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开元天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公主所言极是。”
太平公主站起身来,在厅堂里慢慢地踱步:“如若不按她的意思写,就分明是不能公开诏告于天下的。”
上官婉儿低声附和道:“公主言之有理。所以,此诏书必须不违拗她的意思,又能制约于她,即使她今后知政事垂帘听政,也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太平公主若有所思,绕着上官婉儿不停地踱步,上官婉儿的眼睛随着她的脚步转动着。大厅里除了太平公主缓缓的脚步声,再无其他声息。
蓦然,太平公主停下,昂首向天,一双眼睛灼灼生光:“可以按她的意思写,不过,必须再加上一条:相王李旦参谋国是!”
上官婉儿略一思忖,提出了疑虑:“只怕她不认可。”
太平公主双眉一扬,嘴角一撇:“她不认可,有理无理?!新君年幼,阅历尚浅,又是仓促继位,定然无力独掌朝政,须得一个得力之人辅佐!相王睿智机敏,厚德公正,正是不二人选!由他协力新君执掌江山,是黎民之福,社稷之幸!再者,先帝在位时,就亲封相王为‘皇太弟’,即是有意将江山社稷托付于他。天下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再说,这天下本来就是李家的天下,岂可让给他人做主,自家倒只有袖手旁观之理!这一条有理有据,太平看哪个有天大的胆子,敢说出半个‘不’字来!”
上官婉儿唯唯诺诺,哪里说得出来半句反驳的理由:“公主高见,令婉儿不胜感佩,那,婉儿就照公主殿下的意思拟旨。”
“唔。”
“公主,那婉儿即刻回府,连夜起草诏书,就此告辞了。”上官婉儿站起身来,躬身施礼,准备离去。
“慢!”太平公主抬手止住了上官婉儿:“时辰晚了,昭容回宫多有不便,不如就在这里动笔,把诏书打一个底稿出来,有什么不当之处,我们也好斟酌商议。”
上官婉儿不敢违拗,垂手而立,等着太平公主安排。太平公主唤来了侍儿如仙,要她即刻准备好纸笔墨砚,请上官婉儿上座。婉儿在宫中为大圣皇帝和中宗起草诏书不计其数,早已是驾轻就熟,待砚池中墨汁研就,握笔在手,饱蘸墨汁,略一思忖,落下笔去,如走龙蛇行风云,须臾之间,已把诏书写好,轻轻吹干墨迹,双手捧起,恭恭敬敬地送到太平公主手上:“请公主过目。”
借着烛光,太平公主仔细地把诏书逐字逐句地看了一遍,一时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就递还给上官婉儿:“好,就这样吧。”
上官婉儿收起诏书,却不急着离开,频频注目太平公主,似有难言之语一时碍难出口。太平公主看了出来,开口说道:“昭容好像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上官婉儿轻轻地点了点头:“殿下,实不相瞒,婉儿有一事相求。”
“你说吧,昭容,如今我们已不是外人,有什么话,尽管说。”
上官婉儿先挤出了一个笑脸:“公主大德,婉儿没齿不忘。”
太平公主是个率性人,从来不喜欢说话吞一半吐一半的,她打断了上官婉儿还要准备继续说下去的颂圣之语:“天色晚了,昭容还要回宫草就诏书,有什么话就请直说了罢,这么着你累,我也累。”
上官婉儿敛起笑容,低声下气地说:“只有一事相求,日后倘有不测风云,万望公主看在大圣皇帝的面上,对婉儿施以援手。”
“哦——”,太平公主伸手虚扶了弯腰低头的上官婉儿一下:“这个自然,你也不必担忧,到时候,太平一定保你无虞!”
