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非凡文学 www.ffwx.net,国际航运发展之《鹿特丹规则》中海运履约方法律制度研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业和航运业带来了巨大利润。21世纪上半叶,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仍然会持续地增长,这需要对新船建造的大量投资,从而拉动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总之,投资与风险形影不离,繁荣与衰落、沉沦与崛起、潮起与潮落,中华民族又将面对新一轮的繁荣。

    三、国际航运中心的创新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航运格局的演变与推进,国际航运中心模式创新方兴未艾。国际航运中心的初级形态在世界现代史上早期已经出现。经过工业化、后工业化及信息化等不同发展阶段,国际航运中心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核心模式和主导功能也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推进。第一代的国际航运中心可称为“航运中转型”。这一模式是为适应国际贸易飞速增长的需求,在世界范围内转运、储存、发货是其主要使命。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模式是“加工增值型”。这一模式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能动地开发港口产业,努力实现在途与存储货物的加工增值,配之以集装箱化运输程度的提高及自由港税收的优惠等。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模式是“资源配置型”。将集约开发“国际航运生产力”放在诸多功能的首位,是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最本质的标志。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是“低碳智网型”,是面向21世纪,面向未来的一种崭新模式。

    作为迄今为止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史上的最高形态,“低碳智网型” 国际航运中心(LISC)既是对航运中转模式、加工增值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继承与发展,又在其首要功能及相关环节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具有一系列与以往各代国际航运中心相比极为鲜明的特征:(1)低碳。“低碳智网型” 国际航运中心不仅意味着要在港区城市节能环保,绿色海空港口、清洁燃料船队等领域站在世界前列,而且要成为所在区域涉航碳排放资源的交易中心。(2)全球海空港智能网络。当前任何一个海空港,都只不过是全球海港空港及物流资金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低碳智网型” 国际航运中心就是要“立足节点,塑造枢纽”。(3)第四代港口将成为“低碳智网型” 国际航运中心的主力港口。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世纪之交提出的以“物理空间上分离但是通过公共经营者或管理部门链接”的“组合港”理念拟可成为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的题中之义。“虚拟组合港”和“海江陆多元直运”方兴未艾。(4)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将迈上新台阶。“洲际供应链”与“物流集成服务”将大宗矿产、石油能源和制成品最优化配置;“国际航运生产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由此可见,国际航运中心的创新发展模式——“低碳智网型”已经出现,并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其必然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并最终会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新模式。

    第三节国际航运发展趋势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航运发展不仅体现在国际航运中心模式不断地创新变化,航运中心数量的不断增加及布局的逐渐广泛,还体现在国际航运手段的变化和壮大,这主要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出现及飞速发展,而集装箱运输的种类、细分、集装箱船舶的更新换代等代表着国际航运发展的趋势,代表着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随着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初步形成,未来集装箱运输市场将呈如下发展趋势:(1)运量仍会以较高速度增长。目前,主要国际航线上的散杂货集装箱化比重已达到相当的高度,1.5万~2万吨的散杂货船已基本被淘汰,而全集装箱船队则迅速增长。尽管现在集装箱化比重已经很高,上升空间有限,且今后商品呈轻、薄、小的发展趋势将使运量的弹性系数降低,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将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所以适箱货物的总量不会减少。此外,集装箱的用途正在迅速扩大,如在冷藏货运输中,冷藏箱已取代冷藏船占主导地位,且比重仍在扩大中;液体化工原料罐式集装箱的比重正在上升;一些传统散运或裸运的货物,粮食、方木等已经开始用集装箱运输;轿车专用集装箱也已推出。这些都将刺激集装箱运量迅速增长。(2)船舶大型化运力进一步增长。

    目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运力供给方面最大的特点,是众多大型集装箱班轮公司竞相订造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从近几年新船交付量来看,2000年达到52.4万TEU,2001年约在55.8万TEU(为历史最高水平),今年仍将处于交付高峰期。在这些新造船中,有69艘共计39.4万TEU的超巴拿马型船在2000~2002年交付,比如马士基海陆和铁行渣华超过6000TEU的全集装箱船已开始投入营运,这些新船航速都在24节以上,较20世纪80年代前后集装箱船的航速提高了5节左右。目前建造的1.2万~1.5万TEU全集装箱船的设计方案已经推出,建造技术障碍也基本消除,“巨无霸”型集装箱船呼之欲出。(3)班轮公司联合将步入新阶段。在20世纪末席卷全球班轮业的联合浪潮,在21世纪将继续发展。班轮公司的联合有两种:一种是不涉及资本的联合,如合开航线、箱位互租、码头共用等。另一种则是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如兼并、合并等。虽然目前前一种类型的联合较多,但由于不涉及资本,反而会由于产品共性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竞争,且这种联合并不能减少机构和人员,难以获得规模优势,而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则可以克服以上弊端。更令人关注的是丹麦马士基的母公司—穆勒集团出资8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海陆公司,收购后形成的马士基海陆公司,是一个拥有250艘集装箱船,箱位高达55万TEU(占全球集装箱船队的11%)的巨无霸型船公司。马士基与海陆公司经过年的实践认识到,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才是真正的联合。基于此,一些专家甚至认为,不久的将来,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将为少数几个寡头所垄断。(4)班轮公司涉足港口发展物流。在21世纪中,班轮公司将继续向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转化,并加速转化的过程。由于大型班轮公司几乎都是全球承运人,他们的分支机构遍及几大洲,就地组织物流作业非常方便。而且,班轮运输是物流链诸环节中流通时间最长、费用最高的一环,其投资也最大,这都是班轮公司从事物流经营的优势。班轮公司从事物流经营往往从经营港口开始,因为班轮公司与港口的关系最密切,通过港口再与其他环节联合也比较方便。

