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1/2)
非凡文学 www.ffwx.net,[红楼]重生贾母荣华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敢在粮草上做文章的“人物”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林海自然也心里有数,而这几位“大人”之中,不惜付出大代价也一定要和荣国府过不去的也就那么剩一位了。
不过为了他这么一个新任刺史就做出这么大阵仗,林海也不觉得自己一个人就能有这个“荣幸”。
据心腹幕僚所说,有霉味的米粮以及掺了些石头充数的运粮车加在一起,差不多是这回到来的车辆总数一半左右了。
话说忠顺王府在北疆也有不少门人,林海觉得那位世子远远没到拿自己人的性命和安危来算计荣府的程度。
那么……霉米和掺了啥时的粮包……可能早就有了,忠顺王世子只是借机推上一把而已。不管林海是否发现,完全查出后面牵扯的官员,太子妃的那位娘家人都脱不开干系。
忠顺王世子这是“帮着”荣府和费家结仇呢。不过林海职责内的事儿他自然不会推脱。
派人先拖住那位押运粮草的官员,自己则带着若干心腹亲自去验看了那几辆有大问题的运粮车。
自从西北平定,调运粮草比之前轻松了不知多少,而且在新米中掺上若干陈米也算是寻常之事……只是太子妃的娘家兄弟大约不知道这回连霉米都送了些过来,还生怕他这回无法获罪,特地添了沙石进来——这就是画蛇添足了。
若是些许霉米还可以说是保管不当,但忧心官位不保才决计瞒天过海;可混入沙石再和粮米一起装进袋子……这可不是几个人几天时间就能办到的。
要知道去年江南丰收,圣上才有底气在今明两年打残北狄的精锐,好腾出手来收拾西南两个隐患。而且圣上和先帝想法颇为相似,宗室们斗归斗,在大事上却不能含糊,尤其事关北疆大军十数万将士们的衣食住行。
这也是先帝对宗室比较软弱,却能狠得下心处罚算计贾赦的忠顺王世子。
不过……既然忠顺王想看荣府与费家不合,林海觉得装模作样地骗一骗他也不坏:忠顺王世子计谋得逞之后,就不会再在这里投入太多心思了。
只是他的主意还是得找个机会偷偷告诉岳父……自己写信剖白有些着相,也显得自己离京之后稍微遇上点麻烦就得向岳父哭诉。
林海其实看得极准:他的岳父岳母都不太喜欢事无巨细地插手小辈的生活,无论公还是私。
因此林海便先公事公办了,扣住了押运官,并用一封亲笔信请来了驻军统领,带人制住了押运粮草的百余军士:若是这群人受了挑唆或是干脆受命要闹个大的,即使过错不在林海这儿,他的宦海生涯也可差不多结束了。
不得不说,林海最为贾代善夫妇看重的地方还就是他十分细致且谨慎。至于聪明人,在官宦和世家圈子里聪明人多了去了,但能在紧要时候还能把持得住,并一如既往的人就太少了。
话说京城荣府里,贾代善与史令仪两口子还真就在商量,让聪明的小儿子也跟着大哥贾赦去南边长长见识。
贾攸只有二十出头,身上还有秀才功名,大儿子刚刚满月……这样一个孩子丢到吃人不吐骨头的江南官场,会不会拔苗助长?
