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重生在顺治末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总参谋部、总训练部、总后勤部。主要职能是担负防卫作战任务,必要时可以依照大清律例的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这样的制度已经很接近于现代军队制度了。
总训练部主要负责训练军队,不断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保证作战、以及其他各项任务的完成。
总参谋部,其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最高统帅和兵部命令、指示,搜集和提供情报,拟定和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指挥并协调各军种、各军队的作战行动。
总后勤部负责领导与管理军队的各项后勤专业事物,组织与实施军队的后勤保障。军需、军医、军械、运输,军队财务、营房建设等都是其管辖范围。
康熙通过文、武两种比试,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了一批高素质的精英士兵、武将和文职人员,按照他们所擅长的区域,将他们充实到这三个部门当中。
另外对数目庞大,但是不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绿营。经过筛选后康熙也做出了调整,他们现在负责在城市或特定地区实施巡查警戒,处置突发事件,骚乱及暴乱事件。遇有严重灾害时,参加抢险救灾和为一线部队输送兵员等任务。
并且规定所有军队的将领全部三年一轮换。
这期间,康熙多方征求意见,参照了古往今来的军队制度,又向南怀仁等传教士详细询问了西方的军制,另外淑云也很隐晦的,在不经意间提出了一些极为有用的建议,才有今天这样的结果。
三方互相协调,又相对独立,最终的权利控制在了皇帝手中,这样一来就在最大程度上预防了叛乱发生的可能。
为了防止出现“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康熙又组织人手为各个兵种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训练大纲,并规定要严格按照上面的方法和步骤执行。而且康熙还要求各区域内部每年比拼一次,全国三年大比拼一次。优秀的团体和个人,都会得到提升和奖励。也就是说,从今以后士兵和武官擢升的途径已经不再局限于军功了。
这么一连串巨大的变动,给朝堂上带来的影响无疑也是十分巨大的。而每一次新制度的出台无可厚非的都会惹来争议,当然这次也不会例外。有赞同的,自然也有反对的。
而牵扯到个人利益,几乎所有的武官对这一系列的政策都持支持的态度。武官的利益扩大了,在文官看来,他们的利益就必定要受到损害。这些人自然也就不愿意了,而且自宋朝绍兴党禁开始,中国官场上的文官和武将就成了两个敌对的势力,他们互相拆台,互相倾轧,除了开国之初打天下的一段时间,就很少再有合作了。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的一种悲哀。
当然也就没有哪个文官愿意看到武将做大,文官们气得要死。没想到一个谋反事件居然惹出这么多的事来。而且那是索额图那帮人的错,又不关他们的事,他们可是老实、听话的很,凭啥有了好处只给那些粗鲁的丘八们啊?
几个年老的翰林为此都气病了。因此朝堂上反对的声音很大,甚至出现了冒死劝谏的把戏。
但是事关军队改革,康熙容不得别人置喙。以他现在的强势和权威,这些人跟本就阻止不了康熙的决定,而且康熙如今已经把舆论宣传运用的炉火纯青,他在第一时间就利用报纸占据了舆论的主导地位。经过了一些必要的妥协,又狠狠的整治了几个带头反对的。这些政策还是被康熙按照他全部的意志颁布了下去,并且在一众武官的努力下,顺利的得到了执行。
可即便如此,康熙还不满足,他又在军队中单独发行了一份报纸,专门用来宣传忠君思想。为了解决大多数士兵不识字的问题,康熙又责令各部队的将领专门组织人手每天给战士们读报纸。
等康熙把所有的工作全部理顺,各部队走上正轨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半年多,时间进入到了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四月初。
康熙这个不甘寂寞的家伙还没休息上几天呢,又突然决定要巡抚蒙古了。
感谢书友,奶昔的味道投了5张评价票,投了2张更新票
感谢书友,祭爱巫情,觉海慈航,打赏200起点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总参谋部、总训练部、总后勤部。主要职能是担负防卫作战任务,必要时可以依照大清律例的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这样的制度已经很接近于现代军队制度了。
总训练部主要负责训练军队,不断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保证作战、以及其他各项任务的完成。
总参谋部,其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最高统帅和兵部命令、指示,搜集和提供情报,拟定和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指挥并协调各军种、各军队的作战行动。
总后勤部负责领导与管理军队的各项后勤专业事物,组织与实施军队的后勤保障。军需、军医、军械、运输,军队财务、营房建设等都是其管辖范围。
康熙通过文、武两种比试,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了一批高素质的精英士兵、武将和文职人员,按照他们所擅长的区域,将他们充实到这三个部门当中。
另外对数目庞大,但是不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绿营。经过筛选后康熙也做出了调整,他们现在负责在城市或特定地区实施巡查警戒,处置突发事件,骚乱及暴乱事件。遇有严重灾害时,参加抢险救灾和为一线部队输送兵员等任务。
并且规定所有军队的将领全部三年一轮换。
这期间,康熙多方征求意见,参照了古往今来的军队制度,又向南怀仁等传教士详细询问了西方的军制,另外淑云也很隐晦的,在不经意间提出了一些极为有用的建议,才有今天这样的结果。
三方互相协调,又相对独立,最终的权利控制在了皇帝手中,这样一来就在最大程度上预防了叛乱发生的可能。
为了防止出现“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康熙又组织人手为各个兵种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训练大纲,并规定要严格按照上面的方法和步骤执行。而且康熙还要求各区域内部每年比拼一次,全国三年大比拼一次。优秀的团体和个人,都会得到提升和奖励。也就是说,从今以后士兵和武官擢升的途径已经不再局限于军功了。
这么一连串巨大的变动,给朝堂上带来的影响无疑也是十分巨大的。而每一次新制度的出台无可厚非的都会惹来争议,当然这次也不会例外。有赞同的,自然也有反对的。
而牵扯到个人利益,几乎所有的武官对这一系列的政策都持支持的态度。武官的利益扩大了,在文官看来,他们的利益就必定要受到损害。这些人自然也就不愿意了,而且自宋朝绍兴党禁开始,中国官场上的文官和武将就成了两个敌对的势力,他们互相拆台,互相倾轧,除了开国之初打天下的一段时间,就很少再有合作了。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的一种悲哀。
当然也就没有哪个文官愿意看到武将做大,文官们气得要死。没想到一个谋反事件居然惹出这么多的事来。而且那是索额图那帮人的错,又不关他们的事,他们可是老实、听话的很,凭啥有了好处只给那些粗鲁的丘八们啊?
几个年老的翰林为此都气病了。因此朝堂上反对的声音很大,甚至出现了冒死劝谏的把戏。
但是事关军队改革,康熙容不得别人置喙。以他现在的强势和权威,这些人跟本就阻止不了康熙的决定,而且康熙如今已经把舆论宣传运用的炉火纯青,他在第一时间就利用报纸占据了舆论的主导地位。经过了一些必要的妥协,又狠狠的整治了几个带头反对的。这些政策还是被康熙按照他全部的意志颁布了下去,并且在一众武官的努力下,顺利的得到了执行。
可即便如此,康熙还不满足,他又在军队中单独发行了一份报纸,专门用来宣传忠君思想。为了解决大多数士兵不识字的问题,康熙又责令各部队的将领专门组织人手每天给战士们读报纸。
等康熙把所有的工作全部理顺,各部队走上正轨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半年多,时间进入到了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四月初。
康熙这个不甘寂寞的家伙还没休息上几天呢,又突然决定要巡抚蒙古了。
感谢书友,奶昔的味道投了5张评价票,投了2张更新票
感谢书友,祭爱巫情,觉海慈航,打赏200起点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