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予君天下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文人相轻,自古使然。
历届春闱期间,也不乏考生因纠纷闹上公堂之事,且世人多爱抱团,初始两名考生间鸡毛蒜皮的小摩擦,往往会渐渐发展成基于亲缘、地缘、师承等因素而形成的两个团体间的大矛盾,并最终演变为两股势力、两方利益集团间的争锋角力,甚至在朝堂之上以党争形式直白地摆到天子面前。
有别于以往,顺和八年二月十五,“泉、琼两州考生聚众荟锦楼掐架”事件,却直接被捅到了仁和殿的案桌上。二十日,例旬问话,顺和帝不出意料地召见了袁隽。
仁和殿内,顺和帝直接将京兆府的案报折子交予袁隽看。孙正到底是个能牢牢坐住京兆尹位子的人,虽猝不及防地接下了安平公主丢出的“烫手山芋”,但一套“按律例办理”的流程走得妥帖高效。折子上,两方纠纷的前因后果清楚明白,苦主、施暴者及其背后势力互相谅解、握手言和的承诺感人至深,被妥善控制的、有功名在身的涉事考生对自身行为认识清晰、对府衙作为感恩戴德。
袁隽十分想膜拜学习孙正当年科考的策论答卷。
“安平!”顺和帝见袁隽走神,有些不悦。
“陛下恕罪,孙大人这折子实在是文、字俱佳,安平读来受益匪浅,爱不释手。”袁隽答道,又将折子交大太监春和转呈。
顺和帝见袁隽表情、动作与其出口的话十分不配套,不知怎的,突然心情大好:“亏你自己还是个修书的,朕的佐著作郎可是又想着要入京兆府学文书了?”
“陛下若下旨,安平乖乖去学便是。”
听袁隽答话,顺和帝觉出一丝不寻常:往日这丫头是问什么答什么,惜字如金,今天却卖乖讨巧得很,甚至像是在等着自己问话。就如此刻,自己只问了句:“十五那日,你也在荟锦楼?”若照往常,她定然只会答个“是”,但现下……
“是。那日一早,安平受祖父之托探访镇远侯,见了独腿拄拐从战场回来的侯爷,难免想到已逝的娘亲、爹爹,心里有些不痛快,所以回府用了午饭后,就又去了荟锦楼,想悄悄地……喝一杯……”
“冷梅香。”
“陛下怎知?”
“你们如今所行之事,有什么是朕年轻时候不曾做过的?不过,安平你才多大?怎能一个人上酒楼偷喝酒?”
“回禀陛下,安平那日刚入了雅间,连茶都没喝上,楼下就闹起来了。掌柜请我离开时,酒都未曾见到呢!”
“你既亲历其中,不妨说说,这些闹事的考生要如何处置?”
“安平斗胆,闹事的考生都该严惩!能来京会试者,皆有功名在身,在百姓眼里,他们代表的就是朝廷。明明科考在即却成日里招猫逗狗、游手好闲,甚至妓馆争风、酒楼斗狠,闹到人尽皆知。如此品行,他日若是侥幸高中为官,百姓能指望他们干什么出息的事儿?故,此风不可长!”
“该当如何?”
“安平以为,考生于京中闹事,凡聚众、挑头或阻碍府衙办差者,可夺起应考资格,且五年之内不得再参加会试;首恶、尤劣者,褫夺功名。且,既属京畿治安事务,涉事考生所犯之事程度如何,可由京兆府审查认定后,再通报礼部、国子监核准予以除名;考生如果不服,也可上告大理寺。”
“从众参与者又如何?”
“京城是什么地方?天子脚下,百善之首,各处考生来京却不学些好的,岂不可惜?安平看来,他们就是太闲了!”
“所以呢?”
“有暇闹事不如疲于读书。叫他们入京还接着上学便是!譬如,国子学可容三百学子同时就读,目前,六个堂在册学生总数不过小半,容百余名旁听考生不在话下;除官学外,京城云岭、济安、怀安、抱朴四大书院也能容下不少人。国子监可统筹京内、京郊可征用书院、学堂的员额,分门别目,登记造册;考生入京后,须先至国子监录名选课,然后按时上学、余时自学,期间表现一并计入日常品行考校。”
“此法对非京考生好处更多,京内书院、学堂如何能同意?若推行之初便遇阻滞,一来一往,会试时间可就到了。”
“近几次春闱,京中考生表现并不好,或许书院、考生也是愿意知己知彼、取长补短的呢!”
“如此,确可一试。还有两件事,安平你要如实答来。”
“请陛下明示。”
“其一,今日这番说辞,事先准备多久了?”
“四日。”
“其二,崇志堂席位几何、如今还余多少,安平公主的边地课又能容下多少考生?”
