高论;采纳了士兵刘敬的建议,割断对故土的怀恋之情而定都长安。仰慕四位隐逸老者的声名,忍痛割爱没有立戚夫人主子为太子;从普通士兵中起用韩信,于流亡人当中招纳了陈平,天下英雄竭尽己力,提出许多良策:这都是由于高祖有雄才大略,因此才成就帝王之业。至于那些吉祥灵验的征兆,也大概听说一二。起初刘媪怀高祖的时候梦见和神人相交合,雷电交加乌云翻滚,有龙蛇显形的奇异事情发生。等到高祖长大多有灵异之处,往往不同于常人,因此王媪、武负看到高祖醉后有龙附身,便把他所欠酒账一笔勾销。吕公见到高祖相貌奇特,就把女儿许配给他;秦始皇束游是为了镇伏那裹的天子之气,吕后望见天上的云气就知道高祖之所在。高祖当初受命迁往郦山路斩白蛇,向西进驻关中时金、木、水、火、土五星同景辰相聚。所以淮阴侯、留侯都说这是天命所授,而不是人力所为。
纵观古今之得失,考察行事之成败,考证历代帝王的兴衰,考查这五方面的因素,取舍如果和所处地位不相称,灵验的征兆不同于这种标准,如果贪图权力和财富,不安本分而妄图占据高位,自不量力,不知天命,则一定不能保家,不能颐养天年,遭遇如鼎折足一般的凶险,受到鈇铁诛杀的惩罚。英雄能真正明白这种道理而暗自醒悟,害怕因非分之举而遭到上天的谴责,高瞻远瞩,深思熟虑,采取王陵、陈婴清楚自己本分的做法,排除韩信、英布篡夺汉室的非分之想,不信征伐可得天下的妄语,明白帝王的权柄自有天授,不要贪求不可得之事,被王陵、陈婴两位母亲所耻笑,这样就会使福分延及子孙后代,能够永世享受天赐之福!知道隗嚣终究不会醒悟,于是躲避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赏识他高雅的操行,前去拜访,事事都和他商量。被举为茂才,出任徐令,因为生病辞去官职。以后屡次受到三公的征召。任官不苟得禄,因此所往之处,不合其意;作学问不为人所用,学识渊博而不俗陋;言辞不浮华,述而不作。
班彪有子叫班固,二十岁时父亲去世,他作幽通之赋,以陈述吉凶性命,来表明自己的心志。赋文写道:班氏奉是颛项的后裔,家世中叶在楚国显出赫赫神灵,楚亡后离开了故土,又雄据北方晋、代之地远扬声名。漠皇十世时官居高位,旌旗仪仗显耀在天子京城。王莽罪恶滔天几亡汉室,我父遇祸乱高歌远行,终于保全自己并为民做出表率,像上古仁人一样逃避时凶。懿美先祖多么贤善英明,穷困显达都能够救济黎民。可叹我自幼身孤势单力薄,恐怕要断送祖业而无路以成名,难道我身不足以营谋先人之业?我为家世衰微而深怀长恨。幽室隐居不尽长思,岁月悠悠而心绪渺远,不敢与有德行之人并肩比善,怕玷辱先祖而恪守善行。心魂常常与神灵交会,精诚往往发于深夜之中,睡梦中我登山远眺,仿佛看到了幽谷的神人,他手执葛万交给我,回望峻谷告诉我勿坠深渊。清晨醒来我仰卧冥思,心智朦胧未知吉凶。黄帝遥远我无人可问,只好臆度谶书臆猜于胸。书中说梦中登高遇神,将是道术遐通而不迷津。葛万缠连于穋木,歌咏南风是安乐的象征,心中恐惧如临深渊,乃知诗经。小雅中两篇诗的诫劝。梦境已经告诉我吉祥的象征,神明又给我以警戒。为什么不及早进仕以赶上同辈贤人,时光倏忽而逝不会再来。
虽承神灵训诫而且怀疑,久久盘桓而难以前进。祇有天地长久而无穷,孤苦的人生多么短暂。纷繁的世间险阻重重,奈何艰难太多智慧太少。上古圣贤遇纷难而能醒悟自拔,凡夫俗子岂能预先防止!当年卫叔武握发迎接他的哥哥成公,成公反而把他当作敌人射死。管仲弯弓要射死仇敌公子小白,桓公即位后竟命其为宰相。事物的变化是多么难以预料啊,谁能预测出它的终始!雍齿不满却最先受赏,丁公施恩惠反被杀戮;桌妃因为受宠而招致灾难,王徒仔由于忧伤而获得幸运。世事乖违竞至于此,塞北老翁却能够认识到祸福相倚的道理。单豹调理体内五脏却为猛虎所伤,张毅外修礼仪却发内热而死。有人说中庸之道可以使人免于灾难,可是颜回、冉有又都不得意。桀溺招引子路跟随自己,说孔子道也无济于世。子路不避纷纷乱世,终于在乱世中被杀。虽游学圣贤之门也未得救助,即使盖上肉醢又有何补益呢?过于刚强必遭凶险,免于祸乱还有赖于圣人之道;万物的生气皆发于根柢,根柢强壮才能枝叶茂盛。魍魉竟至责备影子,这都是未得大道的体现。