    同时,从事港口业的开发与经营可以提高班轮服务的质量,降低港口使用费,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此外,港口是建设物流中心的最佳选择,班轮公司可以从开发与经营港口产业起步,使港口向物流中心转化。且班轮公司联合后,其实力得到了加强,货源更有保障,经营港口产业更有支撑力。集装箱运输市场供过于求,市场风险比较大,为了分散风险、提高效益,班轮公司都从事多种经营,而从事多种经营往往从主业延伸开始,港口产业正是班轮公司延伸的开始。(5)国际航运将进入电子信息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航运信息技术革命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由于网络经济迅速发展,客户的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正由实体交易转向虚拟交易,即通过网上交易完成对实体需求的满足。以全球性的互联网为基础,整合客户供应链各环节的物流、信息流,构造面向客户的虚拟综合网络,将成为航运企业进入新世纪获取管理增值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四节国际航运的发展对我国发展航运的借鉴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航运大国和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航运强国和贸易强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持续的经济发展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机遇,也给全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注射了兴奋剂。目前,世界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争端,中国周边也不是很平静,但全球经济一体化使我国在21世纪的前30年内,国际环境应该还是处于我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内,我国应该抓住这珍贵的战略机遇期,飞速发展、壮大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就我国航运而言,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发展支柱之一,在研究、分析国际航运发展的前提下,我国对发展自己的航运事业要更有图谋,并有所借鉴国际航运发展的新创新、新经验等,争取成为航运强国。

    一、完善运输法律、法规,为航运市场构建法制环境

    世界上市场经济完善、航运发达的国家,其航运管理体制都是针对统一市场的。如美国在国际航运方面除有其运输部作为航运策略的研究、决策机构外,还设立了层次很高的联邦海事调查员会(FMC),专门负责对航运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监督和处罚,以保护本国的航运利益,是一个强有力的执法机构。又如荷兰王国及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除设立行业政策的研究和决策部门外,同时设立较为庞大的检查监督机构,以保证有关航运法律、法规的实施。这一点很值得我国政府考虑,适时地成立一个强有力的执法机构。我国的航运管理体制必须加快改革。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运用信贷、金融、补贴等经济手段重点扶持本国的大型港航企业,使之尽快形成规模化经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同时尽快出台如《航运法》、《船舶法》、《船员法》、《国际海运条例》等一批规范航运市场的重要法律法规,完善交通执法监督体系,减少主观随意性的干扰,提高整个行业的遵纪守法意识。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防止地方性的重复投资,通过立法禁止任何地区性、行业性、部门性的干扰,尽快消除地方性的“割据”状况,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统一的、公平竞争的大市场。

    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服务职能,以为港航企业服务的心态思考和处理问题,努力为企业办实事,并从宏观指导与辅助服务上提供协助,如以动态平衡与适度超前为战略取向,科学预测航运市场供需总量与结构变化、分布情况等供需变动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并通过适当的渠道公开发布,为我国的港航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二、应对国际形势,调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经营战略

    面对集装箱运输市场走旺而全球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我国大型集装箱运输企业应走规模经营的路子。航运企业内部趋于集中,外部走向联合是国际航运业的发展趋势,所以我国的航运企业也应该积极参与航运联盟,以适应这一趋势,建立覆盖全球的集装箱班轮运输船队,确立全球承运人的地位。而在国内,应进一步完善国内运输网络,更好地服务于货主。既然走规模化道路,不妨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由国家出面,先将一些地方经营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小企业由大型的集装箱运输企业兼并,然后运用这些小型企业在当地的网络从事经营。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货源,加大运输网覆盖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抵挡外资班轮公司在我国内陆的渗透,增加市场占有率。而后将中远、中海、中外运这三家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进行合并,以资本为纽带组成航运界一艘中国航母,这样就可以综合利用各公司的优势资源,避免内讧,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

    同时,由于规模化而降低的成本可以让利一部分给货主,从而进一步增强竞争的优势;其次,应加快我国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方向的转化,搞多元化经营。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航运市场向我们预示着,航运企业依靠单一的海运业务已经很难发展下去。因此,调整和拓展航运企业服务范围成为必然之选。而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服务产业,凭借增值服务成为航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国有航运企业向现代大型全球物流服务企业的转变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切实制定战略。可以尝试从发展各地货物集散地物流业务入手,加大开拓内、外贸物流服务,同时积极与港口合作,甚至可以注资港口建设,因为港口是物流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为将来提供整个物流供应链服务打下基础,同时寻求与境内的中外大中型企业建立物流联盟。初期可引进外资,与有先进经验的外国物流公司合作,学习先进的物流理念和经验,为以后独自发展打下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航运企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逐步向综合物流服务的发展大趋势迈进。众所周知,海运业是一个风险比较大的行业,如果在发展船队的同时,也搞陆上的产业,的确是分散风险的好办法。中远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远当年提出“下海、登陆、上天”的口号,积极发展海上运输的同时也经营陆运和空运,此外还有IT产业和房地产,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应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

    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应用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推进器,所以我国航运企业现在必须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服务方式柔性、运输方式综合多样,并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国际性运输系统,提供快速、安全、高效、通达、便利的物流运输信息服务网络,形成一个通达、集成、高效、灵活、机动的运输系统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培养国际航运人才

    国有航运企业应围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运用人才而制定相应的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对人才的培养、使用等环节,彻底建立起国有航运企业的人才战略体系。人才是最重要的,目前,国际航运中心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模式——“低碳智网型”。这种模式适应国际生态环境的要求,适应人类共同发展的要求,但这种崭新的模式,必须要由对应的人才去驾驭和发展,否则,无法实现这种模式的最终固定和形成。由此可见,培养国际航运人才是必须和重要的,也是我国从国际航运发展得到的借鉴和经验之一。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