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大秦帝国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秦王政下令采纳武烈侯的西南策略,中枢即刻拟定具体实施方案,武烈侯则到西南全权负责实施此策。
中枢的具体方案主要体现在中央政策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协调上,而武烈侯是西南策略的执行者。
秦王命令一下,中枢动起来了,武烈侯更要紧锣密鼓,全力以赴。
中枢当前的头等大事是华阳太后的丧礼,而华阳太后有遗命,她要与孝文王合葬,这就使得丧礼程序更复杂,但因为无须给华阳太后做陵墓,少府因此节约了一笔巨大开支,整个丧礼的时间也大为缩短,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枢实施西南策略。
秦王政很快召见了墨家钜子蒲溪子,拜托他发动墨家子弟在大秦境内展开救灾义捐。
在王国钱粮陷入困窘之际,中枢不用法令的形式加赋增税,而是利用墨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和普通庶民的善良发动义捐,这在大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中枢最初反对此策,因为此策会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秦王和官府的威信,并让一直受到压制的墨家借此机遇而复兴,但相比起来,中枢更不愿意为了一个没有成功希望的策略而临时加赋增税招致民众的怨恨。
秦王政召见墨家钜子托付以国事,事实上这就是向中枢、中央府署和地方郡县传递一个讯息,墨家发动的义捐是大王的命令,从上到下必须全力配合。如此一来,墨家在大秦的政治地位就提高了。政治地位的提高意义重大,这不仅代表墨家子弟有机会入仕,而且墨家的学术也会逐渐影响到国策。
秦王政之所以召见墨家钜子,不仅是因为时局需要和武烈侯的强烈要求,更重要的是这两年墨家学术的变革有利于大秦的统一大业。另外,在武烈侯的推动下,墨家在南阳学府和中原大学府都公开收徒授学,其子弟越来越多,影响力日趋扩大,所以大秦也需要适当改变一下对墨家的态度,一味压制终究不是正确的策略,必要的拉扰和扶助还是有利于大秦政局的良性发展。
在秦王政召见墨家钜子的同时,武烈侯也在梁囿行辕召集中原军政官长们议事,具体解说西南策略,并部署具体的实施方案。
众人对武烈侯拿出的这个策略赞叹不己。没办法,如此高招也只有天才才能想得出来,其他人望尘莫及。
赵高详细解释了西南策略,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得失和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原不再会因为这场灾难而陷入危机。
中原的救灾已经初见成效,郡县官长的全力以赴,五万军队的投入,数千名工匠和近百名墨家子弟的日夜奋战,中原巨贾们不遗余力的支持,再加上灾区民众们夜以继日地辛勤劳作,受灾田地的灾情基本上得到缓解,然而,由于武烈侯对未来预测极度悲观,中原的军政官长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尤其是三川、砀郡和东郡三地,更是做好了与干旱打持久战的准备。
从目前的救灾情况来看,中原今年粮食欠收已成定局,但不至于酿成大饥荒的恶劣局面。如果河北灾民蜂拥南下,依靠中原官民们的齐心协力,把灾民安全转送到南阳绝对没有问题。
“庶民的情绪如何?”宝鼎最关心的就是中原庶民们对秦人的态度。
“凡事有失必有得。”砀郡太守王昕叹道,“近一年来,我们虽然没有加重中原庶民的赋税,也没有过度征发徭役,更没有招募他们去打仗,但彼此间的仇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散,然而,这场灾难却帮助了我们。武烈侯的远见卓识和不惜代价救灾的决心,让中原秦人不得不倾尽全力帮助中原庶民救灾。庶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秦人不是传说中的虎狼,相反,秦人的仁义远远超过了韩魏两国的大王和官僚。庶民们因此改变了对我们的态度,甚至那些一直对我们恨之入骨的士人也不再以仇恨的目光看着我们。”
“本来我们一直担心河北灾民的南下会混乱中原,让我们所有的努力一夜间化作乌有,但武烈侯又拿出了西南策略,彻底解决了中原危机。中原不再有危机,那么当我们战胜了这场可怕的灾难之后,我们必将赢得中原的民心,大秦从此可以牢牢控制中原。”
宝鼎略感意外,旋即又大为高兴。中原庶民饱受战乱之苦,现在总算看到了过上安稳日子的曙光。谁给他们希望,他们就拥戴谁,这是人世间的真理。
“只是,我们现在非常担心,我们本可以得到的一切,将因为你的离去而转瞬丢失。”
王昕的话让大帐内的众人忽然沉默下来,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压抑。
武烈侯离开了中原,那么中原就是一块大肥肉,咸阳的各方势力都要来抢。不管是军队统率还是郡县官长,都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调离中原,武烈侯前期所做的努力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这倒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毕竟现在宗室、楚系和老秦人在朝堂上都有一定的实力,中原这块大肥肉不可能让大王和关东人独吞了,必要的平衡还是需要的,所以最严重的问题不是中原常备军和地方郡县的控制权,而是中原好不容易出现的稳定局面可能被咸阳瞬间摧毁。