重黎昌明于高辛之时,楚国在长江一带称强;秦国由于伯益而扬威于六国;齐国因三礼而兴盛。求仁得仁何其诚信,仰枧天道亦同法理。商纣暴虐杀害三仁,周武王得五位三所故成天子;骊姬残酷致使孝子身亡,晋文公龙年出行而于虎年归国;周武王还师终成天命,重耳醉行正与天命相合。神龙流涎于夏帝王廷,经过三代竟亡周国。汉宣帝宫中有雌鸡化雄,过了五世终酿成灾祸。
天道悠悠而人世短暂,邈远冥然不可尽知,必须藉助卜筮而谋诸鬼神,藉此以穷古今通幽微。陈完少年时占卜得知将来必占有齐国,史书上有周公用龟甲占卦的记载。周宣王、曹伯阳都在下人的梦境中预示了他们的兴败,鲁成公、卫灵公是在铭谣中预示了谧名。叔向的母亲听到伯石的哭声而知道他是亡晋之人,许负从周亚夫脸部的纹理看出他以后必定会饿死。大道浑然一体而成于自然,道术虽分派歧流其发源却相同。神明先于人心而注定命运,命运随着人的行为而变化。世事如瀚流滚滚没有止息,人生的祸福遭遇时有赢亏。乐氏三代本是一脉相承,虽世代变化却不差半点报应。洞悉天道幽微纷乱,因此众人迷惑不醒。庄周、贾谊思想狂诞惑乱,宣扬齐生死、一祸福的理论。高谈阔论而违反本心,实际上是怕作牺牛和鹏鸟。
可贵的是圣人的至理名言啊,顺应天性而且以道义为决断的依据。富贵是人之所欲但不合道义君子不敢呀,死亡是人所厌恶的但若因守道而死则不逃避。守道恒一不持两端呵,立心轻虑不为物欲所累。三位仁人行事虽异但同致于仁呀,伯夷、柳下惠去留有别而同得美名。段干木安卧居室而保卫了魏国,申包胥双脚磨出了厚茧才保存了楚国。纪信焚身来保卫皇上啊,四皓坚守操节而不迷惑。就是草木也有类别的划分,人能实践仁义之道则必得荣名。人死后应该声名不朽啊,这是先哲遵循的正道。
观天网恢弘包容万象,实是辅助诚信保护善良,谋求先圣的济世之道,有德的人必有志同道合的友人,诚信的人一定会得到别人的辅助。虞舜的韶乐优美引的凤凰来朝,干百年后还使孔子听而忘味。素王文章彰显礼仪而招来麒麟,汉朝于异代加以追谧追封。精神能与神通则可感动万物呵,神动气运而能达到微妙的境界。养由基搭弓转目猿猴即号叫哇,李广箭发而石开。不是至诚如何能通灵感物呢,如果没有实效谁又会相信!掌握了矢射这样的小技还能感应于猿石,何况执着于大道呢!
自孔子、太颢直到今天,经纬天道有多少先哲圣贤。朝闻大道傍晚就死去也可以,还可以忘了自己遣弃躯骸。如果能像彭祖、老聃一样长寿,我将告诉来者以幽通之情。
乱日:天造万物于冥昧之中,并确定他们的性命呵,恢复本心弘扬大道呀,衹有圣贤才可以做到呀。天地之元气运动万物,周流而不停息呀,保全自己并留下美名,为民众的表率呵。舍生取义,去实践大道啊,为外物所天而忧伤不已,那是莫大的耻辱和痛苦呵!守死善道不染流俗,又怎么会变色呢?守道通幽,则几于神明啊!永平年间班固为郎,负责校雠皇家藏书,一味专心于博学,以著述为业。有人讥笑说这没有什么实际功用,同时又感到东方朔、扬雄等自以为没有遇到苏秦、张仪、范雎、蔡泽生活的时代,而没有用堂堂正正的道理去说服对方,表明君子的操守,故聊且答覆一下那些讥笑者。那篇文章写道:宾客嘲笑主人道:“听说圣人有确定不移的言论,贤士有不改变的职分,也衹是崇尚名声。因此上圣要树立德业,其次要建立功勋。德业不会在死后才特别兴盛,功勋若不合时宜也不会彰显,因此圣人的立身行事,忙忙碌碌,来去匆匆。孔子坐着待不到席子温暖,墨子安居也等不到烟囱被熏黑。由此推论,施行道德是先哲的首要任务,着述衹是前贤的小事而已。如今你有幸生在圣明的时代,身着宽衣博带,在外边有美好的声誉,内则有很高的修养道德,而且又有很好的文采,已经很长时间了。却始终没有昂首伸尾,奋翼振鳞,超于污泥之外,腾于风云之上,使人看到影子就骇怕,听到响声就震恐。徒然陶醉于头枕经典,身卧书籍,让自己委屈于破庐旧舍,上没有人援引,下无依靠。惟独肆意冥想宇宙之外,精心思考于细微之中,专心致志于默默记诵,经年累月。然而,才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发挥出来,功用不能贡献于当代,即使纵横辩论如波涛汹涌,铺张辞藻似春花怒放,仍是无益于考评政绩。想来还是考虑很快可以见效的办法,采取能赢得朝野赏识的手段,使自己活着时有显赫的声名,死后有美好的谧号,不也是更高明吗?”
