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两汉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在刘邦四处找人聊天谈心探讨革命理论的同时,项羽却正在加快着进攻的步伐。几个月后,项羽彻底截断了汉军的运粮甬道,把刘邦围困在荥阳城内。
日子一天比天难过,刘邦一天比一天焦虑,毫无办法的刘邦准备和项羽进行一次对话,因此派使者求见项羽,请求割据荥阳以西来与项羽讲和。这无疑是次割肉,刘邦处世哲学很简单——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可这一次,他真的很无奈,准备把到嘴边的肥肉吐出来和项羽分享。然而项羽不是傻子,更重要的是身边还有范增那个比较厉害的角色,因此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刘邦的示好,一门心思要和他一较高下。
当使者返回荥阳,把项羽的原话复述给刘邦后,刘邦很失望,看了站在身边的陈平一眼,自言自语地感慨了一句:“天下纷纷,何时定乎?”
陈平向前迈出了两步,讲了一段早已思虑已久的话,从此也正式登上了舞台,开始了让人眼花缭乱的表演。
陈平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实用”两个字可以做为其一生的评语。无论他所出的计谋,讲的话,甚至办出来的事,全部围绕着这两个字进行。和萧何比,他少了些和睦;和张良比,他少了些大气。但事实证明,他的“实用”理论,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能让他能游刃有余。功成名就之后,萧何绞尽脑汁地败坏自己的名声来降低危险系数,张良费气淘力地淡出老大视线,而陈平却能ziyou自在地在刘邦身边畅游,过的还比较滋润。我不认为陈平的处世方式好,而只是想说他的方式真的很有用。
当初,项羽要杀他,一口气跑到汉军大营,在魏无知的引荐下,见到了刘邦。应该说陈平跳槽是有资本的,因为在项羽手下时,已经是个高级干部,最起码是个中层领导。刘邦对他的到来还是比较认可的,并且还亲自请他吃了顿饭,聊了几个小时的天,相谈甚欢,最终给了他一个职务——都尉,主管军中人事。对陈平来说,这一次只是换了个公司,岗位相同,职务相同,级别相同,但不同的是在老大心中的地位不同。仅此一项不同,注定了他一生的走向。
无论在哪个公司,有两个部门通常比较牛气。一个是财务部,管着财政大权,无论是谁,再厉害都要花钱,想花钱就得来说好话,要不然饿死你。所以,要进财务部的门,先把脸上表情摆好,笑脸进门、点头哈腰,半天好话之后,能笑着出来算你运气,只要别哭鼻洒泪就行。另一个就是人事部,管着人事考核权。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这里要敢放肆,随时都可能完蛋。因此要进人事部的门,先的表情严肃,庄重进门、谨慎应承,绞尽心机之后,能顺利出来算你走运,只要别挥汗如雨就好。
陈平很幸运,赶上了个好日子。这次平级调动,让他掌握了人事考核权,也让他发现了个一本万利的生财之道。陈平的考核方式很简单:衙门大开,有钱进来,没钱滚蛋。谁送的钱多,派给谁好差事,轻松便捷还能捞点实惠,赢点彩头;要不然就给你个苦差事,活多难干好还穷的叮当响,费力不讨好。
他这么一搞,有很多人不满了。一个楚国逃兵,跑来没几天就有资格考核这些老将,还明目张胆地收受贿赂,要是没人提意见那才有鬼呢。
最终,周勃、灌婴等一些将领忍不住了,在刘邦面前述说他们的不满,“陈平只是长的好,未必有真本事,中看不中用。”
