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位面商人之强国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高加索西揽黑海和地中海,气通南欧、中欧、北非;东接里海和咸海,横贯中亚腹心;它北托乌拉尔山,深入俄罗斯大地;南镇伊朗、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雄视中东。周边民族历来重视高加索,为争夺高加索长年鏖兵不断,就战争的密度和烈度而言,高加索地区一定是世界之最。其地形由两列东西走向的山脉组成。
两山脉之间有一山峡,两条河流分别向东向西流入里海和黑海。北山脉及其北坡通常称北高加索,居住着印古什、车臣、奥塞蒂等民族;南山脉及其南坡又称外高加索,所居民族众多: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伊朗、土耳其、库尔德人等。格鲁吉亚则纵跨南北高加索。
高加索降水冲沛,山青水秀。其最高峰俄尔不鲁士峰海拔5642米,乃欧洲第一高峰。高加索区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四千年前就广泛开采金、铜、铁矿,冶金业十分发达。18世纪中期以后,里海巴库和高加索的石油突然喷涌,震惊了全世界。
高加索对苏联来说是个宝库,每年为苏联提够了大量的粮食、矿藏和石油等。北高加索和库班是苏联小麦、玉米、向日葵、甜菜的富饶产区之一。外高加索各共和国盛产棉花、甜菜、烟草、茶叶、柑桔和香料等作物。
高加索肥沃的土地生长着丰美的牧草,极大地促进了其畜牧业的发展。1940年,恰图拉锰矿给苏联提供了1448700余吨矿砂,约占全苏锰矿砂开采量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五。到1940年,高加索地区共有1726眼新油井投产,这约占全苏当时投产油井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三点五。
战前,巴库的石油开采量,不仅在阿塞拜疆是最高的,而且在全国也是最高的,它占全苏石油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其工业化也迅速发展,经过苏联战前的几个五年计划,高加索已经建起了数百座重工业和轻工业新型企业。
德军在王凡走后,进攻高加索的战斗并不顺利,进攻德军损失很大,除了苏联冬季寒冷透骨的天气外,高加索独特的地理结构和交通条件也是限制德国A集团军群进攻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加索地区地形多种多样(大部是山地地形)。高加索山脉,东起阿普歇伦半岛,西止库斑河口,长1200—1300公里,南北宽16—180公里,构成高加索地区山系的基础。高加索山胀按其结构区分,分为三段:高加索山脉东段—从阿普歇伦到卡兹别克峰,长约100一500公里;高加索山脉中段—在卡兹别克峰到厄尔布鲁士峰之间,长约150—200公里,再次往西,就是高加索山脉西段。
高加索山脉中段是高加索山主脉的高山区。这里群山山峰的平均高度为3500—5000米。卡兹别克峰、阿戴霍赫峰、阿依拉玛峰、什哈拉蜂、厄尔布鲁士峰及其他一些山峰峰项终年积雪。高加索山脉西段—从浮士特峰到阿纳伯市——群山高度逐渐降低,最高为1838米(塞西峰),平均高度不超过l000米。就高加索山脉西段诸山结构而言,在这些山区里,军队行动较容易,不象东段中段山区那样困难。
高加索山主脉从山前地带的山脚到1500一1800米的高度的地方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主要是阔叶林)。这些阔叶林在战争年代是军队配置的良好遮障,但是却也给军队的行动带来一定的因难。再高的山峰上就没有植物覆盖了,全都是光秃秃的岩峭壁。
前高加索是一片由北向南逐渐上升到高加索山脉北坡为止的峰峦绵的山区。整个前高加索遍布库班河和捷列克河水系众多的山间河流、深谷、洼地和隘涧。在北高加索大部草原上,各兵种都能够行动。在前高加索的山谷中和河滩上,可以使用大部队作战。这些山谷和河滩,都通向高加索山主脉山口。
连接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的铁路只有两条:西线,有一条铁路沿黑海海岸从土阿朴谢到巴统;东线,有一条铁路沿里海海岸从马哈奇卡拉到巴库。除了铁路以外,北高加索同外高加索之间还有途经各山口的公路和土路相连。然而战前,高加索的土路无论在平原地区,还是在山区,都很稀少。在草原地区,几乎没有公路,那里主要是筑路机开出的路和汽车行驶轧出的路。一到冬季、春天泛浆和秋季泥泞季节,这些路都不能走,给部队的行动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高加索的交通状况和地理等自然条件,决定了德军进攻的主要战役力向只能为:东高加索方向和西高加索方向,由西北而东南横高加索。从普罗赫拉德内依经过古迭尔美斯、马哈奇卡拉、捷尔宾特到巴库的铁路和公路是东高加索方向的轴线,沿黑海海岸上土阿朴谢、苏呼米的铁路和公路构成两高加索方向的轴线。这两个方向具有很大的战役容量,集团军和方面军均可行动。
1942年,进攻苏联高加索地区的是德国李斯特陆军元帅指挥的“A”集团军群,下辖:备克莱斯特上将指挥的坦克第1集团军(辖步兵第44军和第52军、坦克第3军、第40军和第57军),鲁奥夫上将指挥的第17集团军(辖步兵第5军和山地步兵第49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辖步兵第1军和1个骑兵军)。共计18个步兵师、3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 -->>