主人悠然而笑道: “像客人的议论,正是所谓衹看到势利的表面,却没有认识到道德的功效,守住屋子角落的微弱灯光,没有仰头看到天空中灿烂的太阳。从前王道荒废,周朝失去了王权,诸侯争霸,列国角逐,七雄相争,分裂中原,龙争虎斗。游说之徒,奔走游说,并起而救之,其余像疾风一样追随诸侯,而显赫一时的人,更是不可胜数。在那个时候,各逞其能,铅刀都能发挥作用,因此鲁仲连发一箭而破敌,受千金而辞谢,虞卿一转眼便抛弃相位。那种随口唱出的歌曲,悦耳的声音,用乐律的标准来衡量,却是淫邪轻佻,不堪入耳的,并不是韶、夏一样的音乐;那种顺应形势合于时变,偶然契合时机,但到社会风气改变之后,便抵触而不通的道术,不是君子的原则。至于合纵之人纠合众国,连横之徒拆散联盟,逃亡他国夸夸其谈,流浪异邦振振有词,商鞅身怀帝道王道和霸道去投奔秦孝公,李斯高谈时务来取悦秦始皇,他们都是趁着有利的时机,遭逢动乱的局势,依靠侥幸利用邪术来求一时之富贵,早晨茂盛,傍晚便凋零,富贵尚未看上一眼,灾祸就已临头,歹徒还因此白悔,更何况是正人君子呢,又岂能利用这些办法?并且功业不可以凭虚伪建成,名声不可以靠诈伪树立,韩非巧设辩辞而讨好君主,吕不韦施行诈术以金钱购得权力。说难等篇章写成了,韩非也被囚禁;秦即位之后,吕不韦的家族也被诛灭。因此孔子张扬富贵如浮云的志气,孟轲修养至大至刚的正气,他们难道是乐于为迂阔的言论吗?而是因为正道是不可以怀疑的。如今大汉肃清天下,除去危险平服四方。强化国纪,弘扬皇纲,基业比伏羲、神农还深厚,规模比黄帝、唐尧还广大;大汉统治天下,它普照百姓如阳光,监视人民如神灵,宽容黎民似大海,养育苍生像春天。所以普天之下,没有不同源共流,沐浴在广博深远的德泽之中,享受太平幸福,如枝附于树,叶着于枝,好比是草木生长于山林,鸟鱼生活于山川i河泽之中,适应气候就繁殖,不合季节就零落,效法天地而普施化育,难道是人力的厚彼薄此吗?现在你生活在太平盛世却谈论战国的事情,被传闻迷惑而怀疑眼见的事实,想以土丘的标准去度泰山,想以细流的深度去测量深渊,也是不合道理的。”
宾客说:“商鞅、李斯那些人,是周末乱世的恶人,关于他们的命运我已经知道了。冒昧地问一下,上古的士人,那些处世行道,辅世成名,为后人所称道的,是默默地终其一生吗?”
主人说:“怎么能是那样的呢!从前皋陶为虞舜谋划,箕子为周王提供咨询,他们的言论达于帝王的功业,他们的谋划合于圣人神灵的旨意;商代的傅说通过托梦从而在傅岩发迹,周代的吕望因为文王的占卜而在渭河之滨被起用,齐国的宁戚在大路上慷慨高歌,漠代的张良在下邳河岸得到兵书,这些都是等待天命凭神灵交结,并不是靠言语取得信任的,所以能够提出一定能被采用的策略,建立永垂不朽的功勋。近代陆买悠闲自在,新语从而诞生;董仲舒讲学,在儒林中发扬学术;刘向典校群书,梳理古代的传闻;扬雄深思,撰写了法言、大玄经,都符合当代帝王的要求,也都是深究古代圣人言论的精微深奥,徘徊于学术道义的领域,逗留在书籍之中,以保全他们的本质并发扬他们的文采,行事接近于圣德之人,声名显著于后人,难道他们不是先哲的继起之人吗?像伯夷在首阳山的高尚行为,柳下惠贬抑志气于仕途,颜回非常满足于箪食瓢饮的生活,孔子作春秋至西狩获麟而止,声名充盈于天地之间,真可谓我们这些人的师表呀。并且我听说过:一阴一阳,天地之道;文质兼备,是王道的纲常;有同有异,是圣哲的常理。因此说:“谨慎遵循自己的志向,保持上天的符命,听凭命运的支配,谨守自己的本分,体察圣道的精妙,神明观察到以后必会佑护,名声也一定会永远保持。宾客你没有听说过和氏的美玉藏于荆山的石头当中,随侯的明珠藏在蚌壳裹吗?历代人都没见到过,便不知道其中包含着光采,可以发射光辉,因而耽搁千年才能流出夜光。飞龙藏于污水之中,连鱼鳖都狎侮它,而看不出它可以奋发灵德,汇合风云,腾跃高空,而蹲踞苍天。所以那盘伏污泥而能飞腾天际的道理,是飞龙的玄妙;开始轻贱而后来尊贵的道理,是和氏璧、随侯 珠的珍奇;起初隐晦而曰后彰显的道理,是君子的本质。像伯牙、师旷对于音乐能静心倾听,离娄对于一分一毫都能仔细审视;逢蒙精于张弓射箭之术,公输班巧于斧斤的制作,王良、伯乐对于驭马、相马有卓越的才能,乌获可以力举千钩;医稣、扁鹊精于针石医术,计研、桑弘羊工于计算和经营。我也不能胜任各种专技而列于他们之中,所以安心作一个文人著书立说以白娱。”量