中原为何在短短时间内基本稳定下来?其根本原因就是武烈侯坚持实施“与民休养”之策,一旦武烈侯离开,中原缺少一个可以用各种办法说服和影响咸阳的中坚人物,那么其结果可想而知,尤其让人忧虑的是,假如大王派来一个亲信大臣顶替武烈侯在中原的主政位置,那对中原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明年中原是攻打赵国的主要力量,咸阳不可能错过攻打中原的最好机会,可以想像,咸阳为了拿下赵国必定在中原大肆搜刮财富,大量征发徭役,最终可能导致中原怨声载道。这种局面不是中原军政官长愿意看到的,因为这直接损害了中原财富,而中原财富与他们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即便是做为关东系领军人物之一的蒙氏,也在中原获得了惊人的收益,这个收益和武烈侯在中原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有直接关系。
武烈侯在中原连番布局,对赵燕齐楚四国做了大量的秘密部署,这些部署从长远来说是为了统一大业,从眼前来说就是为了拿下赵国。在中原军政官长们看来,武烈侯肯定有办法轻而易举地攻占河北。一直以来武烈侯都是这样干的,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战果和利益,大家都跟在后面获得了难以想像的好处。武烈侯一走,这种好事还有吗?显然,在今日的大秦,没有人的才智可以与武烈侯比肩,更没有人可以取代武烈侯。
宝鼎也沉默不语。
他也不想离开中原,错失攻占赵国的机会,但问题是,谁能代替他实施西南策略?谁愿意不惜代价地拯救无辜生灵?谁了解今日在西南的成功将直接关系到未来帝国的命运?所以他必须离开中原,必须亲自赶到西南主持大计,即便因此而失去灭赵的功绩,他也是心甘情愿。
只是他忽略了一点,今日的中原已经把他和这些军政官长们,还有中原巨贾们的利益牢牢捆在了一起,他的离去将损害大多数中原军政官长们和巨贾们的利益,其后果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武烈侯,西南策略的实施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东郡太守公子庄问道。
宝鼎沉吟良久,说道,“一切顺利的话,至少一年时间。”
“如果不顺利呢?”公子庄追问道。
宝鼎想到了一年多后的第二次大饥荒。如果第一次大迁徙成功了,咸阳在面对第二次大饥荒的时侯,肯定还是如法炮制。此策最大的好处就是把灾难转嫁到西南边疆,至于灾民们是否能因此得以拯救,那不在咸阳的考虑之列。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绝不会顾及考虑到千千万万庶民的死活。
“如果不顺利的话,至... -->>
秦王政下令采纳武烈侯的西南策略,中枢即刻拟定具体实施方案,武烈侯则到西南全权负责实施此策。
中枢的具体方案主要体现在中央政策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协调上,而武烈侯是西南策略的执行者。
秦王命令一下,中枢动起来了,武烈侯更要紧锣密鼓,全力以赴。
中枢当前的头等大事是华阳太后的丧礼,而华阳太后有遗命,她要与孝文王合葬,这就使得丧礼程序更复杂,但因为无须给华阳太后做陵墓,少府因此节约了一笔巨大开支,整个丧礼的时间也大为缩短,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枢实施西南策略。
秦王政很快召见了墨家钜子蒲溪子,拜托他发动墨家子弟在大秦境内展开救灾义捐。
在王国钱粮陷入困窘之际,中枢不用法令的形式加赋增税,而是利用墨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和普通庶民的善良发动义捐,这在大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中枢最初反对此策,因为此策会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秦王和官府的威信,并让一直受到压制的墨家借此机遇而复兴,但相比起来,中枢更不愿意为了一个没有成功希望的策略而临时加赋增税招致民众的怨恨。
秦王政召见墨家钜子托付以国事,事实上这就是向中枢、中央府署和地方郡县传递一个讯息,墨家发动的义捐是大王的命令,从上到下必须全力配合。如此一来,墨家在大秦的政治地位就提高了。政治地位的提高意义重大,这不仅代表墨家子弟有机会入仕,而且墨家的学术也会逐渐影响到国策。
秦王政之所以召见墨家钜子,不仅是因为时局需要和武烈侯的强烈要求,更重要的是这两年墨家学术的变革有利于大秦的统一大业。另外,在武烈侯的推动下,墨家在南阳学府和中原大学府都公开收徒授学,其子弟越来越多,影响力日趋扩大,所以大秦也需要适当改变一下对墨家的态度,一味压制终究不是正确的策略,必要的拉扰和扶助还是有利于大秦政局的良性发展。
在秦王政召见墨家钜子的同时,武烈侯也在梁囿行辕召集中原军政官长们议事,具体解说西南策略,并部署具体的实施方案。
众人对武烈侯拿出的这个策略赞叹不己。没办法,如此高招也只有天才才能想得出来,其他人望尘莫及。
赵高详细解释了西南策略,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得失和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原不再会因为这场灾难而陷入危机。
