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网络母题: 戏剧影视文学的网络小说改编研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立成片的自制视频短片及网络电影,尤其是微电影区分开来。从业界实践层面来看,当前网络剧主要传播平台——视频网站也有意识地将上述几种网络视频类型进行了区分,以视频网站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优酷网为例,其原创版块将网络剧和网络电影、网络综艺分门独立,这样的区分无疑也是符合网络剧自身特点,并有利于其今后同微电影、自制视频短片UGC区分开来,差异化发展。
三、网络剧发展的文化悖论
从我国网络剧发展脉络来看,如今它已逐渐褪去过去的草根自制色彩,转向精品化的商业路径,因其商业价值的快速增长,加上视频网站大举介入,网络剧制作团队中带有商业色彩的精英制作团队已基本替代网友自筹自组团队占据网络剧制作主流体系。以号称“要树立自制剧行业标杆”的乐视网为例,2012年7月推出主打都市时尚情感的网络自制剧《女人帮·妞儿》,总投资达800万,由电影导演金琛执导并集结了应采儿、刘芸、陈建斌、贾乃亮等众多影视明星,单从演员阵容上就与乐视首部自制剧《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截然不同。如果说没有任何广告植入的《东北往事》,其两亿流量依靠的是原著小说的网络人气和情节、题材的争议性及话题性的话,那么《女人帮·妞儿》的超高关注度则多半得益于成熟的市场运作与商业包装,该剧在投拍之初便通过引入金牌橱柜、支付宝等品牌植入,收回一半以上成本,加之上线期与品牌联手推出的一系列推广活动,连同户外大牌、公交车身、地铁等多种广告形式,成功将该剧打造成为一个网络热点事件,以至于该片播出之时,曾因瞬间访问量过大而致服务器瘫痪。无独有偶,2012年9月宣布涉足自制网络剧的腾讯,邀请电影级主创为其由腾讯视频原创出品的首部网络剧《未昏男女》保驾护航。该片从前期筹备到剧本创作都有电影界专业人士介入,导演也是因拍摄电影《杨善洲》而广受好评的丁宁,该片的美术、录音都是业界知名的林生、孙逾,用腾讯自己的话说是“大电影卡司阵容”。
从视频网站的角度来说,投拍高水准的自制剧不仅能够使其完成由服务方向制作方的角色转换,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更可助其尽快摆脱电视剧网络版权混战,以差异化发展姿态树立起自身品牌形象。此前,仅凭两部话题性极高的网络剧就成功打造出“乐视自制”这一品牌的乐视网,以及通过树立“奇艺出品”品牌,并已实现网络剧反向输出至电视平台的奇艺网,都是因其出色的差异化经营路线得以在视频网站领域异军突起。
奇艺网在进行网络剧发展之初就明确表示,要打造“奇艺出品”品牌,摈弃以往网络自制粗糙的做法,严格按照电视台、专业影视公司的制作标准精心打造,树立网络自制内容行业新标准。这几乎可以说代表了视频网站,尤其是大型视频网站发展网络剧共同心声,但问题是脱离了草根趣味的网络剧,固然能够在调性上更加契合商业品牌乃至一线大牌,但这样制作出的网络剧除了单集时长短一点,集数少一点之外,与传统电视剧相比优势性差异何在?而这样仅靠短暂营销式宣传制造话题,博得点击率的做法,能否真正获得网民的长期关注?