得了太平公主的保证,上官婉儿放下心来,殷殷告辞出来,上了在王府门外等候多时的马车,神不知鬼不觉地回了她的宅邸。
第二天一早,太平公主就命大儿子薛崇简去了临淄王的藩邸,请他过府议事。李隆基匆匆来到,刚一坐定,太平公主就把上官婉儿夤夜来访的事情细细地说给他听了。
临淄王沉吟一阵,慨然道:“立了新君,她知政事,看起来图穷匕首见的时候只在旦夕之间了。”
太平公主说:“姑母没有跟你商量,就把相王推出参政国是,这样,可以暂时制约于她,她行起事来,恐怕就没有那么便宜了吧。”
临淄王摇了摇头:“父王性情淡泊,不耐噪杂,一向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根本就不是韦氏一族的对手。而且,韦皇后也绝对不可能让父王参理朝政,不信,姑母且拭目待之。”
太平公主咬着细密的银牙,长吁一口气道:“情势紧迫,不容我们思前虑后。必须要早作安排,请相王知政事,是至关要紧的一步棋,兄长若为江山社稷想,就不能过分地推脱。”
“就请姑母出面,亲自向父王阐明厉害。”
“也只有姑母去了。”太平公主又说:“下一步棋也十分要紧,你我二人势单力孤,没有帮手,也难成事啊。”
临淄王十分赞同:“姑母在朝中心腹耳目众多,请即刻与他们联络,将来如若动起手来,少不了要从内廷开头。”
太平公主连连点头:“说得是,三郎,我们要周密策划,步步谨慎,你我联起手来,再来个玄武门之变,肃清域内,求得个海晏河清!”
“姑母,还有一事不得不说,韦后把你和父王都盯得紧,你们一旦有所动作,她一定会先发制人,拿你们开刀。侄儿不起眼,是个无职无权赋闲的小王爷,他们一定暂时还虑不到小王的身上,不如诸事由小王出头露面,联络人事。姑母只管隐身在幕后,出谋划策,有什么事情,差遣小王去办理就是了。这样,才不至于打草惊蛇,使他们早有防范,我们急切之中反倒不好下手。”
“好,有道理,就照你说的办,不愧是李家阿瞒,心计缜密,老谋深算,不输当日曹孟德。”太平公主由衷地夸奖了李隆基一句,接着说道:“朝中大臣皆不服韦后擅权,刘幽求堪与同谋,你可与他协力为之。”
“谢谢姑母指点,我相机与他联络就是了。”
临淄王英姿勃发,成竹在胸,此时,太平公主天大的心事终于消解去了一大半。她走过去,踮起脚尖,使劲地拍了拍李隆基宽厚的肩膀:“要灭朝中奸党,唯有你李家阿瞒才当得此重任!”
李隆基豪迈地说:“好,姑母信得过侄子,侄子也就不推脱了。一定尽力而为之,不灭奸贼,誓不罢休!”
; “公主所言极是。”
太平公主站起身来,在厅堂里慢慢地踱步:“如若不按她的意思写,就分明是不能公开诏告于天下的。”
上官婉儿低声附和道:“公主言之有理。所以,此诏书必须不违拗她的意思,又能制约于她,即使她今后知政事垂帘听政,也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太平公主若有所思,绕着上官婉儿不停地踱步,上官婉儿的眼睛随着她的脚步转动着。大厅里除了太平公主缓缓的脚步声,再无其他声息。
蓦然,太平公主停下,昂首向天,一双眼睛灼灼生光:“可以按她的意思写,不过,必须再加上一条:相王李旦参谋国是!”
上官婉儿略一思忖,提出了疑虑:“只怕她不认可。”
太平公主双眉一扬,嘴角一撇:“她不认可,有理无理?!新君年幼,阅历尚浅,又是仓促继位,定然无力独掌朝政,须得一个得力之人辅佐!相王睿智机敏,厚德公正,正是不二人选!由他协力新君执掌江山,是黎民之福,社稷之幸!再者,先帝在位时,就亲封相王为‘皇太弟’,即是有意将江山社稷托付于他。天下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再说,这天下本来就是李家的天下,岂可让给他人做主,自家倒只有袖手旁观之理!这一条有理有据,太平看哪个有天大的胆子,敢说出半个‘不’字来!”