史令仪还是犹豫了一回,结果还是决定对孩子们狠一点。尤其是贾攸懂事起,他爹就已经站稳了脚跟,这么多年荣府荣宠不衰,这孩子行事上没准已经有了些想当然了。
于是她直白道:“江南可不像京里,大家好歹都要卖咱家一个面子。”想了想,又道,“毕竟是天子脚下,郊外有禁军和神策军,甭管那几位王爷心里有多不舒坦,也还是不敢闹腾得太过。”
贾代善默契接话道:“在江南,逼急了,什么狠招阴招可都能往上使。得罪死了咱家,扭头跑到西南,好歹能保住性命,再稍微钻营一下,没准儿还能得着重用呢。”
夫妻俩这样说话,贾攸还就在边上老老实实聆听教诲。他虽然也挺高傲,却十分懂得进退,而且为人也比较有担当。和他侄子宝玉可不大一样:宝玉是真心厌恶吃人的官场,可又甘心享受自己荣国公嫡孙的身份带来的好处。
恃才放旷、清高自诩的才子可不这德行——不过贾代善和史令仪都承认,宝玉在诗词上的才华和灵气,其余几个儿子、孙儿实在都比不了。另外,宝玉还是府中性情最善良温柔的孩子。
为了这个“异类”一些的儿子,贾政打骂全不起作用,便干脆狠下心带他到清苦的地方,拼命使唤他。据贾政的家信所说,见识过真正的民间疾苦,宝玉再没无病呻吟过。
可对于贾攸,响鼓可不用重锤啊。
听了父母闲聊一般说了几句话,贾攸便知道时机到了,该他表一表决心了。于是他起身向父母深深一揖,“儿子明白,爹娘放心。”
贾代善看着媳妇微微一笑,旋即转过头来,徐徐道:“跟着你哥哥,多学多看少说话,凡事多琢磨,宁可不干也别太殷勤而给别人留了话柄。切记,你哥哥和你都要以二皇子为主。”想了想,还是决定再多提点几句,“你没事儿多琢磨二皇子与五皇子行事上的差别吧。”
在西北经受重挫的二皇子已经无需像以前那样左右逢源,会在诸多派系之间权衡利弊,他如今只是一门心思地完成父皇交给他的任务:他既不怕声名受损,更不介意多杀人立威。阴差阳错之下,二皇子现在可是诸多皇子之中最为“纯粹和锋锐”的那个了。
圣上敢把这个儿子派过去,就一定不会忘记再给他带上一柄尚方宝剑。而这样“纯粹与锋锐”的二皇子是一定会引出宵小之辈的。
若是真有官员和当地将士勾结并行那大逆之事,贾赦正好也可借机敲打、清整一番。
不得不承认,贾代善若是想耐心提点儿子,都当得起“无微不至”了。只是这样的机会,几个儿子加在一起都没赶上过几回。
而史令仪静静听着,神色和内心一样平静:其实她也不太担心儿子们的安危。至于二皇子,受点小伤其实更有利于他制服江南那些老资历的官员们。
而江南驻军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事,无论是战力还是装备人数全不能跟大胜北地骑兵,军中多是精锐兵卒将领的神策军相提并论。
史令仪只是害怕儿子一个一根筋,一个还年轻气盛,到了江南遭人算计,毁了名声这一辈子可就算完了。
在太平年代,像是残暴、贪婪、不仁不义这几样,沾上一样就没什么前程可言,哪怕他们的亲爹是荣国公都一样……
话说贾代善刚打发走小儿子,正喝茶润喉的功夫,贾敏的家信便已经到了。
史令仪顺手扯开蜡封,从信封里拿出薄薄几张信笺,就靠在丈夫身边看起来。心中内容多是琐碎家事,但行为措辞与女儿平时……可... -->>
敢在粮草上做文章的“人物”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林海自然也心里有数,而这几位“大人”之中,不惜付出大代价也一定要和荣国府过不去的也就那么剩一位了。
不过为了他这么一个新任刺史就做出这么大阵仗,林海也不觉得自己一个人就能有这个“荣幸”。
据心腹幕僚所说,有霉味的米粮以及掺了些石头充数的运粮车加在一起,差不多是这回到来的车辆总数一半左右了。
话说忠顺王府在北疆也有不少门人,林海觉得那位世子远远没到拿自己人的性命和安危来算计荣府的程度。
那么……霉米和掺了啥时的粮包……可能早就有了,忠顺王世子只是借机推上一把而已。不管林海是否发现,完全查出后面牵扯的官员,太子妃的那位娘家人都脱不开干系。
忠顺王世子这是“帮着”荣府和费家结仇呢。不过林海职责内的事儿他自然不会推脱。
派人先拖住那位押运粮草的官员,自己则带着若干心腹亲自去验看了那几辆有大问题的运粮车。
自从西北平定,调运粮草比之前轻松了不知多少,而且在新米中掺上若干陈米也算是寻常之事……只是太子妃的娘家兄弟大约不知道这回连霉米都送了些过来,还生怕他这回无法获罪,特地添了沙石进来——这就是画蛇添足了。
若是些许霉米还可以说是保管不当,但忧心官位不保才决计瞒天过海;可混入沙石再和粮米一起装进袋子……这可不是几个人几天时间就能办到的。
要知道去年江南丰收,圣上才有底气在今明两年打残北狄的精锐,好腾出手来收拾西南两个隐患。而且圣上和先帝想法颇为相似,宗室们斗归斗,在大事上却不能含糊,尤其事关北疆大军十数万将士们的衣食住行。
这也是先帝对宗室比较软弱,却能狠得下心处罚算计贾赦的忠顺王世子。
不过……既然忠顺王想看荣府与费家不合,林海觉得装模作样地骗一骗他也不坏:忠顺王世子计谋得逞之后,就不会再在这里投入太多心思了。
只是他的主意还是得找个机会偷偷告诉岳父……自己写信剖白有些着相,也显得自己离京之后稍微遇上点麻烦就得向岳父哭诉。
林海其实看得极准:他的岳父岳母都不太喜欢事无巨细地插手小辈的生活,无论公还是私。
因此林海便先公事公办了,扣住了押运官,并用一封亲笔信请来了驻军统领,带人制住了押运粮草的百余军士:若是这群人受了挑唆或是干脆受命要闹个大的,即使过错不在林海这儿,他的宦海生涯也可差不多结束了。
不得不说,林海最为贾代善夫妇看重的地方还就是他十分细致且谨慎。至于聪明人,在官宦和世家圈子里聪明人多了去了,但能在紧要时候还能把持得住,并一如既往的人就太少了。
话说京城荣府里,贾代善与史令仪两口子还真就在商量,让聪明的小儿子也跟着大哥贾赦去南边长长见识。
贾攸只有二十出头,身上还有秀才功名,大儿子刚刚满月……这样一个孩子丢到吃人不吐骨头的江南官场,会不会拔苗助长?
