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圣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之道,不必仰赖万物而自足,是为历万物劫。
历万物劫而入知命之后,万物为身,知变化之道,身欲即断,身的圆满之境而无不足,修行人以此为无争之境。何为无争?无争非不争,实内具生化之道,一切自足,故无所争。到此地步,修行人才可算与凡人真正有了分别,无食而饱,不假外物,在人间凡人眼中就是神仙了。
至此无争之境之后呢?修行人难道就什么也不求了吗?当然不是。无争是一种修行成就,境界圆满的表现。但身已无所求,不代表心也无所求。不过知命之后,心之所求,不谋一身之私,故而不可称为求,而要称为愿!不足方为求,自足而有行,是为愿行。
这其中的道理说来玄妙,但是从人间之事而言,也可以说是十分简单。譬如有人积累家财,财用已至恒足而所用不缺,不必为温饱而奔忙,这时候他之所行,当然会与之前的作为有所不同。所行离于足身之求而更具内心之向往。
修行之道,起于身心,不离于身心。知身境、知心境以至于身心相合之知道境,在知道境之中,身心并非不存不分,而是自在相守而不相欺。而从知道境之后的知命境与知天境,其实正好是以知道境为界限,可以说所求的是另外一层的知身境和知心境。不过此时身已化为命,而心则以天为名,其中玄妙与之前的身心已有了天壤之别。
但不管是在哪一层境界之中,身心都是同在的,两者往往交摄互用。比如在知身境中,其实求证乃是元神化显,恰恰是真心之起。而在知心境中,恰恰是摄伏外感之魔,镇绝内作之邪,使神识应运如常于一身之内,生成法力,从身之用而起诸般神通。
当修行进入知道境界,是身心相合所生之我行于万物之中,讲求的是身心变化之极,也就是与物相合之道。此时修行人与万物相见,一切所行,念念自守,不可悖逆于所求证之自我。于此之中求索万物自成自显之道,有交于物却有不迷于物,身心正而不偏,方能成就诸身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知道境乃是修行之中的一个关口,因为只有经历这一步变化,才能从万物之中求证身之来处,亦从万物之中见一切行迹,继而在化身心为天地的过程之中,先进入知命境。其实修行的过程就是化身心为天地的过程,而知命境则是其中的转化之关键。
从凡人向知身境的求证是心之求证,而从知身境向知心境的求证是身之求证,心先有证,次及其身。在知道境之后,这一切却反转了过来,从知道境界向知命境的求索是身之求证,而从知命境向知天境的才是心之求证,所以是身先有证,次及其身。
所证者,于身行变化,于心则知变化。那么在知命境向知天境的求索之中,便是心之展开,此时谈愿。因身已足,所以不必谈欲。那么愿又是什么呢?凡夫也有愿,其实与修行人并没有差别。所谓愿者,就是天地在我心中该有的样子。与欲不同,欲是求之已存之物,愿则涉及造化未现之形。
什么叫做天地在我心中该有的样子?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更愿意见到自己,或者是天地之间的一切事情是怎么样的,而不是眼前天地的真实,更趋向于一种未曾发生的可能与变化。这就是愿,也称为愿景。其实换言之,就是修行人自身所求证的一切在天地之间展开。
这是什么意思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极为简单。简单来说,所谓的愿就是修行人自己愿意做的事,愿意成为的样子。这几乎可以是任何事,比如有的修行人的愿就是将自己一生修行所求所证流传下去,这几乎是最普遍的。也有的修行人是想追寻各种修行境界的极致,比如道门地宗的任道直长老,他的愿就是追求炼器之极致。再有可能许多修行人到此地步,所发之愿简单到只是能够清净无扰……
当然这些都是修行人个人之愿,也称小愿。然而还有一些修行人,却会发出一些大愿,就不只是限于自己愿意成为和去做的事情,而是直面天地之间一切事情的发生。对于那些大愿就很难解释了,所以白衣人很干脆地向陆正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佛祖的大愿。
当初佛祖在修行之中所发的愿是令一切众生皆得解脱。此愿之所以称大,是因为已经出于一身之外。小者,自身之内,大者,与他人同在。当然此愿之成要到佛祖真正成就诸缘不及之境才真正成就,才有确实之行。
佛祖自身已经成就解脱,为什么还要让其他一切众生解脱?在佛门称此为无缘之慈,同体之悲,有此慈悲,故而有此大愿,因行此大愿,所以佛祖所成之境界,也不是一般修行人所能比。