高加索西揽黑海和地中海,气通南欧、中欧、北非;东接里海和咸海,横贯中亚腹心;它北托乌拉尔山,深入俄罗斯大地;南镇伊朗、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雄视中东。周边民族历来重视高加索,为争夺高加索长年鏖兵不断,就战争的密度和烈度而言,高加索地区一定是世界之最。其地形由两列东西走向的山脉组成。
两山脉之间有一山峡,两条河流分别向东向西流入里海和黑海。北山脉及其北坡通常称北高加索,居住着印古什、车臣、奥塞蒂等民族;南山脉及其南坡又称外高加索,所居民族众多: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伊朗、土耳其、库尔德人等。格鲁吉亚则纵跨南北高加索。
高加索降水冲沛,山青水秀。其最高峰俄尔不鲁士峰海拔5642米,乃欧洲第一高峰。高加索区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四千年前就广泛开采金、铜、铁矿,冶金业十分发达。18世纪中期以后,里海巴库和高加索的石油突然喷涌,震惊了全世界。
高加索对苏联来说是个宝库,每年为苏联提够了大量的粮食、矿藏和石油等。北高加索和库班是苏联小麦、玉米、向日葵、甜菜的富饶产区之一。外高加索各共和国盛产棉花、甜菜、烟草、茶叶、柑桔和香料等作物。
高加索肥沃的土地生长着丰美的牧草,极大地促进了其畜牧业的发展。1940年,恰图拉锰矿给苏联提供了1448700余吨矿砂,约占全苏锰矿砂开采量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五。到1940年,高加索地区共有1726眼新油井投产,这约占全苏当时投产油井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三点五。
战前,巴库的石油开采量,不仅在阿塞拜疆是最高的,而且在全国也是最高的,它占全苏石油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其工业化也迅速发展,经过苏联战前的几个五年计划,高加索已经建起了数百座重工业和轻工业新型企业。
德军在王凡走后,进攻高加索的战斗并不顺利,进攻德军损失很大,除了苏联冬季寒冷透骨的天气外,高加索独特的地理结构和交通条件也是限制德国A集团军群进攻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加索地区地形多种多样(大部是山地地形)。高加索山脉,东起阿普歇伦半岛,西止库斑河口,长1200—1300公里,南北宽16—180公里,构成高加索地区山系的基础。高加索山胀按其结构区分,分为三段:高加索山脉东段—从阿普歇伦到卡兹别克峰,长约100一500公里;高加索山脉中段—在卡兹别克峰到厄尔布鲁士峰之间,长约150—200公里,再次往西,就是高加索山脉西段。
高加索山脉中段是高加索山主脉的高山区。这里群山山峰的平均高度为3500—5000米。卡兹别克峰、阿戴霍赫峰、阿依拉玛峰、什哈拉蜂、厄尔布鲁士峰及其他一些山峰峰项终年积雪。高加索山脉西段—从浮士特峰到阿纳伯市——群山高度逐渐降低,最高为1838米(塞西峰),平均高度不超过l000米。就高加索山脉西段诸山结构而言,在这些山区里,军队行动较容易,不象东段中段山区那样困难。
高加索山主脉从山前地带的山脚到1500一1800米的高度的地方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主要是阔叶林)。这些阔叶林在战争年代是军队配置的良好遮障,但是却也给军队的行动带来一定的因难。再高的山峰上就没有植物覆盖了,全都是光秃秃的岩峭壁。
前高加索是一片由北向南逐渐上升到高加索山脉北坡为止的峰峦绵的山区。整个前高加索遍布库班河和捷列克河水系众多的山间河流、深谷、洼地和隘涧。在北高加索大部草原上,各兵种都能够行动。在前高加索的山谷中和河滩上,可以使用大部队作战。这些山谷和河滩,都通向高加索山主脉山口。
连接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的铁路只有两条:西线,有一条铁路沿黑海海岸从土阿朴谢到巴统;东线,有一条铁路沿里海海岸从马哈奇卡拉到巴库。除了铁路以外,北高加索同外高加索之间还有途经各山口的公路和土路相连。然而战前,高加索的土路无论在平原地区,还是在山区,都很稀少。在草原地区,几乎没有公路,那里主要是筑路机开出的路和汽车行驶轧出的路。一到冬季、春天泛浆和秋季泥泞季节,这些路都不能走,给部队的行动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高加索的交通状况和地理等自然条件,决定了德军进攻的主要战役力向只能为:东高加索方向和西高加索方向,由西北而东南横高加索。从普罗赫拉德内依经过古迭尔美斯、马哈奇卡拉、捷尔宾特到巴库的铁路和公路是东高加索方向的轴线,沿黑海海岸上土阿朴谢、苏呼米的铁路和公路构成两高加索方向的轴线。这两个方向具有很大的战役容量,集团军和方面军均可行动。
1942年,进攻苏联高加索地区的是德国李斯特陆军元帅指挥的“A”集团军群,下辖:备克莱斯特上将指挥的坦克第1集团军(辖步兵第44军和第52军、坦克第3军、第40军和第57军),鲁奥夫上将指挥的第17集团军(辖步兵第5军和山地步兵第49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辖步兵第1军和1个骑兵军)。共计18个步兵师、3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