后哭泣着说:“皇上近日面容削瘦,脸色发黑。班侍中本来是大将军所推举的,应当对他宠爱有加,使他舆你能够更加亲近,以便更好地辅佐圣上。而应当把富平侯逐出朝廷。”皇上回答道:“是。”车骑将军王音听说之后,暗示丞相御史上书言明富平侯的罪过,皇上于是放逐张放为边都尉。后来皇上又把张放征召入朝,太后给皇上写信说:“以前所讲的尚未奏效,今天富平侯却又入朝,我岂能默然不语?”皇上谢罪道:“请允许我现在执行您的意旨。”当时许商为少府,师丹为光禄勋,皇上于是征引许商、师丹二人为光禄大夫,班伯升迁为水衡都尉,和两位老师一起仟侍中,他们的俸禄均为二千石。皇上每每入束宫朝见太后,班伯经常跟从在后;逢朝中有大事,一起被派往向公卿大臣宣示皇上的意图。皇上也逐渐厌倦游乐宴饮之事,重新学习经书,太后非常高兴。丞相方进又上书,富干侯张放最终被放逐于朝外。逢班伯病故,年方三十八岁,朝廷上下均感同情惋惜。
班脾学识渊博、才智出众,左将军史丹以贤良方正察举班谆,班砖通过应对制策而担任议郎,又升迁为谏大夫、右曹中郎将,与刘向一起典校中秘藏书。班脖常奏校书之事,得以受诏宫于天子面前读书。皇上器重他的才能,把中秘之书的副本赏赐给他。当时书不能出示于群下,即使束平思王以叔父的名誉索求太史公、诸子书,大将军仍告诉他说不可以。事见东平王传。班脖也是英年早逝,他的儿子叫班嗣,名显当世。
班稚年轻时任黄门郎中常侍,方正刚直洁身自好。成帝晚年,立定陶王为太子,屡次派遣中盾询问近臣们的意见,惟独班稚不敢冒昧作答。哀帝登基之后,贬班稚为西河属国都尉,迁任广平相。
王莽年轻时与班稚兄弟地位相近而且关系友善,如同事奉兄长一样对待班脖,像对待弟弟一样看待班稚。班脖去世后,王莽身穿丧服,送来丰厚的随葬品。平帝即位后,由太后临朝听政,王莽主持朝政,打算通过文教使天下太平,派遣使者分别到各地访查风俗,采集颂歌,但是班稚没有献上什么颂歌。琅邪太守公孙闳在公府大讲灾变,大司空甄丰派遣手下驰骑至两郡劝告官吏百姓衹讲祥瑞而不讲灾害,并上书弹劾公孙闳捏造不祥之事,班稚不讲瑞应,都是妒嫉圣政,均为左道。太后说道:“不宣扬美德,应与大言灾异的人处置不同。并且班健仔贤德,我同情可怜她的家族。”公孙闳单独被投下监狱处死。班稚大为恐惧,上书感恩谢罪,表示愿意归还相印,入朝为延陵园郎,太后允准。享受原有的俸禄度过一生。因此班氏家族在王莽时并不显达,也没有大灾难。
起初,成帝生性宽厚,能够听从直言,所以王音、翟方进等依照法度议论天子的过失,而刘向、杜邺、王章、朱云等人肆意冒犯皇上,因此上白皇帝的老师安昌侯,皇舅大将军诸兄弟以及公卿大夫、后宫外戚史、许等家有宠幸的,没有不被诋毁的。衹有谷永曾经说“建始、河平之际,许家、班家的显贵,倾动前朝,显著四方,赏赐无度,以致内府空虚,你们所受的恩宠已达到了极限,不可能再超过了;但如今后起之家所得到的宠幸,连上天都已无法享受到,比前边提到班、许之氏所受恩宠还要高出十倍。”谷永所言意在讥讽趟氏、李氏,对班家并没有非议。
班稚的儿子是班彪。班彪字叔皮,从小便和其堂兄班嗣一起学习。班氏家有皇上赐给的图书,而且府内财力丰厚,好学之士多从远方而来,父辈的朋友白扬雄以下没有不登门拜访的。
班嗣虽然学习儒学,但他崇尚老庄之学。桓生想借阅他的书籍,班嗣答覆说:“庄子那样的人,绝圣弃智,修炼生命保养真气,清静虚无不追求名利,归万物于自然,衹有师友之间相互影响,而不被世俗力量所役使。在山壑中垂钓,那么天下万物难以干扰他的心志;隐居在一小山之中,则天下万物不能改变他的安乐。不受圣人的束缚,不为人君爵禄所诱惑,放纵自己的躯体放任自己的心志,谈论的人难以给他命名,因此非常宝贵。如今你已经套上了仁义情谊的羁绊,已经系上了声名的缰锁,已经信服了周公、孔子的主张,传扬颜回、闵子骞的精华,已经受拘于世俗教化,又何必言用老、庄之大道而自炫耀?过去有个人到邯郸学人走路,并没有学成,反而忘掉了原来的走法,于是只好爬了回去!担心你也会那样,因此不把书借给你。”班嗣的立身行事发表言论就是这样。
