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大秦帝国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但无法和当年的春申君相提并论,他至今还是控制不了楚国的军政大权,结果他也就控制不了楚国的决策。楚国决策连连失误,导致衰败的步伐越来越快。
这次公子负刍篡夺王统是个机会,是他独揽军政大权的机会,为此他要想方设法打击景氏和项氏,削弱和剥夺他们的军权,继而缓解朝堂上的激烈争斗,牢牢把持楚国的决策,确保以连横结盟秦国来赢得喘息的时间,让楚国以最快速度恢复元气,继而赢得与秦国鼎立抗衡的实力。
不过阳文君过于自信了,对咸阳政局的变化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武烈侯那“养寇自重”四个字更是让阳文君掉进了陷阱。
=
秦王政不立储,各诸侯国都有不同的猜测,但基本有个共识,那就是秦王政对熊氏外戚独揽权柄严重不满。熊氏外戚要掌控王统,秦王政拒不答应,双方僵持。现在华阳太后不在了,熊氏外戚没落,偏偏又冒出了个武烈侯,偏偏这个武烈侯才华盖世,屡建功勋,与秦王政形成了抗衡。武烈侯实力不足以抗衡秦王政,于是武烈侯和熊氏外戚联手,秦国的王统之争因此愈发激烈,秦国在立储一事上再陷僵局。
此次秦王政东巡,狠狠“打击”了武烈侯,导致武烈侯和熊氏外戚在“立储”一事上陷入极度被动,这时候,武烈侯需要来自楚国的支持,需要利用外面的压力来反抗秦王政的打击。养寇自重,说白了就是利用楚国的力量抗衡咸阳。楚国当然求之不得,假如楚国能帮助武烈侯和熊氏外戚赢得秦国的王统,那对楚国的好处不言而喻,最起码秦楚两国的盟约可以长时间维持下去。
既然武烈侯需要楚国的支持,那么他现在当然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公子负刍和阳文君。
武烈侯又是怎么考虑的?武烈侯的下一个目标是攻打楚国,假如公子负刍做了大王,楚国政局稳定,上下齐心,对秦国明显不利,所以武烈侯以当前咸阳政局为诱饵布了一个局,欺骗公子负刍和阳文君,让他们错以为自己需要楚国的支持以抗衡咸阳。公子负刍和阳文君一旦对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必然要在篡位成功后与秦国连横结盟,这个决策势必激化楚国内部的矛盾,而景氏和项氏这些坚持合纵抗秦的贵族必定对公子负刍大失所望,于是朝堂斗争继续,持不同政见的贵族们会形成对抗,这样就有利于秦国攻打楚国了。
公子负刍和阳文君的决策有错误吗?没有错误,他们想法正确,若要与秦国鼎立抗衡,当然要先行恢复元气,恢复实力。
景氏、项氏的政见有错误吗?也没有错误,他们的想法也是正确的,就如当初的春申君一样,在秦国已经成为中土唯一霸主的局面下,楚国若要维持国祚,必须合纵其他诸侯国抗秦,必须把秦国打得衰落了,楚国才能赢得喘息的时间,赢得发展的时间。
如今赵国灭亡在即,秦国的实力更是强大得可怕,这时候与秦国结盟,纯粹是与虎谋皮。韩国就是最鲜明的例子,就算它纳地称臣,秦国也一样把它灭了。秦国的目标是吞并六国,一统中土,如果楚国任由秦国攻打其他诸侯国,让秦国各个击破,那最终楚国也难逃灭亡之祸,最后还是秦国的口中之食。
虽然对立双方的最终目标都是一样,但因为所处位置不同、立场不同、利益不同,导致他们的政见也不同,于是自相残杀。
从项燕的观点出发,他很快就揣测到了武烈侯礼遇范增的险恶用心,武烈侯的目的就是激化楚国内部矛盾,挑起楚国贵族的争斗,由此进一步混乱楚国局势。
换一个大王就能拯救楚国?武烈侯给出了答案,不管谁来做楚国的大王,秦国都会想方设法让楚国的局势越来越恶化。
=
项燕思考良久,忽然叹了口气,似乎做出了某种决断,然后他对范增说道,“你休息几天,然后再赴中原。”
范增大为疑惑。此趟中原之行非常成功,项氏完成了公子负刍的重托,接下来一些具体磋商事宜就应该由公子负刍和阳文君负责了,毕竟那些内容关系到王国机密,关系到公子负刍和阳文君的切身利益,项氏不应该也没有资格参与。
“柱国,我们不能再参与此事了。”范增犹豫了半天,还是直言相劝。
项燕脸上露出一丝冷森之色,“你好好想想,你认为我项氏应该束手就缚吗?”
范增无奈摇头,“柱国,我们不能中了秦人的奸计。如果我们反击,甚至与寿春对抗,岂不正中秦人下怀?”