刘邦听了这些话,微微一笑,毫无表示。刘邦很相信自己辨别人才的能力,有没有本事自己会有衡量,别人的乱叫,连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
周勃等人见刘邦没有反应,准备下剂猛药,实实在在恶心陈平一把,“我们听说陈平在他家里时,与嫂子私通(盗其嫂);后来侍奉魏咎,待不下去,投奔到楚;投楚不合,又投汉。并且我们听说陈平还肆意受贿,送钱多得好去处,送钱少得坏去处。”
随着他们说话的进度,刘邦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盗其嫂”那件事十足让人恶心,不过在史料里另有记录说陈平偷过嫂子的藏金,到底是“盗其嫂”还是“盗其嫂金”,这实难以考证。不过周勃、灌婴这群人既然要抨击他,也没必要调查那么清楚,哪条狠就照哪条来,少一字还是多一字没关系,只要有用就行。总的来说,这句话真实性是有待考究的,说给刘邦听听实际上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但其后的话可就很有深意了。刘邦虽然看重人才,但更看重忠诚。并且随后的事实证明,对于不够忠诚的人,纵然有天大的本事,只要有一次放肆,那只有一条路可走——死。而陈平的频繁跳槽,似乎和忠诚两字一点也不靠边。因此,刘邦对陈平产生了怀疑,并且把魏无知叫来痛骂了一顿。
魏无知这个人很聪明,虽然名字叫“无知”,而事实上还是知道很多东西的。等刘邦骂完后,他开口了,“我推荐他,是因为他的才能,陛下所问的是他的品行。假如一个人有尾生、孝己那样的品行,但没有好的谋略,对战争的胜负起不了作用,那陛下用他干什么呢?”
魏无知见刘邦没有反应,咽了口唾沫接着喷,“楚汉相争,我推荐的奇谋之士,所考虑的只是他的计谋是不是对陛下有用而已。再说,私通、受贿些许小事,这怎么值得你疑虑呢?”
魏无知的长篇大论发完了,刘邦对陈平的疑虑也打消了。现在我们对人才考核要求很全面,“德、能、勤、绩”,哪一样都要说出个一二三,而事实证明要按这种选拔方式来干,最终选出来的只能是个庸才。而刘邦的选人方式很简单——能。他的这种简便的选人方式,让他留住了陈平,而事实证明他的这次决定,是他这一生最为正确的决定之一。
但刘邦还是招来陈平加以质问,“听说你原来是帮助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霸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陈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 -->>
就在刘邦四处找人聊天谈心探讨革命理论的同时,项羽却正在加快着进攻的步伐。几个月后,项羽彻底截断了汉军的运粮甬道,把刘邦围困在荥阳城内。
日子一天比天难过,刘邦一天比一天焦虑,毫无办法的刘邦准备和项羽进行一次对话,因此派使者求见项羽,请求割据荥阳以西来与项羽讲和。这无疑是次割肉,刘邦处世哲学很简单——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可这一次,他真的很无奈,准备把到嘴边的肥肉吐出来和项羽分享。然而项羽不是傻子,更重要的是身边还有范增那个比较厉害的角色,因此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刘邦的示好,一门心思要和他一较高下。
当使者返回荥阳,把项羽的原话复述给刘邦后,刘邦很失望,看了站在身边的陈平一眼,自言自语地感慨了一句:“天下纷纷,何时定乎?”
