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蜀山异闻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四十四章乡音乡情淳风在
这里的人儿,钟爱深色布衣,无论干活还是闲着,腰间总要围上一张蓝布过膝长围腰,显得十分干炼精神,还习惯嘴里总是含着长长的铜锅玉嘴的叶子烟杆,吧嗒吧嗒不停地抽着叶子烟,他们说叶子烟能除燥化痰提神。人们普遍喜欢在头上缠上厚厚的黑色头巾,有些象凉山彝胞兄弟的模样。
人们凑在一起摆龙门阵,专家和潜水员们站在旁边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格里巩隆”的,让大伙摸不着北!
听地鼠人说,这里称老丈人叫“苍殷劳”,称老丈母叫“苍殷破”,管心爱的小儿子叫“阿幺子”,他们还指着眼睛、鼻子、耳朵会说“暗珠、琵弓、尼舵”,谁要是惹急了,他会恶狠狠地送上一句:“刁依阿咪”!让专家和潜水员们坠入五里云中。
那条长长的老街,显得有些弯曲和起伏不平,依次分为上街、中街和下街,大庙就在它的旁边不远处,只因街道的地势比大庙的地势要高,前往大庙,得从正街那旁溢斜出的奎星楼巷、火神庙巷、中巷子等弯曲的道路穿越,走着就有些顺级下坎的感觉。
今儿正遇上赶场天,街边的青瓦宽檐屋下,店家们早就在自家门前摆放了两张条凳,将铺板拼放在条凳上,然后再把林林总总的各种商品摊放在上面,让人选购。红苕、稻米、玉米、胡豆、豌豆、油菜、甘蔗、芝麻、辣椒、生姜、黄芹、瓜果等。
尤其是那辣椒,特别扎眼,二荆条、朝天椒、七星椒、小米辣、霸王椒、野山椒等等,争奇斗艳。其中,二荆条乃众椒之冠,其粗细长短适中、肉质厚实、米籽小、色红鲜亮,其味劲辣油香而不燥,是醸造豆瓣的上乘之选,不愧是川菜作料之精品。
为避开夏日阳光的曝晒,店家还在门前张起油布阳伞,有的是用竹杆支起蓬布,这样一来,街道就显得更加狭窄了,赶场的人们在中间擦肩接踵的拥挤着,大家口里虽有抱怨,但心里乐意,因为这赶场图的就是一个闹热和人气。
那些想利用赶场做点小买卖的乡民,就在这街边房檐下见缝插针,将自己担来或背来的山货或刚采摘的瓜果蔬菜挤挤的摆在地上,供别人挑选。
细心的专家和潜水员们发现正街上主要集中的是百货五金等日用工业品,而农产品则集中在蜿蜒的小巷和集市的空坝子上。
大庙的红墙下,潺潺流淌的小溪沟边,也应算是农贸产品的交易中心。由于人气兴旺,算命的、看相的、抓草药的、卖散丸丹膏打药的、拔火罐针灸的、剃头修面的,都集结于此,将鼎沸的市场炒得更加热闹非凡。
其实那些前去看相算命的人,并不一定都迷信,他们只是闹着好玩,是在追求一种心灵里的慰藉和内心的满足罢了,至于那些游医,神疗还是骗术,的确不能一概而论,毕竟人类的医学事业,是从民间起源而发展形成的,民间“草药治大病,单方医绝症”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
旁边一汪碧绿平静的潭水,能勾起人们无限的思绪,帮助大家展开无尽的联想,到了大庙,除了进香凭吊之外,那就是喝茶。
尤其是在春天太阳朗照的日子里,坐在红墙下树林间的草坪上,尽享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这是一种幸福!