班彪衹对圣人之道才倾尽心力。二十岁时,适逢王莽被减,光武帝在冀州即位。当时隗嚣据有陇西拥众自立,招集英雄俊杰,而公孙述在蜀漠称帝,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势力大的接连州郡,势力小的占据县邑。隗嚣问班彪道: “以前周朝灭亡,战国纷争,天下分裂,几代之后方才安定下来,难道战国之时的纵横之事还会在今el再次出现吗?将会有一个人承受天运代而兴起吗?希望先生能够评论一下。”班彪回答说:“周朝的兴衰与汉代不同。当初周朝设立五等爵位,使各诸侯国各自为政,王室衰微,而各诸侯国曰益强大,所以周朝末年出现了诸侯纷争之事,客观条件决定了这一切。汉代继承秦代的制度,并立郡县,人君有专制的威权,大臣没有成百年基业的权柄,到了成帝时,外戚专权,哀、平二帝短命,皇位三次没有人继承,危机是从上边出现的,而没有危及根基。所以虽然王氏的显贵,危及朝廷,能够窃夺皇位改立国号,但并不能得民心。因此登基之后,天下百姓没有不为汉室衰落而叹息的,十几年间,外扰内忧,各地纷纷揭竿而起,立国号的人遍地皆是,都自称是刘氏后人,未曾商量而语辞相同。如今拥有州城的英雄豪杰,都没有七国世代相承的基业的资本。诗经。大雅。皇矣中言:‘伟大的上天,俯视天下赫然甚明,监察众国,求人所定而授之。’如今百姓皆长歌短叹而思念汉朝,民心向汉,已经很清楚了。”隗嚣说: “先生所言周朝、汉朝之形势,甚是,至于仅是见到愚民们习惯了刘氏姓号的缘故,就以为汉室可以复兴,所论则显粗疏!过去秦失政权,刘季起兵于是得到天下,当时百姓又怎会知晓汉室呢!”班彪对隗嚣的言语深有感触,又哀叹他疯狂凶暴的行为难于止息,就着王命论来补救时难。那篇文章写道:当年帝尧禅让时说:“舜,天命预定你是统治的继承人。”舜也是按天命把天下挥让给了禹。至于稷、羿,都辅佐唐尧、虞舜,其荣光使四海之民受益,其美德泽及后世不绝,至于商汤、周武,拥有天下。虽然他们所处时代各异,更朝换代的方式不同,但他们都是上应天命下顺民心。因此刘氏上承帝尧之帝统,刘姓氏族世世代代,显名于史书。唐尧为火德,汉王朝也续接为火德,开始起兵于沛县的大泽,神母夜间号哭,以彰显赤帝的符应。就此而言,帝王的国统,一定要有明圣显懿的德行,丰功厚利世代累积的基业,然后精诚通达至于神明之处,流泽施加于百姓身上,所以能为鬼神所佑护,天下百姓都前来归附,从未见过没有一定的根基,功德不被记载,而能够崛起登上皇位的人。世俗之人见到高祖由一介平民兴起,但不能通晓其究竟,以为恰逢乱世,便能够拔剑奋起,游说之士甚至把争夺天i-比作追逐野鹿,运气好、手脚快就可以得到它,不知道帝王之权柄乃是天命,是不可以凭藉璁明武力得到的。可悲呀!这正是为什么世上有那么多乱臣贼子的原因。像这样,岂衹是昧于天道,而且不懂得人事。
那些饥饿流离的贱隶,饥寒交迫流浪于道路中的人,衹想有一件粗布的衣物,一点存粮,最大的愿望也不过一金,然而终于辗转死于沟壑之中。为什么?贫穷也是天命。更何况天子的尊贵,四海之富,神明之祚,怎么可以轻易占有呢?因此虽然巧逢时机,暗中取得权柄,勇如韩信、季布,强如项梁、项籍,圆滑如王莽,最终仍被烹杀斩首,剁成肉酱分裂肢体,又何况无名之辈,还远比不上上述诸人,却打算谋取天子之位。因此劣等的马匹不能奔驰千里之途,燕雀之类的鸟不能展翅高翔万里,椽、薄之材难承当栋梁的重任,器小之人难以主持帝王的大业。易经上讲“鼎折其足,覆洒公食”言其不能胜任其职。
秦朝末年,天下豪杰一起推举陈婴称王,陈婴的母亲劝止他说:“自从我嫁到陈家以来,你家世代贫贱,骤然间富贵起来不是吉祥的事情,不如把兵权委让他人,成事之后可稍受他的恩惠,事不成灾祸也有他人承担。”陈婴听从了他母亲的话,而陈氏得以平安无事。王陵的母亲也预见到项氏一定会灭亡,而刘氏将要兴盛起来。当时王陵为汉将,而他母亲被楚俘获,有汉使来到楚地,王陵的母亲见到之后,对他说:“希望你能告诉我的儿子,汉王有长者之风,一定能得到天下,让他小心事奉汉王,不要有贰心。”说完面对着漠使自杀而死,以坚定和鼓励王陵。后来天下果然归于汉室,王陵出任丞相并被封侯。她们以普通人的聪明才智,尚且能推究出事理的精微之处,探求祸福的关键,而且能保全宗族世代无忧,名垂青史,更何况大丈夫行事呢!因此穷困通达自有天命,吉祥不幸则在于个人!陈婴的母亲了解衰败的道理,王陵的母亲明晓兴起的缘由,审察这四点,帝王的名分就可以判断了。
