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大明·徐后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常遇春追封了开平王,以亲王之礼风光下葬。将星陨落,给北伐之征的辉煌胜利蒙上一层阴影。
魏国公徐达,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包括四皇子朱棣等战将纷纷请战,求再次北伐,一举将残元势力赶到大漠吃风沙,给常遇春复仇。
和武将们的同仇敌忾不同,文臣们则大多主张暂停第二次北伐,对内安抚百姓,休养生息,对外则以和谈和招降为主,武力震慑为辅。
痛失爱将,洪武帝一夜之间鬓发白了一半,如今文臣武将争吵不休,主战派和主和派势同水火,主战派指责主和派懦弱胆小,贪恋安逸荣华;主和派大骂主战派贪功猛进,不顾百姓民生。
洪武帝左右为难,因为双方说的都有道理。
如今元顺帝跑到和林,召集残部,伺机反扑。
元朝大将王宝宝盘踞陕西,手下有四十万元军。
辽东有纳哈出掌兵二十万。
云南被元朝梁王控制。
陕甘西番自立为王。
就连高丽国也不老实,乘机扩张领土,占了辽东多地……
可是另一方面,国库空虚,人口急剧减少,良田变荒地,此时开始第二次北伐之征,是涸泽而渔,不顾百姓死活,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他太明白吃不饱肚子意味着什么——为了一口饱饭,赤手空拳都敢造反。。
洪武帝再三斟酌,最终站在了主和派这边。
入夜,百和堂还挂着白灯笼,已经打烊关门了。姚妙仪、姚继同,还有道衍禅师在大堂里说话。
“什么?”姚妙仪简直难以自信,“义父要去出使辽东和高丽和谈?您是个和尚,怎么参与政事上去了?”
“洪武帝确实有经世之才,不拘一格。”道衍禅师面有钦佩之色,“如今大明和周边势力处于敌对状态,并无使者来往,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佛教寺庙兴盛,并不禁宗教来往,对高僧礼遇有加。”
“就是因为我是和尚,洪武帝才选了我们这些方外之人打头阵。谈的好了,就正式派出官员使团定合约;实在谈不拢了,名义上就是几个和尚云游交往,大明也不会失去国威颜面。”
反正这些和尚四处游走,起码有了和谈的架势,须知每一股势力都有主和派,这些人渴望安稳,能不打仗就尽量先坐下谈一谈。
于大明而言,可以稳一稳边关的局势,得到些喘息之机。朱元璋当过和尚,后来加入红巾军改信过明教,深知信仰的作用。
所以在天界寺修《元史》的高僧们,只要身体禁得起路途波折的,基本都分派出去了,除了元顺帝的小朝廷,道衍禅师去辽东高丽,克勤禅师远渡日本国、还有其他人去了缅甸西【藏。
“圣旨已下,我们不得不从。”姚继同一叹,“本来义父是打算通过蒋山法会,引起洪武帝的注意,走一条终南捷径,以接近朝政官员,可是没想到弄巧成拙,现在身不由己了。”
乍然遇到这种戏剧性的变故,姚妙仪脑子都懵了,她抿了一口已然凉透的冷茶,说道:“义父和姚继同都走了,明教怎么办?刺杀郭阳天的事情怎么打算?”
“我们此去辽东高丽,路途遥远,不通音讯,明教先交给你负责。”姚继同说道:“明教这次内鬼叛变,损失惨重,还是以休养生息为主,莫要轻举妄动。至于郭阳天——”
姚继同的目光里闪过一抹痛色,“暂缓吧,等我和义父回来再谋刺杀计划,你要做的是稳住局面,我们不能再失去同伴了。”
“属下听命。不会擅自行动的。”姚妙仪点点头,她其实对明教的未来持以悲观态度——即便是成功刺杀郭阳天又如何?
即便是朱元璋死了又如何?大局已定,这天下是朱明王朝,难道姚继同说自己的小明王,就能立马黄袍加身,天下臣服?