若晒着发热了,就将竹椅挪挪位,又坐在树荫里,那花花的阳光照得你更加舒服。
日近中午,“铛——,铛——,铛——,”低沉浑厚的钟声传来。
同行的地鼠人告诉专家和潜水员们:“那是催促该用斋饭的钟声,如果你愿意吃,就将茶碗盖子轻轻地放在你的座位上,或是把不要紧的一样东西,如杂志、手套什么的,放在茶杯旁,这就意味着你还会回来,位子得留着,你不必对人打招呼,就可以放心去用餐。”
斋饭八人一桌,围坐在桌边的人,你认识不认识无所谓,反正坐齐就开饭。这些时令瓜果蔬菜做出的菜肴,没有饭店酒楼烹饪得那样讲究,只属家常类那种可口,木桶甑子盛着的白米饭,用木勺随你舀,但你得吃多少舀多少,不得浪费。
吃足了或噎着了,你可以喝碗滚烫的浓稠米汤。
专家和潜水员们觉得这米汤好些日子没有喝,味道给忘了,正在那儿细细地品呢,它有些米香的酸酸味儿,地鼠人说米汤很养人。
吃完饭,地鼠人就在旁提醒专家和潜水员们注意,这饭后吃过的碗,必须得自己涮洗,这是这里常年形成的一种规矩。
如果不想吃斋饭也行,山门外的豆花饭同样好吃,那高高的土灶头上,安放着两只硕大的生铁锅,锅里白嫩嫩的豆花被滚烫的蒸汽朦胧着,让人看不真切。
坐在方桌边,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一碟碎粒泡青菜和一小碟葱花辣酱碟,不过,经常会迟迟不见豆花上桌,因为食客太多,老板忙不过来。
平素按人头一人一份的规矩,现在已经全被打乱,盛豆花的盆不够用,就让两人共用一只盆,老板说着“吃了再来舀,舀了不够又来添,添了还要还可以再来舀!”绕口令般的话儿,把大伙给说得乐呵呵的笑。
弄得众人都在默默掂量自己的肚量,生怕浪费而谨慎地添加,每每这时,站在一旁的老板,反而还会不停地提醒大家“切莫客气哦!…”
正在大家看得热闹起劲的时候,从内城方向走来一队人马,前面有仪仗开道、好威风的。
历史、考古专家贾立波道:“文官坐轿,武官骑马!…”
地鼠人答道:“没错,的确是一个武官,后面还有人替他拿着一把关公刀!”
最前面的人手牵着马,浩浩荡荡地开出城外方向去,街中的人流紧急躲闪避让。
城内处处是雕梁画栋、秦砖汉瓦的府门城楼、文庙、府衙等街景,以及卖米贩鱼的小贩、身背竹箩的赶街老倌身影,而且,在繁华热闹的市内的青砖粉墙、青灰小瓦、雕花窗棂的民居也无处不在,甚至,还有西周时期的牌坊,上面所雕的图案还清晰可见。
看着这些做工精美的雕梁画栋和用条石筑成的厚实古老城墙,专家们仿佛走进了古装戏里,让人想象到几千万年前的那一天山崩地裂,铺天盖地的洪水汹涌咆哮而来的情景。
从那时起,一切都被吞没在了水中,一切生物开始转入地下生活……
城内有很多名胜古迹,先秦时期的古塔、牌坊,西周时期的禹王庙、蚕丛庙、杜宇庙、鳖灵祠,栈桥、烽火台等古建筑... -->>
第四十四章乡音乡情淳风在
这里的人儿,钟爱深色布衣,无论干活还是闲着,腰间总要围上一张蓝布过膝长围腰,显得十分干炼精神,还习惯嘴里总是含着长长的铜锅玉嘴的叶子烟杆,吧嗒吧嗒不停地抽着叶子烟,他们说叶子烟能除燥化痰提神。人们普遍喜欢在头上缠上厚厚的黑色头巾,有些象凉山彝胞兄弟的模样。
人们凑在一起摆龙门阵,专家和潜水员们站在旁边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格里巩隆”的,让大伙摸不着北!
听地鼠人说,这里称老丈人叫“苍殷劳”,称老丈母叫“苍殷破”,管心爱的小儿子叫“阿幺子”,他们还指着眼睛、鼻子、耳朵会说“暗珠、琵弓、尼舵”,谁要是惹急了,他会恶狠狠地送上一句:“刁依阿咪”!让专家和潜水员们坠入五里云中。
那条长长的老街,显得有些弯曲和起伏不平,依次分为上街、中街和下街,大庙就在它的旁边不远处,只因街道的地势比大庙的地势要高,前往大庙,得从正街那旁溢斜出的奎星楼巷、火神庙巷、中巷子等弯曲的道路穿越,走着就有些顺级下坎的感觉。
今儿正遇上赶场天,街边的青瓦宽檐屋下,店家们早就在自家门前摆放了两张条凳,将铺板拼放在条凳上,然后再把林林总总的各种商品摊放在上面,让人选购。红苕、稻米、玉米、胡豆、豌豆、油菜、甘蔗、芝麻、辣椒、生姜、黄芹、瓜果等。
尤其是那辣椒,特别扎眼,二荆条、朝天椒、七星椒、小米辣、霸王椒、野山椒等等,争奇斗艳。其中,二荆条乃众椒之冠,其粗细长短适中、肉质厚实、米籽小、色红鲜亮,其味劲辣油香而不燥,是醸造豆瓣的上乘之选,不愧是川菜作料之精品。
为避开夏日阳光的曝晒,店家还在门前张起油布阳伞,有的是用竹杆支起蓬布,这样一来,街道就显得更加狭窄了,赶场的人们在中间擦肩接踵的拥挤着,大家口里虽有抱怨,但心里乐意,因为这赶场图的就是一个闹热和人气。
那些想利用赶场做点小买卖的乡民,就在这街边房檐下见缝插针,将自己担来或背来的山货或刚采摘的瓜果蔬菜挤挤的摆在地上,供别人挑选。
细心的专家和潜水员们发现正街上主要集中的是百货五金等日用工业品,而农产品则集中在蜿蜒的小巷和集市的空坝子上。
大庙的红墙下,潺潺流淌的小溪沟边,也应算是农贸产品的交易中心。由于人气兴旺,算命的、看相的、抓草药的、卖散丸丹膏打药的、拔火罐针灸的、剃头修面的,都集结于此,将鼎沸的市场炒得更加热闹非凡。
其实那些前去看相算命的人,并不一定都迷信,他们只是闹着好玩,是在追求一种心灵里的慰藉和内心的满足罢了,至于那些游医,神疗还是骗术,的确不能一概而论,毕竟人类的医学事业,是从民间起源而发展形成的,民间“草药治大病,单方医绝症”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
旁边一汪碧绿平静的潭水,能勾起人们无限的思绪,帮助大家展开无尽的联想,到了大庙,除了进香凭吊之外,那就是喝茶。
尤其是在春天太阳朗照的日子里,坐在红墙下树林间的草坪上,尽享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这是一种幸福!