至于高祖,他兴起有五方面的原因:一是帝尧的后裔,二是体貌多奇异,三是神武而有帝王之征兆,四是为人宽明而仁恕,五是善于知人善用。加上他待人诚信喜好谋略,善于听取他人建议,看到优点惟恐赶不上,任用他人如用己般信任不疑,采纳正确建议似高山流水般自然,顺应时势像万川归海一样一往无前;效仿周公吐哺之德,得以采用张良的计策;一改边让女子洗脚边接见来访者,才可得闻郦食其的高论;采纳了士兵刘敬的建议,割断对故土的怀恋之情而定都长安。仰慕四位隐逸老者的声名,忍痛割爱没有立戚夫人主子为太子;从普通士兵中起用韩信,于流亡人当中招纳了陈平,天下英雄竭尽己力,提出许多良策:这都是由于高祖有雄才大略,因此才成就帝王之业。至于那些吉祥灵验的征兆,也大概听说一二。起初刘媪怀高祖的时候梦见和神人相交合,雷电交加乌云翻滚,有龙蛇显形的奇异事情发生。等到高祖长大多有灵异之处,往往不同于常人,因此王媪、武负看到高祖醉后有龙附身,便把他所欠酒账一笔勾销。吕公见到高祖相貌奇特,就把女儿许配给他;秦始皇束游是为了镇伏那裹的天子之气,吕后望见天上的云气就知道高祖之所在。高祖当初受命迁往郦山路斩白蛇,向西进驻关中时金、木、水、火、土五星同景辰相聚。所以淮阴侯、留侯都说这是天命所授,而不是人力所为。
纵观古今之得失,考察行事之成败,考证历代帝王的兴衰,考查这五方面的因素,取舍如果和所处地位不相称,灵验的征兆不同于这种标准,如果贪图权力和财富,不安本分而妄图占据高位,自不量力,不知天命,则一定不能保家,不能颐养天年,遭遇如鼎折足一般的凶险,受到鈇铁诛杀的惩罚。英雄能真正明白这种道理而暗自醒悟,害怕因非分之举而遭到上天的谴责,高瞻远瞩,深思熟虑,采取王陵、陈婴清楚自己本分的做法,排除韩信、英布篡夺汉室的非分之想,不信征伐可得天下的妄语,明白帝王的权柄自有天授,不要贪求不可得之事,被王陵、陈婴两位母亲所耻笑,这样就会使福分延及子孙后代,能够永世享受天赐之福!知道隗嚣终究不会醒悟,于是躲避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赏识他高雅的操行,前去拜访,事事都和他商量。被举为茂才,出任徐令,因为生病辞去官职。以后屡次受到三公的征召。任官不苟得禄,因此所往之处,不合其意;作学问不为人所用,学识渊博而不俗陋;言辞不浮华,述而不作。
班彪有子叫班固,二十岁时父亲去世,他作幽通之赋,以陈述吉凶性命,来表明自己的心志。赋文写道:班氏奉是颛项的后裔,家世中叶在楚国显出赫赫神灵,楚亡后离开了故土,又雄据北方晋、代之地远扬声名。漠皇十世时官居高位,旌旗仪仗显耀在天子京城。王莽罪恶滔天几亡汉室,我父遇祸乱高歌远行,终于保全自己并为民做出表率,像上古仁人一样逃避时凶。懿美先祖多么贤善英明,穷困显达都能够救济黎民。可叹我自幼身孤势单力薄,恐怕要断送祖业而无路以成名,难道我身不足以营谋先人之业?我为家世衰微而深怀长恨。幽室隐居不尽长思,岁月悠悠而心绪渺远,不敢与有德行之人并肩比善,怕玷辱先祖而恪守善行。心魂常常与神灵交会,精诚往往发于深夜之中,睡梦中我登山远眺,仿佛看到了幽谷的神人,他手执葛万交给我,回望峻谷告诉我勿坠深渊。清晨醒来我仰卧冥思,心智朦胧未知吉凶。黄帝遥远我无人可问,只好臆度谶书臆猜于胸。书中说梦中登高遇神,将是道术遐通而不迷津。葛万缠连于穋木,歌咏南风是安乐的象征,心中恐惧如临深渊,乃知诗经。小雅中两篇诗的诫劝。梦境已经告诉我吉祥的象征,神明又给我以警戒。为什么不及早进仕以赶上同辈贤人,时光倏忽而逝不会再来。
虽承神灵训诫而且怀疑,久久盘桓而难以前进。祇有天地长久而无穷,孤苦的人生多么短暂。纷繁的世间险阻重重,奈何艰难太多智慧太少。上古圣贤遇纷难而能醒悟自拔,凡夫俗子岂能预先防止!当年卫叔武握发迎接他的哥哥成公,成公反而把他当作敌人射死。管仲弯弓要射死仇敌公子小白,桓公即位后竟命其为宰相。事物的变化是多么难以预料啊,谁能预测出它的终始!雍齿不满却最先受赏,丁公施恩惠反被杀戮;桌妃因为受宠而招致灾难,王徒仔由于忧伤而获得幸运。世事乖违竞至于此,塞北老翁却能够认识到祸福相倚的道理。单豹调理体内五脏却为猛虎所伤,张毅外修礼仪却发内热而死。有人说中庸之道可以使人免于灾难,可是颜回、冉有又都不得意。桀溺招引子路跟随自己,说孔子道也无济于世。子路不避纷纷乱世,终于在乱世中被杀。虽游学圣贤之门也未得救助,即使盖上肉醢又有何补益呢?过于刚强必遭凶险,免于祸乱还有赖于圣人之道;万物的生气皆发于根柢,根柢强壮才能枝叶茂盛。魍魉竟至责备影子,这都是未得大道的体现。