明教现在已经臭名昭著,被称为魔教了好不好。
何况和姚继同相处多年,看得出小明王性格恬淡,并不是个有野心的人。不过明教庇护她多年,姚妙仪虽然不看好明教的前途,但是感激之情还是有的,不希望明教就这么散了。
由于姚继同和道衍禅师即将出发去辽东高丽,这几日都住在百和堂,和明教旧部联络交代。
一夜北风过后,十里荷香渐渐消散,到了三秋桂子的时候了。金陵城百姓收起了单薄的夏衣,穿上夹衣。
秋雨绵绵,一辆马车停在百和堂门口。开业快一个月了,百和堂生意依然清淡,又是个下雨天,今早开门后,一单生意都没有。
此刻阿福见好不容易有生意上门,忙殷勤的打起雨伞走到马车前,给客人遮雨。
客人是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目光如炬,鼻梁厚实挺直,从面相上看应该不是病患本人,可能是来帮亲人抓药的。
他的唇生的极薄,唇色也极淡,看起来性情寡淡,隐隐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之感。
客人进了门,身边的俊俏的小书童出手豪爽,居然给了阿福一两银子的赏钱,说道:“我们四爷不是来看病买药的,听说道衍禅师住在这里,特来拜见。”
在大堂后面坐诊的姚妙仪听见了,觉得这个声音很熟悉,走出来一瞧,啊!这不是四皇子朱棣身边的小内侍马三保... -->>
常遇春追封了开平王,以亲王之礼风光下葬。将星陨落,给北伐之征的辉煌胜利蒙上一层阴影。
魏国公徐达,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包括四皇子朱棣等战将纷纷请战,求再次北伐,一举将残元势力赶到大漠吃风沙,给常遇春复仇。
和武将们的同仇敌忾不同,文臣们则大多主张暂停第二次北伐,对内安抚百姓,休养生息,对外则以和谈和招降为主,武力震慑为辅。
痛失爱将,洪武帝一夜之间鬓发白了一半,如今文臣武将争吵不休,主战派和主和派势同水火,主战派指责主和派懦弱胆小,贪恋安逸荣华;主和派大骂主战派贪功猛进,不顾百姓民生。
洪武帝左右为难,因为双方说的都有道理。
如今元顺帝跑到和林,召集残部,伺机反扑。
元朝大将王宝宝盘踞陕西,手下有四十万元军。
辽东有纳哈出掌兵二十万。
云南被元朝梁王控制。
陕甘西番自立为王。
就连高丽国也不老实,乘机扩张领土,占了辽东多地……
可是另一方面,国库空虚,人口急剧减少,良田变荒地,此时开始第二次北伐之征,是涸泽而渔,不顾百姓死活,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他太明白吃不饱肚子意味着什么——为了一口饱饭,赤手空拳都敢造反。。
洪武帝再三斟酌,最终站在了主和派这边。
入夜,百和堂还挂着白灯笼,已经打烊关门了。姚妙仪、姚继同,还有道衍禅师在大堂里说话。
“什么?”姚妙仪简直难以自信,“义父要去出使辽东和高丽和谈?您是个和尚,怎么参与政事上去了?”
“洪武帝确实有经世之才,不拘一格。”道衍禅师面有钦佩之色,“如今大明和周边势力处于敌对状态,并无使者来往,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佛教寺庙兴盛,并不禁宗教来往,对高僧礼遇有加。”
“就是因为我是和尚,洪武帝才选了我们这些方外之人打头阵。谈的好了,就正式派出官员使团定合约;实在谈不拢了,名义上就是几个和尚云游交往,大明也不会失去国威颜面。”
反正这些和尚四处游走,起码有了和谈的架势,须知每一股势力都有主和派,这些人渴望安稳,能不打仗就尽量先坐下谈一谈。
于大明而言,可以稳一稳边关的局势,得到些喘息之机。朱元璋当过和尚,后来加入红巾军改信过明教,深知信仰的作用。
所以在天界寺修《元史》的高僧们,只要身体禁得起路途波折的,基本都分派出去了,除了元顺帝的小朝廷,道衍禅师去辽东高丽,克勤禅师远渡日本国、还有其他人去了缅甸西【藏。
“圣旨已下,我们不得不从。”姚继同一叹,“本来义父是打算通过蒋山法会,引起洪武帝的注意,走一条终南捷径,以接近朝政官员,可是没想到弄巧成拙,现在身不由己了。”
乍然遇到这种戏剧性的变故,姚妙仪脑子都懵了,她抿了一口已然凉透的冷茶,说道:“义父和姚继同都走了,明教怎么办?刺杀郭阳天的事情怎么打算?”
“我们此去辽东高丽,路途遥远,不通音讯,明教先交给你负责。”姚继同说道:“明教这次内鬼叛变,损失惨重,还是以休养生息为主,莫要轻举妄动。至于郭阳天——”
姚继同的目光里闪过一抹痛色,“暂缓吧,等我和义父回来再谋刺杀计划,你要做的是稳住局面,我们不能再失去同伴了。”
“属下听命。不会擅自行动的。”姚妙仪点点头,她其实对明教的未来持以悲观态度——即便是成功刺杀郭阳天又如何?
即便是朱元璋死了又如何?大局已定,这天下是朱明王朝,难道姚继同说自己的小明王,就能立马黄袍加身,天下臣服?
明教现在已经臭名昭著,被称为魔教了好不好。
何况和姚继同相处多年,看得出小明王性格恬淡,并不是个有野心的人。不过明教庇护她多年,姚妙仪虽然不看好明教的前途,但是感激之情还是有的,不希望明教就这么散了。
由于姚继同和道衍禅师即将出发去辽东高丽,这几日都住在百和堂,和明教旧部联络交代。
一夜北风过后,十里荷香渐渐消散,到了三秋桂子的时候了。金陵城百姓收起了单薄的夏衣,穿上夹衣。
秋雨绵绵,一辆马车停在百和堂门口。开业快一个月了,百和堂生意依然清淡,又是个下雨天,今早开门后,一单生意都没有。
此刻阿福见好不容易有生意上门,忙殷勤的打起雨伞走到马车前,给客人遮雨。
客人是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目光如炬,鼻梁厚实挺直,从面相上看应该不是病患本人,可能是来帮亲人抓药的。
他的唇生的极薄,唇色也极淡,看起来性情寡淡,隐隐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之感。
客人进了门,身边的俊俏的小书童出手豪爽,居然给了阿福一两银子的赏钱,说道:“我们四爷不是来看病买药的,听说道衍禅师住在这里,特来拜见。”
在大堂后面坐诊的姚妙仪听见了,觉得这个声音很熟悉,走出来一瞧,啊!这不是四皇子朱棣身边的小内侍马三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