不可否认,由于大型视频网站纷纷投拍网络剧,致使该领域制作水准得到快速提升,网络剧业态得以进一步成熟,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所造成的网络剧发展失衡现象也愈加明显。一方面,是力图脱离山寨趣味,超越草根文化向遵循商业逻辑的“大手笔”、“大制作”以强势姿态占据网络剧主流视野,一方面是极尽恶搞之能事,解构精英权威颠覆意味浓厚的“民间智慧”、“自娱自拍”,在夹缝中苦苦支撑,虽偶有惊人之作,但因其传播效果掣肘,影响力有限。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网络剧正上演着一场“高富帅”对阵“**丝”的戏码,实力悬殊,显而易见。
事实上,现实矛盾背后的实质是存在于网络剧发展道路上的文化悖论。网络剧这个源自网民个人表达的“草根产物”不仅面临着被市场逻辑重塑的现实,还极有可能彻底沦为传播精英文化的又一话语平台。
四、结语
正如照相摄影技术的发明对颠覆了西方写实主义的传统,电视与音乐的联姻创造出了MTV艺术,数字媒介的兴起孕育了数码影像绘画,每一次新媒介、新技术、新材料的革新都会给人的审美生活和艺术形态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从手工复制到机械复制再到数字复制,摄影让手绘成为“怀旧的对象”,数字音像设备让留声机进入博物馆,从根本上说,旧媒介的落寞并不是技法的死亡,而是描摹现实这一能力的死亡。
虽然现在就断言说电视剧已经丧失了描摹现实、再现生活的能力,显然是为时尚早,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存在着电视剧难以“复制”的世界,这是由数字媒介所构建的现实与超现实交织的世界,一个已经颠覆了人与世界、艺术及其自身关系的世界:时空不再是单一和线性的,所谓“真实”也不再是与客观世界保持同一,人的主体性也一再被颠覆、改写甚至是解构。面对这样虚实难辨的现实,这样面目模糊的生活,电视剧在艺术表现力上的苍白日益凸显,人们需要另外一种艺术形式,来勾画这个与现实世界并行的全新时空,展示自身在其中狂欢化解构现实,颠覆传统的“战果”。这是网络视频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网络剧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换言之,植根、立足于网民描摹现实需要才是网络剧的根基所在。网络剧顺应商业逻辑是其产业化的必然,但就目前引发热议且争议不断的几部网络剧来看,多少都有依赖剧情上“打擦边球”,攫取网友猎奇心理而博得点击率的倾向。但其政策监管层面不可能一直处在“真空”状态。目前,广电总局下发的《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要求加强网络视听节目播出机构“自审自查”力度,可以说就是一个政策收紧的信号。一旦题材受限,网络剧门槛“优势”不再的时候,网络剧还能否吸引到千万网友的注意力?
在这方面倒是网络剧的“姊妹”微电影给出了有益探索。凭借草根气质、真情演绎,微电影《老男孩》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甚至引发网络怀旧热潮。其实这部充满小市民气息,没有一个明星的微电影也是“系出名门”之作。该作品属于中影集团和优酷网联合出品的《11度青春系列电影》中的一部,整个系列由11位年轻新锐导演所执导的11部系列新媒体短片构成,雪弗兰科鲁兹提供全程支持。但这部微电影却没有因为商业资本的参与而“迷失方向”,真诚地抒写出城市草根的生活迷惘、青春追忆从而获得网友一致认可。因此,笔者认为网络剧若想真正“登堂入室”,达到与电视剧“分庭抗礼”的艺术水准,迫切需要寻找一条途径将民间草根智慧同商业模式有机结合,制作出真正“接地气”,带有网络文化特质的网络剧。
立成片的自制视频短片及网络电影,尤其是微电影区分开来。从业界实践层面来看,当前网络剧主要传播平台——视频网站也有意识地将上述几种网络视频类型进行了区分,以视频网站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优酷网为例,其原创版块将网络剧和网络电影、网络综艺分门独立,这样的区分无疑也是符合网络剧自身特点,并有利于其今后同微电影、自制视频短片UGC区分开来,差异化发展。
三、网络剧发展的文化悖论
从我国网络剧发展脉络来看,如今它已逐渐褪去过去的草根自制色彩,转向精品化的商业路径,因其商业价值的快速增长,加上视频网站大举介入,网络剧制作团队中带有商业色彩的精英制作团队已基本替代网友自筹自组团队占据网络剧制作主流体系。以号称“要树立自制剧行业标杆”的乐视网为例,2012年7月推出主打都市时尚情感的网络自制剧《女人帮·妞儿》,总投资达800万,由电影导演金琛执导并集结了应采儿、刘芸、陈建斌、贾乃亮等众多影视明星,单从演员阵容上就与乐视首部自制剧《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截然不同。如果说没有任何广告植入的《东北往事》,其两亿流量依靠的是原著小说的网络人气和情节、题材的争议性及话题性的话,那么《女人帮·妞儿》的超高关注度则多半得益于成熟的市场运作与商业包装,该剧在投拍之初便通过引入金牌橱柜、支付宝等品牌植入,收回一半以上成本,加之上线期与品牌联手推出的一系列推广活动,连同户外大牌、公交车身、地铁等多种广告形式,成功将该剧打造成为一个网络热点事件,以至于该片播出之时,曾因瞬间访问量过大而致服务器瘫痪。无独有偶,2012年9月宣布涉足自制网络剧的腾讯,邀请电影级主创为其由腾讯视频原创出品的首部网络剧《未昏男女》保驾护航。该片从前期筹备到剧本创作都有电影界专业人士介入,导演也是因拍摄电影《杨善洲》而广受好评的丁宁,该片的美术、录音都是业界知名的林生、孙逾,用腾讯自己的话说是“大电影卡司阵容”。
从视频网站的角度来说,投拍高水准的自制剧不仅能够使其完成由服务方向制作方的角色转换,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更可助其尽快摆脱电视剧网络版权混战,以差异化发展姿态树立起自身品牌形象。此前,仅凭两部话题性极高的网络剧就成功打造出“乐视自制”这一品牌的乐视网,以及通过树立“奇艺出品”品牌,并已实现网络剧反向输出至电视平台的奇艺网,都是因其出色的差异化经营路线得以在视频网站领域异军突起。
奇艺网在进行网络剧发展之初就明确表示,要打造“奇艺出品”品牌,摈弃以往网络自制粗糙的做法,严格按照电视台、专业影视公司的制作标准精心打造,树立网络自制内容行业新标准。这几乎可以说代表了视频网站,尤其是大型视频网站发展网络剧共同心声,但问题是脱离了草根趣味的网络剧,固然能够在调性上更加契合商业品牌乃至一线大牌,但这样制作出的网络剧除了单集时长短一点,集数少一点之外,与传统电视剧相比优势性差异何在?而这样仅靠短暂营销式宣传制造话题,博得点击率的做法,能否真正获得网民的长期关注?