<b></b>
之道,不必仰赖万物而自足,是为历万物劫。
历万物劫而入知命之后,万物为身,知变化之道,身欲即断,身的圆满之境而无不足,修行人以此为无争之境。何为无争?无争非不争,实内具生化之道,一切自足,故无所争。到此地步,修行人才可算与凡人真正有了分别,无食而饱,不假外物,在人间凡人眼中就是神仙了。
至此无争之境之后呢?修行人难道就什么也不求了吗?当然不是。无争是一种修行成就,境界圆满的表现。但身已无所求,不代表心也无所求。不过知命之后,心之所求,不谋一身之私,故而不可称为求,而要称为愿!不足方为求,自足而有行,是为愿行。
这其中的道理说来玄妙,但是从人间之事而言,也可以说是十分简单。譬如有人积累家财,财用已至恒足而所用不缺,不必为温饱而奔忙,这时候他之所行,当然会与之前的作为有所不同。所行离于足身之求而更具内心之向往。
修行之道,起于身心,不离于身心。知身境、知心境以至于身心相合之知道境,在知道境之中,身心并非不存不分,而是自在相守而不相欺。而从知道境之后的知命境与知天境,其实正好是以知道境为界限,可以说所求的是另外一层的知身境和知心境。不过此时身已化为命,而心则以天为名,其中玄妙与之前的身心已有了天壤之别。
但不管是在哪一层境界之中,身心都是同在的,两者往往交摄互用。比如在知身境中,其实求证乃是元神化显,恰恰是真心之起。而在知心境中,恰恰是摄伏外感之魔,镇绝内作之邪,使神识应运如常于一身之内,生成法力,从身之用而起诸般神通。
当修行进入知道境界,是身心相合所生之我行于万物之中,讲求的是身心变化之极,也就是与物相合之道。此时修行人与万物相见,一切所行,念念自守,不可悖逆于所求证之自我。于此之中求索万物自成自显之道,有交于物却有不迷于物,身心正而不偏,方能成就诸身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知道境乃是修行之中的一个关口,因为只有经历这一步变化,才能从万物之中求证身之来处,亦从万物之中见一切行迹,继而在化身心为天地的过程之中,先进入知命境。其实修行的过程就是化身心为天地的过程,而知命境则是其中的转化之关键。
从凡人向知身境的求证是心之求证,而从知身境向知心境的求证是身之求证,心先有证,次及其身。在知道境之后,这一切却反转了过来,从知道境界向知命境的求索是身之求证,而从知命境向知天境的才是心之求证,所以是身先有证,次及其身。
所证者,于身行变化,于心则知变化。那么在知命境向知天境的求索之中,便是心之展开,此时谈愿。因身已足,所以不必谈欲。那么愿又是什么呢?凡夫也有愿,其实与修行人并没有差别。所谓愿者,就是天地在我心中该有的样子。与欲不同,欲是求之已存之物,愿则涉及造化未现之形。
什么叫做天地在我心中该有的样子?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更愿意见到自己,或者是天地之间的一切事情是怎么样的,而不是眼前天地的真实,更趋向于一种未曾发生的可能与变化。这就是愿,也称为愿景。其实换言之,就是修行人自身所求证的一切在天地之间展开。
这是什么意思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极为简单。简单来说,所谓的愿就是修行人自己愿意做的事,愿意成为的样子。这几乎可以是任何事,比如有的修行人的愿就是将自己一生修行所求所证流传下去,这几乎是最普遍的。也有的修行人是想追寻各种修行境界的极致,比如道门地宗的任道直长老,他的愿就是追求炼器之极致。再有可能许多修行人到此地步,所发之愿简单到只是能够清净无扰……
当然这些都是修行人个人之愿,也称小愿。然而还有一些修行人,却会发出一些大愿,就不只是限于自己愿意成为和去做的事情,而是直面天地之间一切事情的发生。对于那些大愿就很难解释了,所以白衣人很干脆地向陆正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佛祖的大愿。
当初佛祖在修行之中所发的愿是令一切众生皆得解脱。此愿之所以称大,是因为已经出于一身之外。小者,自身之内,大者,与他人同在。当然此愿之成要到佛祖真正成就诸缘不及之境才真正成就,才有确实之行。
佛祖自身已经成就解脱,为什么还要让其他一切众生解脱?在佛门称此为无缘之慈,同体之悲,有此慈悲,故而有此大愿,因行此大愿,所以佛祖所成之境界,也不是一般修行人所能比。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