上官婉儿唯唯诺诺,哪里说得出来半句反驳的理由:“公主高见,令婉儿不胜感佩,那,婉儿就照公主殿下的意思拟旨。”
“唔。”
“公主,那婉儿即刻回府,连夜起草诏书,就此告辞了。”上官婉儿站起身来,躬身施礼,准备离去。
“慢!”太平公主抬手止住了上官婉儿:“时辰晚了,昭容回宫多有不便,不如就在这里动笔,把诏书打一个底稿出来,有什么不当之处,我们也好斟酌商议。”
上官婉儿不敢违拗,垂手而立,等着太平公主安排。太平公主唤来了侍儿如仙,要她即刻准备好纸笔墨砚,请上官婉儿上座。婉儿在宫中为大圣皇帝和中宗起草诏书不计其数,早已是驾轻就熟,待砚池中墨汁研就,握笔在手,饱蘸墨汁,略一思忖,落下笔去,如走龙蛇行风云,须臾之间,已把诏书写好,轻轻吹干墨迹,双手捧起,恭恭敬敬地送到太平公主手上:“请公主过目。”
借着烛光,太平公主仔细地把诏书逐字逐句地看了一遍,一时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就递还给上官婉儿:“好,就这样吧。”
上官婉儿收起诏书,却不急着离开,频频注目太平公主,似有难言之语一时碍难出口。太平公主看了出来,开口说道:“昭容好像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上官婉儿轻轻地点了点头:“殿下,实不相瞒,婉儿有一事相求。”
“你说吧,昭容,如今我们已不是外人,有什么话,尽管说。”
上官婉儿先挤出了一个笑脸:“公主大德,婉儿没齿不忘。”
太平公主是个率性人,从来不喜欢说话吞一半吐一半的,她打断了上官婉儿还要准备继续说下去的颂圣之语:“天色晚了,昭容还要回宫草就诏书,有什么话就请直说了罢,这么着你累,我也累。”
上官婉儿敛起笑容,低声下气地说:“只有一事相求,日后倘有不测风云,万望公主看在大圣皇帝的面上,对婉儿施以援手。”
“哦——”,太平公主伸手虚扶了弯腰低头的上官婉儿一下:“这个自然,你也不必担忧,到时候,太平一定保你无虞!”
得了太平公主的保证,上官婉儿放下心来,殷殷告辞出来,上了在王府门外等候多时的马车,神不知鬼不觉地回了她的宅邸。
第二天一早,太平公主就命大儿子薛崇简去了临淄王的藩邸,请他过府议事。李隆基匆匆来到,刚一坐定,太平公主就把上官婉儿夤夜来访的事情细细地说给他听了。
临淄王沉吟一阵,慨然道:“立了新君,她知政事,看起来图穷匕首见的时候只在旦夕之间了。”
太平公主说:“姑母没有跟你商量,就把相王推出参政国是,这样,可以暂时制约于她,她行起事来,恐怕就没有那么便宜了吧。”
临淄王摇了摇头:“父王性情淡泊,不耐噪杂,一向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根本就不是韦氏一族的对手。而且,韦皇后也绝对不可能让父王参理朝政,不信,姑母且拭目待之。”
太平公主咬着细密的银牙,长吁一口气道:“情势紧迫,不容我们思前虑后。必须要早作安排,请相王知政事,是至关要紧的一步棋,兄长若为江山社稷想,就不能过分地推脱。”
“就请姑母出面,亲自向父王阐明厉害。”
“也只有姑母去了。”太平公主又说:“下一步棋也十分要紧,你我二人势单力孤,没有帮手,也难成事啊。”
临淄王十分赞同:“姑母在朝中心腹耳目众多,请即刻与他们联络,将来如若动起手来,少不了要从内廷开头。”
太平公主连连点头:“说得是,三郎,我们要周密策划,步步谨慎,你我联起手来,再来个玄武门之变,肃清域内,求得个海晏河清!”
“姑母,还有一事不得不说,韦后把你和父王都盯得紧,你们一旦有所动作,她一定会先发制人,拿你们开刀。侄儿不起眼,是个无职无权赋闲的小王爷,他们一定暂时还虑不到小王的身上,不如诸事由小王出头露面,联络人事。姑母只管隐身在幕后,出谋划策,有什么事情,差遣小王去办理就是了。这样,才不至于打草惊蛇,使他们早有防范,我们急切之中反倒不好下手。”
“好,有道理,就照你说的办,不愧是李家阿瞒,心计缜密,老谋深算,不输当日曹孟德。”太平公主由衷地夸奖了李隆基一句,接着说道:“朝中大臣皆不服韦后擅权,刘幽求堪与同谋,你可与他协力为之。”
“谢谢姑母指点,我相机与他联络就是了。”
临淄王英姿勃发,成竹在胸,此时,太平公主天大的心事终于消解去了一大半。她走过去,踮起脚尖,使劲地拍了拍李隆基宽厚的肩膀:“要灭朝中奸党,唯有你李家阿瞒才当得此重任!”
李隆基豪迈地说:“好,姑母信得过侄子,侄子也就不推脱了。一定尽力而为之,不灭奸贼,誓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