不可否认,由于大型视频网站纷纷投拍网络剧,致使该领域制作水准得到快速提升,网络剧业态得以进一步成熟,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所造成的网络剧发展失衡现象也愈加明显。一方面,是力图脱离山寨趣味,超越草根文化向遵循商业逻辑的“大手笔”、“大制作”以强势姿态占据网络剧主流视野,一方面是极尽恶搞之能事,解构精英权威颠覆意味浓厚的“民间智慧”、“自娱自拍”,在夹缝中苦苦支撑,虽偶有惊人之作,但因其传播效果掣肘,影响力有限。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网络剧正上演着一场“高富帅”对阵“**丝”的戏码,实力悬殊,显而易见。
事实上,现实矛盾背后的实质是存在于网络剧发展道路上的文化悖论。网络剧这个源自网民个人表达的“草根产物”不仅面临着被市场逻辑重塑的现实,还极有可能彻底沦为传播精英文化的又一话语平台。
四、结语
正如照相摄影技术的发明对颠覆了西方写实主义的传统,电视与音乐的联姻创造出了MTV艺术,数字媒介的兴起孕育了数码影像绘画,每一次新媒介、新技术、新材料的革新都会给人的审美生活和艺术形态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从手工复制到机械复制再到数字复制,摄影让手绘成为“怀旧的对象”,数字音像设备让留声机进入博物馆,从根本上说,旧媒介的落寞并不是技法的死亡,而是描摹现实这一能力的死亡。
虽然现在就断言说电视剧已经丧失了描摹现实、再现生活的能力,显然是为时尚早,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存在着电视剧难以“复制”的世界,这是由数字媒介所构建的现实与超现实交织的世界,一个已经颠覆了人与世界、艺术及其自身关系的世界:时空不再是单一和线性的,所谓“真实”也不再是与客观世界保持同一,人的主体性也一再被颠覆、改写甚至是解构。面对这样虚实难辨的现实,这样面目模糊的生活,电视剧在艺术表现力上的苍白日益凸显,人们需要另外一种艺术形式,来勾画这个与现实世界并行的全新时空,展示自身在其中狂欢化解构现实,颠覆传统的“战果”。这是网络视频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网络剧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换言之,植根、立足于网民描摹现实需要才是网络剧的根基所在。网络剧顺应商业逻辑是其产业化的必然,但就目前引发热议且争议不断的几部网络剧来看,多少都有依赖剧情上“打擦边球”,攫取网友猎奇心理而博得点击率的倾向。但其政策监管层面不可能一直处在“真空”状态。目前,广电总局下发的《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要求加强网络视听节目播出机构“自审自查”力度,可以说就是一个政策收紧的信号。一旦题材受限,网络剧门槛“优势”不再的时候,网络剧还能否吸引到千万网友的注意力?
在这方面倒是网络剧的“姊妹”微电影给出了有益探索。凭借草根气质、真情演绎,微电影《老男孩》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甚至引发网络怀旧热潮。其实这部充满小市民气息,没有一个明星的微电影也是“系出名门”之作。该作品属于中影集团和优酷网联合出品的《11度青春系列电影》中的一部,整个系列由11位年轻新锐导演所执导的11部系列新媒体短片构成,雪弗兰科鲁兹提供全程支持。但这部微电影却没有因为商业资本的参与而“迷失方向”,真诚地抒写出城市草根的生活迷惘、青春追忆从而获得网友一致认可。因此,笔者认为网络剧若想真正“登堂入室”,达到与电视剧“分庭抗礼”的艺术水准,迫切需要寻找一条途径将民间草根智慧同商业模式有机结合,制作出真正“接地气”,带有网络文化特质的网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