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千古奇功 第257章 土井市之进 (1/2)
非凡文学 www.ffwx.net,最后一个北洋军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卷三千古奇功第257章土井市之进王茂如又是乐得前仰后合,这老头挺有意思,真爱开玩笑,说道:“伯苓先生,此次我请你来,实在是有件事想要求你。”
“请讲。”张伯苓见他正色了,自己也严肃起来。
王茂如道:“我想邀请伯苓先生担任担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为全省规划教育!”请张伯苓担任教育厅长,也是王茂如几番考虑下的决定,当然他不知道张伯苓是否愿意。这张伯苓是南开大学的创始人,而南开大学是民国理科院校的第一,当之无愧的理科第一院校,什么清华(同期为工科学校)同济(此时仅仅是医学院),远远不如南开。南开也为民国培养了无数的人才精英,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清华和复旦等学校才逐渐追赶并超越了他。
民国四大名校分别是蔡元培之北京大学,张伯苓之南开大学,竺可桢之浙江大学以及张学良之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是31年前四大名校,1931年之后随着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学流亡,梅贻琦之清华大学取代了东北大学成为新的民国四大名校)。这些人,除了张学良是挂名,其他人都是教育专家,如果〖中〗国的教育由这些教育专家做主,而不是研究做官的官员做主,那还用跟什么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学习,这些人已经铺设好了路,可惜的是,他们的未来只是地位崇高,他们的理想和理念却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关于南开大学的地位,大家可以理解为西门的一家之言,以为谬参而已,不必较真。)
张伯苓几乎不敢相信,王茂如会有这么一个请求,居然是请自己做教育厅厅长?他……真是大胆啊,居然请一个骂了自己的人做教育厅厅长,自己几次三番拒绝袁世凯段祺瑞的邀请拒绝做官。就是想好好的教育下一代,不想官场应酬。稍作一想,张伯苓倒是很大气地站起身做了一个揖。却仍旧拒绝道:“让尚武将军失望了,我张伯苓天生不是做官的料,只能好好搞我的教育而已。”王茂如想要说话,张伯苓知道他想挽留。心下也有些感动,不过他的性格向来如此,道:“将军不用再劝,张伯苓若是有意做官,早早便做天津教育长了。只是在下无心官场。”
被人拒绝感觉真不好受啊,王茂如叹了口气,忽然问:“伯苓先生为何一定要从事教育而不为官?我想其中一定有一个故事,还请先生讲讲,一解我心中疑惑。”
张伯苓道:“我出生于天津一个秀才家庭,光绪十八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习驾驶,但是可以说我是航海驾驶班最好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光绪二十年。我和十七名同学完成堂课。被派往北洋水师舰队实习。光绪二十三年,承甲午败绩,列强强盗的协议既成,清廷派大员到山东办理接收和转让手续,我也随舰前往。船到威海卫的头一天,我亲眼目睹降下〖日〗本的太阳旗。升起〖中〗国的青龙旗。第二天,又降下〖中〗国的青龙旗。升起英国的米字旗。目睹这场‘国帜三易‘的接收和转让仪式,让我永生难忘这一丧权辱国的场面。从威海卫归来之后。他决定退役。光绪二十九年,我乘暑假航海东渡,亲眼看到〖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盛况,领略了〖日〗本对教育的重视及办学规模和教育方法,深受启发。光绪三十年,经过四个月的细心考察后回国,我决定成立中学,遂将严、王两私塾馆合并,成立私立中学堂,成为学堂的学监。”
王茂如听到他亲眼目睹降国旗之屈辱,感同身受一般,道:“甲午海战,非败于军人,实败于政治,败于政治啊。”
张伯苓婉言谢绝了王茂如的邀请,却也没有把话说死,一定不能当这个教育厅长,王茂如说再请伯苓先生考虑考虑,便回到督军府。
回来时候,卫队长商元青正在对一百多个少年卫队士兵训练,这些都是王茂如收养的孤儿,自从李北仓把燕子门从北京搬到了齐齐哈尔之后,这些收养的孤儿们也来到了这里。识字的都被送到了飞行培训班,不识字的有的进了燕子门练习武艺,以后做个保镖,但大多数都进了王茂如的卫队做起来少年卫队来。
见王茂如到来,少年卫队立即全体敬礼,喊道:“恩帅好!”