“崇志堂余席不少,若大家不介意挤一挤,安平倒是不怕听课人多。反正,陛下都觉着安平的书不错,那课必然也差不了。若实在坐不下,不是还有彝伦堂嘛,再不济灵台也行,地方更宽敞,至多冷一些,安平届时穿得厚实些就是了。”
“哈哈哈哈,好!就依你所言。来人!拟旨。”
袁隽没想到,顺和帝全盘接受了自己的提议,甚至明旨夺了当日荟锦楼几名挑头考生... -->>
文人相轻,自古使然。
历届春闱期间,也不乏考生因纠纷闹上公堂之事,且世人多爱抱团,初始两名考生间鸡毛蒜皮的小摩擦,往往会渐渐发展成基于亲缘、地缘、师承等因素而形成的两个团体间的大矛盾,并最终演变为两股势力、两方利益集团间的争锋角力,甚至在朝堂之上以党争形式直白地摆到天子面前。
有别于以往,顺和八年二月十五,“泉、琼两州考生聚众荟锦楼掐架”事件,却直接被捅到了仁和殿的案桌上。二十日,例旬问话,顺和帝不出意料地召见了袁隽。
仁和殿内,顺和帝直接将京兆府的案报折子交予袁隽看。孙正到底是个能牢牢坐住京兆尹位子的人,虽猝不及防地接下了安平公主丢出的“烫手山芋”,但一套“按律例办理”的流程走得妥帖高效。折子上,两方纠纷的前因后果清楚明白,苦主、施暴者及其背后势力互相谅解、握手言和的承诺感人至深,被妥善控制的、有功名在身的涉事考生对自身行为认识清晰、对府衙作为感恩戴德。
袁隽十分想膜拜学习孙正当年科考的策论答卷。
“安平!”顺和帝见袁隽走神,有些不悦。
“陛下恕罪,孙大人这折子实在是文、字俱佳,安平读来受益匪浅,爱不释手。”袁隽答道,又将折子交大太监春和转呈。
顺和帝见袁隽表情、动作与其出口的话十分不配套,不知怎的,突然心情大好:“亏你自己还是个修书的,朕的佐著作郎可是又想着要入京兆府学文书了?”
“陛下若下旨,安平乖乖去学便是。”
听袁隽答话,顺和帝觉出一丝不寻常:往日这丫头是问什么答什么,惜字如金,今天却卖乖讨巧得很,甚至像是在等着自己问话。就如此刻,自己只问了句:“十五那日,你也在荟锦楼?”若照往常,她定然只会答个“是”,但现下……
“是。那日一早,安平受祖父之托探访镇远侯,见了独腿拄拐从战场回来的侯爷,难免想到已逝的娘亲、爹爹,心里有些不痛快,所以回府用了午饭后,就又去了荟锦楼,想悄悄地……喝一杯……”
“冷梅香。”
“陛下怎知?”
“你们如今所行之事,有什么是朕年轻时候不曾做过的?不过,安平你才多大?怎能一个人上酒楼偷喝酒?”
“回禀陛下,安平那日刚入了雅间,连茶都没喝上,楼下就闹起来了。掌柜请我离开时,酒都未曾见到呢!”
“你既亲历其中,不妨说说,这些闹事的考生要如何处置?”
“安平斗胆,闹事的考生都该严惩!能来京会试者,皆有功名在身,在百姓眼里,他们代表的就是朝廷。明明科考在即却成日里招猫逗狗、游手好闲,甚至妓馆争风、酒楼斗狠,闹到人尽皆知。如此品行,他日若是侥幸高中为官,百姓能指望他们干什么出息的事儿?故,此风不可长!”
“该当如何?”
“安平以为,考生于京中闹事,凡聚众、挑头或阻碍府衙办差者,可夺起应考资格,且五年之内不得再参加会试;首恶、尤劣者,褫夺功名。且,既属京畿治安事务,涉事考生所犯之事程度如何,可由京兆府审查认定后,再通报礼部、国子监核准予以除名;考生如果不服,也可上告大理寺。”
“从众参与者又如何?”
“京城是什么地方?天子脚下,百善之首,各处考生来京却不学些好的,岂不可惜?安平看来,他们就是太闲了!”
“所以呢?”
“有暇闹事不如疲于读书。叫他们入京还接着上学便是!譬如,国子学可容三百学子同时就读,目前,六个堂在册学生总数不过小半,容百余名旁听考生不在话下;除官学外,京城云岭、济安、怀安、抱朴四大书院也能容下不少人。国子监可统筹京内、京郊可征用书院、学堂的员额,分门别目,登记造册;考生入京后,须先至国子监录名选课,然后按时上学、余时自学,期间表现一并计入日常品行考校。”
“此法对非京考生好处更多,京内书院、学堂如何能同意?若推行之初便遇阻滞,一来一往,会试时间可就到了。”
“近几次春闱,京中考生表现并不好,或许书院、考生也是愿意知己知彼、取长补短的呢!”
“如此,确可一试。还有两件事,安平你要如实答来。”
“请陛下明示。”
“其一,今日这番说辞,事先准备多久了?”
“四日。”
“其二,崇志堂席位几何、如今还余多少,安平公主的边地课又能容下多少考生?”
“崇志堂余席不少,若大家不介意挤一挤,安平倒是不怕听课人多。反正,陛下都觉着安平的书不错,那课必然也差不了。若实在坐不下,不是还有彝伦堂嘛,再不济灵台也行,地方更宽敞,至多冷一些,安平届时穿得厚实些就是了。”
“哈哈哈哈,好!就依你所言。来人!拟旨。”
袁隽没想到,顺和帝全盘接受了自己的提议,甚至明旨夺了当日荟锦楼几名挑头考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