中原的救灾已经初见成效,郡县官长的全力以赴,五万军队的投入,数千名工匠和近百名墨家子弟的日夜奋战,中原巨贾们不遗余力的支持,再加上灾区民众们夜以继日地辛勤劳作,受灾田地的灾情基本上得到缓解,然而,由于武烈侯对未来预测极度悲观,中原的军政官长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尤其是三川、砀郡和东郡三地,更是做好了与干旱打持久战的准备。
从目前的救灾情况来看,中原今年粮食欠收已成定局,但不至于酿成大饥荒的恶劣局面。如果河北灾民蜂拥南下,依靠中原官民们的齐心协力,把灾民安全转送到南阳绝对没有问题。
“庶民的情绪如何?”宝鼎最关心的就是中原庶民们对秦人的态度。
“凡事有失必有得。”砀郡太守王昕叹道,“近一年来,我们虽然没有加重中原庶民的赋税,也没有过度征发徭役,更没有招募他们去打仗,但彼此间的仇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散,然而,这场灾难却帮助了我们。武烈侯的远见卓识和不惜代价救灾的决心,让中原秦人不得不倾尽全力帮助中原庶民救灾。庶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秦人不是传说中的虎狼,相反,秦人的仁义远远超过了韩魏两国的大王和官僚。庶民们因此改变了对我们的态度,甚至那些一直对我们恨之入骨的士人也不再以仇恨的目光看着我们。”
“本来我们一直担心河北灾民的南下会混乱中原,让我们所有的努力一夜间化作乌有,但武烈侯又拿出了西南策略,彻底解决了中原危机。中原不再有危机,那么当我们战胜了这场可怕的灾难之后,我们必将赢得中原的民心,大秦从此可以牢牢控制中原。”
宝鼎略感意外,旋即又大为高兴。中原庶民饱受战乱之苦,现在总算看到了过上安稳日子的曙光。谁给他们希望,他们就拥戴谁,这是人世间的真理。
“只是,我们现在非常担心,我们本可以得到的一切,将因为你的离去而转瞬丢失。”
王昕的话让大帐内的众人忽然沉默下来,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压抑。
武烈侯离开了中原,那么中原就是一块大肥肉,咸阳的各方势力都要来抢。不管是军队统率还是郡县官长,都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调离中原,武烈侯前期所做的努力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这倒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毕竟现在宗室、楚系和老秦人在朝堂上都有一定的实力,中原这块大肥肉不可能让大王和关东人独吞了,必要的平衡还是需要的,所以最严重的问题不是中原常备军和地方郡县的控制权,而是中原好不容易出现的稳定局面可能被咸阳瞬间摧毁。
中原为何在短短时间内基本稳定下来?其根本原因就是武烈侯坚持实施“与民休养”之策,一旦武烈侯离开,中原缺少一个可以用各种办法说服和影响咸阳的中坚人物,那么其结果可想而知,尤其让人忧虑的是,假如大王派来一个亲信大臣顶替武烈侯在中原的主政位置,那对中原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明年中原是攻打赵国的主要力量,咸阳不可能错过攻打中原的最好机会,可以想像,咸阳为了拿下赵国必定在中原大肆搜刮财富,大量征发徭役,最终可能导致中原怨声载道。这种局面不是中原军政官长愿意看到的,因为这直接损害了中原财富,而中原财富与他们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即便是做为关东系领军人物之一的蒙氏,也在中原获得了惊人的收益,这个收益和武烈侯在中原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有直接关系。
武烈侯在中原连番布局,对赵燕齐楚四国做了大量的秘密部署,这些部署从长远来说是为了统一大业,从眼前来说就是为了拿下赵国。在中原军政官长们看来,武烈侯肯定有办法轻而易举地攻占河北。一直以来武烈侯都是这样干的,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战果和利益,大家都跟在后面获得了难以想像的好处。武烈侯一走,这种好事还有吗?显然,在今日的大秦,没有人的才智可以与武烈侯比肩,更没有人可以取代武烈侯。
宝鼎也沉默不语。
他也不想离开中原,错失攻占赵国的机会,但问题是,谁能代替他实施西南策略?谁愿意不惜代价地拯救无辜生灵?谁了解今日在西南的成功将直接关系到未来帝国的命运?所以他必须离开中原,必须亲自赶到西南主持大计,即便因此而失去灭赵的功绩,他也是心甘情愿。
只是他忽略了一点,今日的中原已经把他和这些军政官长们,还有中原巨贾们的利益牢牢捆在了一起,他的离去将损害大多数中原军政官长们和巨贾们的利益,其后果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武烈侯,西南策略的实施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东郡太守公子庄问道。
宝鼎沉吟良久,说道,“一切顺利的话,至少一年时间。”
“如果不顺利呢?”公子庄追问道。
宝鼎想到了一年多后的第二次大饥荒。如果第一次大迁徙成功了,咸阳在面对第二次大饥荒的时侯,肯定还是如法炮制。此策最大的好处就是把灾难转嫁到西南边疆,至于灾民们是否能因此得以拯救,那不在咸阳的考虑之列。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绝不会顾及考虑到千千万万庶民的死活。
“如果不顺利的话,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