若晒着发热了,就将竹椅挪挪位,又坐在树荫里,那花花的阳光照得你更加舒服。
日近中午,“铛——,铛——,铛——,”低沉浑厚的钟声传来。
同行的地鼠人告诉专家和潜水员们:“那是催促该用斋饭的钟声,如果你愿意吃,就将茶碗盖子轻轻地放在你的座位上,或是把不要紧的一样东西,如杂志、手套什么的,放在茶杯旁,这就意味着你还会回来,位子得留着,你不必对人打招呼,就可以放心去用餐。”
斋饭八人一桌,围坐在桌边的人,你认识不认识无所谓,反正坐齐就开饭。这些时令瓜果蔬菜做出的菜肴,没有饭店酒楼烹饪得那样讲究,只属家常类那种可口,木桶甑子盛着的白米饭,用木勺随你舀,但你得吃多少舀多少,不得浪费。
吃足了或噎着了,你可以喝碗滚烫的浓稠米汤。
专家和潜水员们觉得这米汤好些日子没有喝,味道给忘了,正在那儿细细地品呢,它有些米香的酸酸味儿,地鼠人说米汤很养人。
吃完饭,地鼠人就在旁提醒专家和潜水员们注意,这饭后吃过的碗,必须得自己涮洗,这是这里常年形成的一种规矩。
如果不想吃斋饭也行,山门外的豆花饭同样好吃,那高高的土灶头上,安放着两只硕大的生铁锅,锅里白嫩嫩的豆花被滚烫的蒸汽朦胧着,让人看不真切。
坐在方桌边,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一碟碎粒泡青菜和一小碟葱花辣酱碟,不过,经常会迟迟不见豆花上桌,因为食客太多,老板忙不过来。
平素按人头一人一份的规矩,现在已经全被打乱,盛豆花的盆不够用,就让两人共用一只盆,老板说着“吃了再来舀,舀了不够又来添,添了还要还可以再来舀!”绕口令般的话儿,把大伙给说得乐呵呵的笑。
弄得众人都在默默掂量自己的肚量,生怕浪费而谨慎地添加,每每这时,站在一旁的老板,反而还会不停地提醒大家“切莫客气哦!…”
正在大家看得热闹起劲的时候,从内城方向走来一队人马,前面有仪仗开道、好威风的。
历史、考古专家贾立波道:“文官坐轿,武官骑马!…”
地鼠人答道:“没错,的确是一个武官,后面还有人替他拿着一把关公刀!”
最前面的人手牵着马,浩浩荡荡地开出城外方向去,街中的人流紧急躲闪避让。
城内处处是雕梁画栋、秦砖汉瓦的府门城楼、文庙、府衙等街景,以及卖米贩鱼的小贩、身背竹箩的赶街老倌身影,而且,在繁华热闹的市内的青砖粉墙、青灰小瓦、雕花窗棂的民居也无处不在,甚至,还有西周时期的牌坊,上面所雕的图案还清晰可见。
看着这些做工精美的雕梁画栋和用条石筑成的厚实古老城墙,专家们仿佛走进了古装戏里,让人想象到几千万年前的那一天山崩地裂,铺天盖地的洪水汹涌咆哮而来的情景。
从那时起,一切都被吞没在了水中,一切生物开始转入地下生活……
城内有很多名胜古迹,先秦时期的古塔、牌坊,西周时期的禹王庙、蚕丛庙、杜宇庙、鳖灵祠,栈桥、烽火台等古建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