这个恩帅和外人的叫法不同,王茂如三年前收养他们,给他们吃喝住学,给他们地位,如今一个个都成了半大小伙子,接受的是传统教育,知恩图报自然对王茂如感恩戴德,王茂如笑着冲大家点点头,回礼,说:“很好,穿上军装,以后好好干,你们都是我的心腹,我必重用,你们每一个人将来都必定出人头地。”
“谢恩帅。”
王茂如进了督军府后院,在左家姐妹住的院子里,左玉琢和左玉婵正在逗着两个小孩儿,俩小孩哈哈笑着,因为营养充足,两个小家伙都胖嘟嘟的,粉嫩的可爱。
小家伙们如今才四个... -->>
卷三千古奇功第257章土井市之进王茂如又是乐得前仰后合,这老头挺有意思,真爱开玩笑,说道:“伯苓先生,此次我请你来,实在是有件事想要求你。”
“请讲。”张伯苓见他正色了,自己也严肃起来。
王茂如道:“我想邀请伯苓先生担任担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为全省规划教育!”请张伯苓担任教育厅长,也是王茂如几番考虑下的决定,当然他不知道张伯苓是否愿意。这张伯苓是南开大学的创始人,而南开大学是民国理科院校的第一,当之无愧的理科第一院校,什么清华(同期为工科学校)同济(此时仅仅是医学院),远远不如南开。南开也为民国培养了无数的人才精英,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清华和复旦等学校才逐渐追赶并超越了他。
民国四大名校分别是蔡元培之北京大学,张伯苓之南开大学,竺可桢之浙江大学以及张学良之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是31年前四大名校,1931年之后随着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学流亡,梅贻琦之清华大学取代了东北大学成为新的民国四大名校)。这些人,除了张学良是挂名,其他人都是教育专家,如果〖中〗国的教育由这些教育专家做主,而不是研究做官的官员做主,那还用跟什么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学习,这些人已经铺设好了路,可惜的是,他们的未来只是地位崇高,他们的理想和理念却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关于南开大学的地位,大家可以理解为西门的一家之言,以为谬参而已,不必较真。)
张伯苓几乎不敢相信,王茂如会有这么一个请求,居然是请自己做教育厅厅长?他……真是大胆啊,居然请一个骂了自己的人做教育厅厅长,自己几次三番拒绝袁世凯段祺瑞的邀请拒绝做官。就是想好好的教育下一代,不想官场应酬。稍作一想,张伯苓倒是很大气地站起身做了一个揖。却仍旧拒绝道:“让尚武将军失望了,我张伯苓天生不是做官的料,只能好好搞我的教育而已。”王茂如想要说话,张伯苓知道他想挽留。心下也有些感动,不过他的性格向来如此,道:“将军不用再劝,张伯苓若是有意做官,早早便做天津教育长了。只是在下无心官场。”
被人拒绝感觉真不好受啊,王茂如叹了口气,忽然问:“伯苓先生为何一定要从事教育而不为官?我想其中一定有一个故事,还请先生讲讲,一解我心中疑惑。”
张伯苓道:“我出生于天津一个秀才家庭,光绪十八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习驾驶,但是可以说我是航海驾驶班最好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光绪二十年。我和十七名同学完成堂课。被派往北洋水师舰队实习。光绪二十三年,承甲午败绩,列强强盗的协议既成,清廷派大员到山东办理接收和转让手续,我也随舰前往。船到威海卫的头一天,我亲眼目睹降下〖日〗本的太阳旗。升起〖中〗国的青龙旗。第二天,又降下〖中〗国的青龙旗。升起英国的米字旗。目睹这场‘国帜三易‘的接收和转让仪式,让我永生难忘这一丧权辱国的场面。从威海卫归来之后。他决定退役。光绪二十九年,我乘暑假航海东渡,亲眼看到〖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盛况,领略了〖日〗本对教育的重视及办学规模和教育方法,深受启发。光绪三十年,经过四个月的细心考察后回国,我决定成立中学,遂将严、王两私塾馆合并,成立私立中学堂,成为学堂的学监。”
王茂如听到他亲眼目睹降国旗之屈辱,感同身受一般,道:“甲午海战,非败于军人,实败于政治,败于政治啊。”
张伯苓婉言谢绝了王茂如的邀请,却也没有把话说死,一定不能当这个教育厅长,王茂如说再请伯苓先生考虑考虑,便回到督军府。
回来时候,卫队长商元青正在对一百多个少年卫队士兵训练,这些都是王茂如收养的孤儿,自从李北仓把燕子门从北京搬到了齐齐哈尔之后,这些收养的孤儿们也来到了这里。识字的都被送到了飞行培训班,不识字的有的进了燕子门练习武艺,以后做个保镖,但大多数都进了王茂如的卫队做起来少年卫队来。
见王茂如到来,少年卫队立即全体敬礼,喊道:“恩帅好!”
这个恩帅和外人的叫法不同,王茂如三年前收养他们,给他们吃喝住学,给他们地位,如今一个个都成了半大小伙子,接受的是传统教育,知恩图报自然对王茂如感恩戴德,王茂如笑着冲大家点点头,回礼,说:“很好,穿上军装,以后好好干,你们都是我的心腹,我必重用,你们每一个人将来都必定出人头地。”
“谢恩帅。”
王茂如进了督军府后院,在左家姐妹住的院子里,左玉琢和左玉婵正在逗着两个小孩儿,俩小孩哈哈笑着,因为营养充足,两个小家伙都胖嘟嘟的,粉嫩的可爱。
小家伙们如今才四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