重黎昌明于高辛之时,楚国在长江一带称强;秦国由于伯益而扬威于六国;齐国因三礼而兴盛。求仁得仁何其诚信,仰枧天道亦同法理。商纣暴虐杀害三仁,周武王得五位三所故成天子;骊姬残酷致使孝子身亡,晋文公龙年出行而于虎年归国;周武王还师终成天命,重耳醉行正与天命相合。神龙流涎于夏帝王廷,经过三代竟亡周国。汉宣帝宫中有雌鸡化雄,过了五世终酿成灾祸。
天道悠悠而人世短暂,邈远冥然不可尽知,必须藉助卜筮而谋诸鬼神,藉此以穷古今通幽微。陈完少年时占卜得知将来必占有齐国,史书上有周公用龟甲占卦的记载。周宣王、曹伯阳都在下人的梦境中预示了他们的兴败,鲁成公、卫灵公是在铭谣中预示了谧名。叔向的母亲听到伯石的哭声而知道他是亡晋之人,许负从周亚夫脸部的纹理看出他以后必定会饿死。大道浑然一体而成于自然,道术虽分派歧流其发源却相同。神明先于人心而注定命运,命运随着人的行为而变化。世事如瀚流滚滚没有止息,人生的祸福遭遇时有赢亏。乐氏三代本是一脉相承,虽世代变化却不差半点报应。洞悉天道幽微纷乱,因此众人迷惑不醒。庄周、贾谊思想狂诞惑乱,宣扬齐生死、一祸福的理论。高谈阔论而违反本心,实际上是怕作牺牛和鹏鸟。
可贵的是圣人的至理名言啊,顺应天性而且以道义为决断的依据。富贵是人之所欲但不合道义君子不敢呀,死亡是人所厌恶的但若因守道而死则不逃避。守道恒一不持两端呵,立心轻虑不为物欲所累。三位仁人行事虽异但同致于仁呀,伯夷、柳下惠去留有别而同得美名。段干木安卧居室而保卫了魏国,申包胥双脚磨出了厚茧才保存了楚国。纪信焚身来保卫皇上啊,四皓坚守操节而不迷惑。就是草木也有类别的划分,人能实践仁义之道则必得荣名。人死后应该声名不朽啊,这是先哲遵循的正道。
观天网恢弘包容万象,实是辅助诚信保护善良,谋求先圣的济世之道,有德的人必有志同道合的友人,诚信的人一定会得到别人的辅助。虞舜的韶乐优美引的凤凰来朝,干百年后还使孔子听而忘味。素王文章彰显礼仪而招来麒麟,汉朝于异代加以追谧追封。精神能与神通则可感动万物呵,神动气运而能达到微妙的境界。养由基搭弓转目猿猴即号叫哇,李广箭发而石开。不是至诚如何能通灵感物呢,如果没有实效谁又会相信!掌握了矢射这样的小技还能感应于猿石,何况执着于大道呢!
自孔子、太颢直到今天,经纬天道有多少先哲圣贤。朝闻大道傍晚就死去也可以,还可以忘了自己遣弃躯骸。如果能像彭祖、老聃一样长寿,我将告诉来者以幽通之情。
乱日:天造万物于冥昧之中,并确定他们的性命呵,恢复本心弘扬大道呀,衹有圣贤才可以做到呀。天地之元气运动万物,周流而不停息呀,保全自己并留下美名,为民众的表率呵。舍生取义,去实践大道啊,为外物所天而忧伤不已,那是莫大的耻辱和痛苦呵!守死善道不染流俗,又怎么会变色呢?守道通幽,则几于神明啊!永平年间班固为郎,负责校雠皇家藏书,一味专心于博学,以著述为业。有人讥笑说这没有什么实际功用,同时又感到东方朔、扬雄等自以为没有遇到苏秦、张仪、范雎、蔡泽生活的时代,而没有用堂堂正正的道理去说服对方,表明君子的操守,故聊且答覆一下那些讥笑者。那篇文章写道:宾客嘲笑主人道:“听说圣人有确定不移的言论,贤士有不改变的职分,也衹是崇尚名声。因此上圣要树立德业,其次要建立功勋。德业不会在死后才特别兴盛,功勋若不合时宜也不会彰显,因此圣人的立身行事,忙忙碌碌,来去匆匆。孔子坐着待不到席子温暖,墨子安居也等不到烟囱被熏黑。由此推论,施行道德是先哲的首要任务,着述衹是前贤的小事而已。如今你有幸生在圣明的时代,身着宽衣博带,在外边有美好的声誉,内则有很高的修养道德,而且又有很好的文采,已经很长时间了。却始终没有昂首伸尾,奋翼振鳞,超于污泥之外,腾于风云之上,使人看到影子就骇怕,听到响声就震恐。徒然陶醉于头枕经典,身卧书籍,让自己委屈于破庐旧舍,上没有人援引,下无依靠。惟独肆意冥想宇宙之外,精心思考于细微之中,专心致志于默默记诵,经年累月。然而,才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发挥出来,功用不能贡献于当代,即使纵横辩论如波涛汹涌,铺张辞藻似春花怒放,仍是无益于考评政绩。想来还是考虑很快可以见效的办法,采取能赢得朝野赏识的手段,使自己活着时有显赫的声名,死后有美好的谧号,不也是更高明吗?”