“束手就缚?”项燕再问。
范增望着项燕那双杀气凛冽的眼睛,暗自苦叹。他从这双眼睛里看到了项燕的愤怒,看到了项燕握在手里的长剑。项燕要主动反击了,楚国要大乱。
“柱国,你决定了?”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项燕说道,“从武烈侯一系列的举措来看,我估计秦军灭赵之后,下一个目标是我们楚国,而不是齐国。”
范增眼前蓦然一亮,项燕的话就像一阵狂风吹去了掩盖在局势上的朦胧迷雾,让他瞬间看到了隐藏在局势里的真相。原来如此,假如秦军在灭赵之后,移师南下攻打楚国,那武烈侯言行里所蕴含的深意就昭然若揭了。
旋即范增神色一黯,一股悲伤的情绪迅速弥漫全身。公子负刍要篡位,项燕要击杀阳文君,连续两场血腥杀戮,对楚国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假如楚国因此而大乱,等于楚人自己葬送了国祚,这太可怕了。
但是,公子负刍的篡位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旦篡位成功,阳文君和项君两股强大势力之间必然为争夺权柄而拔剑相向,这种乱局如果维持下去,同样无力抵御秦军的攻击。
相比起来,倒不如行险一搏,杀了阳文君,铲除其势力,独揽权柄,控制决策,继而君臣齐心,朝野齐心,联合齐国,合纵抗秦,这是守护楚国国祚的唯一办法了。
“我马上秘密赶赴寿春说服临武君。”项燕说道,“此事必须当机立断,宜快不宜迟。你赶赴中原,与武烈侯商议合作事宜。我们将计就计,武烈侯肯定会全力配合,这必定会迫使阳文君在公子负刍篡位之后,加快打击我们的速度,如此则有利于我们迅速完成反击,彻底控制朝政。”
范增迟疑了片刻,说道,“武烈侯肯定有防范之策,假如我们失手……”
“公子负刍篡位,我们和武烈侯来往密切,这两件事都会让齐国极度紧张。”项燕问道,“你想想,齐国会对局势怎么看?”
“齐国可能会担心秦楚联手发动攻击。”
范增知道了,项燕还要寻求齐国的合作,有了齐国的帮助,项燕诛杀阳文君的把握将大大增加。
“咸阳一反常态,拒绝与齐国重建盟约。武烈侯也是至今不愿意与齐国谈判。秦国早早暴露了攻打齐国的决心,这显然不合常理。”项燕冷笑道,“秦国逼着齐国不得不全力与楚国结盟,事实上等于进一步激化楚国朝堂上的矛盾。种种事实表明,秦国下一个攻击是楚国。楚国一旦败北,齐国被秦军三面包围,其覆灭之祸不远矣。所以,我有绝对的把握赢得齐国的支持。”
范增再无疑议,躬身领命。
=
=
=A
,但无法和当年的春申君相提并论,他至今还是控制不了楚国的军政大权,结果他也就控制不了楚国的决策。楚国决策连连失误,导致衰败的步伐越来越快。
这次公子负刍篡夺王统是个机会,是他独揽军政大权的机会,为此他要想方设法打击景氏和项氏,削弱和剥夺他们的军权,继而缓解朝堂上的激烈争斗,牢牢把持楚国的决策,确保以连横结盟秦国来赢得喘息的时间,让楚国以最快速度恢复元气,继而赢得与秦国鼎立抗衡的实力。
不过阳文君过于自信了,对咸阳政局的变化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武烈侯那“养寇自重”四个字更是让阳文君掉进了陷阱。
=
秦王政不立储,各诸侯国都有不同的猜测,但基本有个共识,那就是秦王政对熊氏外戚独揽权柄严重不满。熊氏外戚要掌控王统,秦王政拒不答应,双方僵持。现在华阳太后不在了,熊氏外戚没落,偏偏又冒出了个武烈侯,偏偏这个武烈侯才华盖世,屡建功勋,与秦王政形成了抗衡。武烈侯实力不足以抗衡秦王政,于是武烈侯和熊氏外戚联手,秦国的王统之争因此愈发激烈,秦国在立储一事上再陷僵局。
此次秦王政东巡,狠狠“打击”了武烈侯,导致武烈侯和熊氏外戚在“立储”一事上陷入极度被动,这时候,武烈侯需要来自楚国的支持,需要利用外面的压力来反抗秦王政的打击。养寇自重,说白了就是利用楚国的力量抗衡咸阳。楚国当然求之不得,假如楚国能帮助武烈侯和熊氏外戚赢得秦国的王统,那对楚国的好处不言而喻,最起码秦楚两国的盟约可以长时间维持下去。
既然武烈侯需要楚国的支持,那么他现在当然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公子负刍和阳文君。
武烈侯又是怎么考虑的?武烈侯的下一个目标是攻打楚国,假如公子负刍做了大王,楚国政局稳定,上下齐心,对秦国明显不利,所以武烈侯以当前咸阳政局为诱饵布了一个局,欺骗公子负刍和阳文君,让他们错以为自己需要楚国的支持以抗衡咸阳。公子负刍和阳文君一旦对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必然要在篡位成功后与秦国连横结盟,这个决策势必激化楚国内部的矛盾,而景氏和项氏这些坚持合纵抗秦的贵族必定对公子负刍大失所望,于是朝堂斗争继续,持不同政见的贵族们会形成对抗,这样就有利于秦国攻打楚国了。