陈平向前迈出了两步,讲了一段早已思虑已久的话,从此也正式登上了舞台,开始了让人眼花缭乱的表演。
陈平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实用”两个字可以做为其一生的评语。无论他所出的计谋,讲的话,甚至办出来的事,全部围绕着这两个字进行。和萧何比,他少了些和睦;和张良比,他少了些大气。但事实证明,他的“实用”理论,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能让他能游刃有余。功成名就之后,萧何绞尽脑汁地败坏自己的名声来降低危险系数,张良费气淘力地淡出老大视线,而陈平却能ziyou自在地在刘邦身边畅游,过的还比较滋润。我不认为陈平的处世方式好,而只是想说他的方式真的很有用。
当初,项羽要杀他,一口气跑到汉军大营,在魏无知的引荐下,见到了刘邦。应该说陈平跳槽是有资本的,因为在项羽手下时,已经是个高级干部,最起码是个中层领导。刘邦对他的到来还是比较认可的,并且还亲自请他吃了顿饭,聊了几个小时的天,相谈甚欢,最终给了他一个职务——都尉,主管军中人事。对陈平来说,这一次只是换了个公司,岗位相同,职务相同,级别相同,但不同的是在老大心中的地位不同。仅此一项不同,注定了他一生的走向。
无论在哪个公司,有两个部门通常比较牛气。一个是财务部,管着财政大权,无论是谁,再厉害都要花钱,想花钱就得来说好话,要不然饿死你。所以,要进财务部的门,先把脸上表情摆好,笑脸进门、点头哈腰,半天好话之后,能笑着出来算你运气,只要别哭鼻洒泪就行。另一个就是人事部,管着人事考核权。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这里要敢放肆,随时都可能完蛋。因此要进人事部的门,先的表情严肃,庄重进门、谨慎应承,绞尽心机之后,能顺利出来算你走运,只要别挥汗如雨就好。
陈平很幸运,赶上了个好日子。这次平级调动,让他掌握了人事考核权,也让他发现了个一本万利的生财之道。陈平的考核方式很简单:衙门大开,有钱进来,没钱滚蛋。谁送的钱多,派给谁好差事,轻松便捷还能捞点实惠,赢点彩头;要不然就给你个苦差事,活多难干好还穷的叮当响,费力不讨好。
他这么一搞,有很多人不满了。一个楚国逃兵,跑来没几天就有资格考核这些老将,还明目张胆地收受贿赂,要是没人提意见那才有鬼呢。
最终,周勃、灌婴等一些将领忍不住了,在刘邦面前述说他们的不满,“陈平只是长的好,未必有真本事,中看不中用。”
刘邦听了这些话,微微一笑,毫无表示。刘邦很相信自己辨别人才的能力,有没有本事自己会有衡量,别人的乱叫,连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
周勃等人见刘邦没有反应,准备下剂猛药,实实在在恶心陈平一把,“我们听说陈平在他家里时,与嫂子私通(盗其嫂);后来侍奉魏咎,待不下去,投奔到楚;投楚不合,又投汉。并且我们听说陈平还肆意受贿,送钱多得好去处,送钱少得坏去处。”
随着他们说话的进度,刘邦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盗其嫂”那件事十足让人恶心,不过在史料里另有记录说陈平偷过嫂子的藏金,到底是“盗其嫂”还是“盗其嫂金”,这实难以考证。不过周勃、灌婴这群人既然要抨击他,也没必要调查那么清楚,哪条狠就照哪条来,少一字还是多一字没关系,只要有用就行。总的来说,这句话真实性是有待考究的,说给刘邦听听实际上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但其后的话可就很有深意了。刘邦虽然看重人才,但更看重忠诚。并且随后的事实证明,对于不够忠诚的人,纵然有天大的本事,只要有一次放肆,那只有一条路可走——死。而陈平的频繁跳槽,似乎和忠诚两字一点也不靠边。因此,刘邦对陈平产生了怀疑,并且把魏无知叫来痛骂了一顿。
魏无知这个人很聪明,虽然名字叫“无知”,而事实上还是知道很多东西的。等刘邦骂完后,他开口了,“我推荐他,是因为他的才能,陛下所问的是他的品行。假如一个人有尾生、孝己那样的品行,但没有好的谋略,对战争的胜负起不了作用,那陛下用他干什么呢?”
魏无知见刘邦没有反应,咽了口唾沫接着喷,“楚汉相争,我推荐的奇谋之士,所考虑的只是他的计谋是不是对陛下有用而已。再说,私通、受贿些许小事,这怎么值得你疑虑呢?”
魏无知的长篇大论发完了,刘邦对陈平的疑虑也打消了。现在我们对人才考核要求很全面,“德、能、勤、绩”,哪一样都要说出个一二三,而事实证明要按这种选拔方式来干,最终选出来的只能是个庸才。而刘邦的选人方式很简单——能。他的这种简便的选人方式,让他留住了陈平,而事实证明他的这次决定,是他这一生最为正确的决定之一。
但刘邦还是招来陈平加以质问,“听说你原来是帮助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霸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陈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