主人悠然而笑道: “像客人的议论,正是所谓衹看到势利的表面,却没有认识到道德的功效,守住屋子角落的微弱灯光,没有仰头看到天空中灿烂的太阳。从前王道荒废,周朝失去了王权,诸侯争霸,列国角逐,七雄相争,分裂中原,龙争虎斗。游说之徒,奔走游说,并起而救之,其余像疾风一样追随诸侯,而显赫一时的人,更是不可胜数。在那个时候,各逞其能,铅刀都能发挥作用,因此鲁仲连发一箭而破敌,受千金而辞谢,虞卿一转眼便抛弃相位。那种随口唱出的歌曲,悦耳的声音,用乐律的标准来衡量,却是淫邪轻佻,不堪入耳的,并不是韶、夏一样的音乐;那种顺应形势合于时变,偶然契合时机,但到社会风气改变之后,便抵触而不通的道术,不是君子的原则。至于合纵之人纠合众国,连横之徒拆散联盟,逃亡他国夸夸其谈,流浪异邦振振有词,商鞅身怀帝道王道和霸道去投奔秦孝公,李斯高谈时务来取悦秦始皇,他们都是趁着有利的时机,遭逢动乱的局势,依靠侥幸利用邪术来求一时之富贵,早晨茂盛,傍晚便凋零,富贵尚未看上一眼,灾祸就已临头,歹徒还因此白悔,更何况是正人君子呢,又岂能利用这些办法?并且功业不可以凭虚伪建成,名声不可以靠诈伪树立,韩非巧设辩辞而讨好君主,吕不韦施行诈术以金钱购得权力。说难等篇章写成了,韩非也被囚禁;秦即位之后,吕不韦的家族也被诛灭。因此孔子张扬富贵如浮云的志气,孟轲修养至大至刚的正气,他们难道是乐于为迂阔的言论吗?而是因为正道是不可以怀疑的。如今大汉肃清天下,除去危险平服四方。强化国纪,弘扬皇纲,基业比伏羲、神农还深厚,规模比黄帝、唐尧还广大;大汉统治天下,它普照百姓如阳光,监视人民如神灵,宽容黎民似大海,养育苍生像春天。所以普天之下,没有不同源共流,沐浴在广博深远的德泽之中,享受太平幸福,如枝附于树,叶着于枝,好比是草木生长于山林,鸟鱼生活于山川i河泽之中,适应气候就繁殖,不合季节就零落,效法天地而普施化育,难道是人力的厚彼薄此吗?现在你生活在太平盛世却谈论战国的事情,被传闻迷惑而怀疑眼见的事实,想以土丘的标准去度泰山,想以细流的深度去测量深渊,也是不合道理的。”
宾客说:“商鞅、李斯那些人,是周末乱世的恶人,关于他们的命运我已经知道了。冒昧地问一下,上古的士人,那些处世行道,辅世成名,为后人所称道的,是默默地终其一生吗?”
主人说:“怎么能是那样的呢!从前皋陶为虞舜谋划,箕子为周王提供咨询,他们的言论达于帝王的功业,他们的谋划合于圣人神灵的旨意;商代的傅说通过托梦从而在傅岩发迹,周代的吕望因为文王的占卜而在渭河之滨被起用,齐国的宁戚在大路上慷慨高歌,漠代的张良在下邳河岸得到兵书,这些都是等待天命凭神灵交结,并不是靠言语取得信任的,所以能够提出一定能被采用的策略,建立永垂不朽的功勋。近代陆买悠闲自在,新语从而诞生;董仲舒讲学,在儒林中发扬学术;刘向典校群书,梳理古代的传闻;扬雄深思,撰写了法言、大玄经,都符合当代帝王的要求,也都是深究古代圣人言论的精微深奥,徘徊于学术道义的领域,逗留在书籍之中,以保全他们的本质并发扬他们的文采,行事接近于圣德之人,声名显著于后人,难道他们不是先哲的继起之人吗?像伯夷在首阳山的高尚行为,柳下惠贬抑志气于仕途,颜回非常满足于箪食瓢饮的生活,孔子作春秋至西狩获麟而止,声名充盈于天地之间,真可谓我们这些人的师表呀。并且我听说过:一阴一阳,天地之道;文质兼备,是王道的纲常;有同有异,是圣哲的常理。因此说:“谨慎遵循自己的志向,保持上天的符命,听凭命运的支配,谨守自己的本分,体察圣道的精妙,神明观察到以后必会佑护,名声也一定会永远保持。宾客你没有听说过和氏的美玉藏于荆山的石头当中,随侯的明珠藏在蚌壳裹吗?历代人都没见到过,便不知道其中包含着光采,可以发射光辉,因而耽搁千年才能流出夜光。飞龙藏于污水之中,连鱼鳖都狎侮它,而看不出它可以奋发灵德,汇合风云,腾跃高空,而蹲踞苍天。所以那盘伏污泥而能飞腾天际的道理,是飞龙的玄妙;开始轻贱而后来尊贵的道理,是和氏璧、随侯 珠的珍奇;起初隐晦而曰后彰显的道理,是君子的本质。像伯牙、师旷对于音乐能静心倾听,离娄对于一分一毫都能仔细审视;逢蒙精于张弓射箭之术,公输班巧于斧斤的制作,王良、伯乐对于驭马、相马有卓越的才能,乌获可以力举千钩;医稣、扁鹊精于针石医术,计研、桑弘羊工于计算和经营。我也不能胜任各种专技而列于他们之中,所以安心作一个文人著书立说以白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