公子负刍和阳文君的决策有错误吗?没有错误,他们想法正确,若要与秦国鼎立抗衡,当然要先行恢复元气,恢复实力。
景氏、项氏的政见有错误吗?也没有错误,他们的想法也是正确的,就如当初的春申君一样,在秦国已经成为中土唯一霸主的局面下,楚国若要维持国祚,必须合纵其他诸侯国抗秦,必须把秦国打得衰落了,楚国才能赢得喘息的时间,赢得发展的时间。
如今赵国灭亡在即,秦国的实力更是强大得可怕,这时候与秦国结盟,纯粹是与虎谋皮。韩国就是最鲜明的例子,就算它纳地称臣,秦国也一样把它灭了。秦国的目标是吞并六国,一统中土,如果楚国任由秦国攻打其他诸侯国,让秦国各个击破,那最终楚国也难逃灭亡之祸,最后还是秦国的口中之食。
虽然对立双方的最终目标都是一样,但因为所处位置不同、立场不同、利益不同,导致他们的政见也不同,于是自相残杀。
从项燕的观点出发,他很快就揣测到了武烈侯礼遇范增的险恶用心,武烈侯的目的就是激化楚国内部矛盾,挑起楚国贵族的争斗,由此进一步混乱楚国局势。
换一个大王就能拯救楚国?武烈侯给出了答案,不管谁来做楚国的大王,秦国都会想方设法让楚国的局势越来越恶化。
=
项燕思考良久,忽然叹了口气,似乎做出了某种决断,然后他对范增说道,“你休息几天,然后再赴中原。”
范增大为疑惑。此趟中原之行非常成功,项氏完成了公子负刍的重托,接下来一些具体磋商事宜就应该由公子负刍和阳文君负责了,毕竟那些内容关系到王国机密,关系到公子负刍和阳文君的切身利益,项氏不应该也没有资格参与。
“柱国,我们不能再参与此事了。”范增犹豫了半天,还是直言相劝。
项燕脸上露出一丝冷森之色,“你好好想想,你认为我项氏应该束手就缚吗?”
范增无奈摇头,“柱国,我们不能中了秦人的奸计。如果我们反击,甚至与寿春对抗,岂不正中秦人下怀?”
“束手就缚?”项燕再问。
范增望着项燕那双杀气凛冽的眼睛,暗自苦叹。他从这双眼睛里看到了项燕的愤怒,看到了项燕握在手里的长剑。项燕要主动反击了,楚国要大乱。
“柱国,你决定了?”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项燕说道,“从武烈侯一系列的举措来看,我估计秦军灭赵之后,下一个目标是我们楚国,而不是齐国。”
范增眼前蓦然一亮,项燕的话就像一阵狂风吹去了掩盖在局势上的朦胧迷雾,让他瞬间看到了隐藏在局势里的真相。原来如此,假如秦军在灭赵之后,移师南下攻打楚国,那武烈侯言行里所蕴含的深意就昭然若揭了。
旋即范增神色一黯,一股悲伤的情绪迅速弥漫全身。公子负刍要篡位,项燕要击杀阳文君,连续两场血腥杀戮,对楚国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假如楚国因此而大乱,等于楚人自己葬送了国祚,这太可怕了。
但是,公子负刍的篡位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旦篡位成功,阳文君和项君两股强大势力之间必然为争夺权柄而拔剑相向,这种乱局如果维持下去,同样无力抵御秦军的攻击。
相比起来,倒不如行险一搏,杀了阳文君,铲除其势力,独揽权柄,控制决策,继而君臣齐心,朝野齐心,联合齐国,合纵抗秦,这是守护楚国国祚的唯一办法了。
“我马上秘密赶赴寿春说服临武君。”项燕说道,“此事必须当机立断,宜快不宜迟。你赶赴中原,与武烈侯商议合作事宜。我们将计就计,武烈侯肯定会全力配合,这必定会迫使阳文君在公子负刍篡位之后,加快打击我们的速度,如此则有利于我们迅速完成反击,彻底控制朝政。”
范增迟疑了片刻,说道,“武烈侯肯定有防范之策,假如我们失手……”
“公子负刍篡位,我们和武烈侯来往密切,这两件事都会让齐国极度紧张。”项燕问道,“你想想,齐国会对局势怎么看?”
“齐国可能会担心秦楚联手发动攻击。”
范增知道了,项燕还要寻求齐国的合作,有了齐国的帮助,项燕诛杀阳文君的把握将大大增加。
“咸阳一反常态,拒绝与齐国重建盟约。武烈侯也是至今不愿意与齐国谈判。秦国早早暴露了攻打齐国的决心,这显然不合常理。”项燕冷笑道,“秦国逼着齐国不得不全力与楚国结盟,事实上等于进一步激化楚国朝堂上的矛盾。种种事实表明,秦国下一个攻击是楚国。楚国一旦败北,齐国被秦军三面包围,其覆灭之祸不远矣。所以,我有绝对的把握赢得齐国的支持。”
范增再无疑议,躬身领命。
=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