史令仪还是犹豫了一回,结果还是决定对孩子们狠一点。尤其是贾攸懂事起,他爹就已经站稳了脚跟,这么多年荣府荣宠不衰,这孩子行事上没准已经有了些想当然了。
于是她直白道:“江南可不像京里,大家好歹都要卖咱家一个面子。”想了想,又道,“毕竟是天子脚下,郊外有禁军和神策军,甭管那几位王爷心里有多不舒坦,也还是不敢闹腾得太过。”
贾代善默契接话道:“在江南,逼急了,什么狠招阴招可都能往上使。得罪死了咱家,扭头跑到西南,好歹能保住性命,再稍微钻营一下,没准儿还能得着重用呢。”
夫妻俩这样说话,贾攸还就在边上老老实实聆听教诲。他虽然也挺高傲,却十分懂得进退,而且为人也比较有担当。和他侄子宝玉可不大一样:宝玉是真心厌恶吃人的官场,可又甘心享受自己荣国公嫡孙的身份带来的好处。
恃才放旷、清高自诩的才子可不这德行——不过贾代善和史令仪都承认,宝玉在诗词上的才华和灵气,其余几个儿子、孙儿实在都比不了。另外,宝玉还是府中性情最善良温柔的孩子。
为了这个“异类”一些的儿子,贾政打骂全不起作用,便干脆狠下心带他到清苦的地方,拼命使唤他。据贾政的家信所说,见识过真正的民间疾苦,宝玉再没无病呻吟过。
可对于贾攸,响鼓可不用重锤啊。
听了父母闲聊一般说了几句话,贾攸便知道时机到了,该他表一表决心了。于是他起身向父母深深一揖,“儿子明白,爹娘放心。”
贾代善看着媳妇微微一笑,旋即转过头来,徐徐道:“跟着你哥哥,多学多看少说话,凡事多琢磨,宁可不干也别太殷勤而给别人留了话柄。切记,你哥哥和你都要以二皇子为主。”想了想,还是决定再多提点几句,“你没事儿多琢磨二皇子与五皇子行事上的差别吧。”
在西北经受重挫的二皇子已经无需像以前那样左右逢源,会在诸多派系之间权衡利弊,他如今只是一门心思地完成父皇交给他的任务:他既不怕声名受损,更不介意多杀人立威。阴差阳错之下,二皇子现在可是诸多皇子之中最为“纯粹和锋锐”的那个了。
圣上敢把这个儿子派过去,就一定不会忘记再给他带上一柄尚方宝剑。而这样“纯粹与锋锐”的二皇子是一定会引出宵小之辈的。
若是真有官员和当地将士勾结并行那大逆之事,贾赦正好也可借机敲打、清整一番。
不得不承认,贾代善若是想耐心提点儿子,都当得起“无微不至”了。只是这样的机会,几个儿子加在一起都没赶上过几回。
而史令仪静静听着,神色和内心一样平静:其实她也不太担心儿子们的安危。至于二皇子,受点小伤其实更有利于他制服江南那些老资历的官员们。
而江南驻军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事,无论是战力还是装备人数全不能跟大胜北地骑兵,军中多是精锐兵卒将领的神策军相提并论。
史令仪只是害怕儿子一个一根筋,一个还年轻气盛,到了江南遭人算计,毁了名声这一辈子可就算完了。
在太平年代,像是残暴、贪婪、不仁不义这几样,沾上一样就没什么前程可言,哪怕他们的亲爹是荣国公都一样……
话说贾代善刚打发走小儿子,正喝茶润喉的功夫,贾敏的家信便已经到了。
史令仪顺手扯开蜡封,从信封里拿出薄薄几张信笺,就靠在丈夫身边看起来。心中内容多是琐碎家事,但行为措辞与女儿平时……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