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我意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战争的烽烟总算是渐渐的平息了下去。虽然还不知道他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冒起,但想来也不是什么非常快的事情,至少还需要过个几年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争夺天下的三家在这几年里已是打得有些筋疲力竭了,他们都无力再打下去,只能选择歇战。这一点即使在发生了李晟施计夺取凉州之后也没有任何改变。吃了大亏的曹操,不是不想报仇,而是他暂时没有了报仇的实力。
在刚刚过去的数年征战之中,刘备被灭了,孙权被吓破了胆、曹操被断掉了一臂,而最为出彩的李晟则是打得累了。除去已经被消灭的刘备不谈,只说这天下最后剩下的三个诸侯,其中的关系自然是最为奇妙且错综复杂的。
从表面上来看,为了对抗北方曹操的威胁,南方的两家再一次组成了联盟。而且在李晟那强大的航海舰队面前,联盟成了完全以李晟为主导的联盟,孙权名义上是李晟的盟友,但在旁人看来他似乎成了李晟的附庸。在李晟舰队的武力之下,整个江东的市场向李晟打开,益州的人在这儿按照正规的程序大肆采购原材料,并将之运回益州进行生产,而后将生产出来的产品返销会江东。一时间,长江之上船来船往,倒是一派和谐的景象。
不过这样的和谐终究只是表面上的,孙权在明面上向李晟服软的同时,在暗地里继续的和曹操有所往来。正如贾诩对曹操所说的那样,李晟的势力发展了壮大了,江东的孙权必然不喜。他借着每年去许昌朝拜的机会,派出了使者悄悄的开始试探“臣服”于曹操的问题。当然这臣服也只是说说而已,真正的臣服是孙权不可能的答应的,他所谋求的不过是臣服名义之下的联合罢了。
一两次的使者会面,当然不会有什么结果,对于早已吃了情报方面滞后之亏的曹操和孙权对这明面上的暗地里还是不怎么上心。事实上双方的之间关于联合的会谈确实在进行着,只是这进行不是在万众举目的许昌,而是在庐江的舒城举行。在他们想来,有了许昌那边的动静作为幌子,在舒城的会谈应该是没什么人知道的。这也是真实的情况,无论是曹操那边还是孙权那边知晓这次的谈判的也就那么四五个人罢了。
由于知道自己吃亏就吃亏在这么一个“知”字上,曹操和孙权两边都不约而同的加强了自己情报机构方面的建设。虽然他们都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还没有办法做到类似于李晟那般的分门别类,运用了个有效的保密传输手段,并与当地的地头蛇紧密的链接在一起,但在加大了投资和增加的人手之后,无论是曹操一方还是孙权一方的保密工作都得到了很大的增强。李晟的白衣所获得的情报比以前有所减少。
比如这次曹操和孙权在舒城谈判的消息,李晟的白衣打探到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存在,但却无法详细的了解其中的重重——孙权和曹操对这件事请的保密做得实在太好了。
“你说孔明,曹操和孙权在舒城究竟谈些什么呢?”站在新建起来的望楼之上,李晟引着高处的凉风,很是惬意的向身后的孔明问道。
夺取了凉州之后,李晟委派赵云为凉州牧,法正为凉州刺史,马岱为护羌中郎将,专职进行凉州和羌地的管理,而他本人则引大军返回了成都,进行修整。此刻李晟在益州的势力早已经营了数量,很多事情都上个轨道,自是不需要他这位主公亲力亲为,倒是让他成为这益州城里的第一号闲人。
作为君主,他倒也没有什么别得奢侈爱好,只是走动,也就是这里瞧瞧那里看看的,和一些普通人说上一些话罢了。这原也没什么的,但却因为他总是爱要别人来陪自己一同游玩,弄得手下的大臣们怨声载道——若是碰上大臣们悠闲之时,那自还好,可要是自己手上还有些事情忙着,却被主公如此的相邀,倒是让他们左右为难。
因李晟的积威日盛的缘故,他们倒是不怎么敢拒绝李晟的邀请,故往往都是将事情放在一旁,等陪完了李晟之后,在加班加点的进行处理。就像是眼下的孔明一般,他可是刚刚接到了有关白衣淮南部分的情报正打算汇报给李晟的,却被李晟拉了出来。用李晟的话说是:“孔明你平素太累了,却是要好好休息一番。劳逸结合么。”
“这个主公啊。”孔明却是一脸的苦笑。他无法拒绝,却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了。他认真的陪着李晟,只是在这陪伴的过程之中,若有意若无意说起了这本该立刻向李晟汇报的事情。这便有了李晟上面的那个问题。
“这个嘛?我也不太清楚。”孔明看了李晟一眼,稍稍有些小心的说道。他们现在是在外面,身边还跟着服侍李晟官员,算是处于一个大众的场合之下,孔明对此不能不有些注意。本来,李晟所需要的那些身为王侯的规矩就是孔明自己制定的。作为制定人,他自然不能知法犯法了。
“不太清楚?”李晟的眉头微微一皱,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诸葛亮,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个孔明,你还真是想把我逼成孤家寡人啊。”孔明说他不清楚,可李晟怎么会相信他这么一句不清楚的话呢?曹操和孙权之间的联系究竟是为了什么,尽管到现在为止自己这边还没有确切的情报,可其中的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出来。那就是曹操和孙权肯定在进行针对自己的阴谋——这一点连李晟自己都猜得出来,那孔明如何还会想不道。他之所以不说,不过是想让自己在别人面前将这个结果说出来,再进一步的把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推高罢了。对于孔明的用心,李晟也是明白的很。
不过,明白归明白,李晟并不能就此拿孔明怎么样。他知道孔明是为了自己着想,虽然他很是讨厌这样的着想,但有些事情在私底下说说就可以了。当着大家的面,他可是不能对孔明大吼大叫的。在孔明说出了那样的话之后,李晟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只好老实的开口:“我想曹操和孙权之间的会面绝对不会对我们存在什么好处的。天下的诸侯就剩下三个,尽管曹操眼下是最强的,但在我们出了风头之后,他的这个强却是被掩盖了起来。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我们前一阵表现得太优秀了,曹操和孙权正在联手呢。”
“那么主公认为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诸葛亮笑着问李晟。
“你看呢?孔明!无论怎么说的联手都只能算得上是一种手段啊。”李晟微笑着直接将问题推给了诸葛亮。
“确实只是一种手段。”诸葛亮看了李晟一眼微微的点了点头。
“既然只是一种手段,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太过在意了。毕竟,眼下是我们苦修的时候,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实力。至于手段什么的,只要自己的实力强了,一切都好说。”李晟不在乎的摆了摆手,说出了一番最为浅显的道理。这也没错,毕竟只要自家的实力远远的超过曹操和孙权两方的总和,那就算曹操和孙权两边合二为一,对自己也不可能造成什么威胁。“先让曹操和孙权他们两边再看高兴一会吧。让我们的白衣都安歇下来,不需要对曹操和孙权两方官员调动订得太紧了。现在我们还没有要和他们交手的打算,一切都可以先放一放。倒是曹操和孙权那边如果出现什么新技术的话……那要告诉他们尽可能的将这些新技术给我弄到手。无论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李晟想了想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我会让白衣的人把这件事请办得利利索索的。”诸葛亮听李晟如此吩咐,却是一口气点头答应了下来。他并没有觉得李晟对新技术的重视有什么不妥,因为他的妻子本身就是一个经常发明一些东西的“高人”。
眼下诸事大都已经安定了下来,按照李晟自己的规划,在接下来的几年和平的时间里,自己这边是要实现一系列大计划的,一系列在内政上的大计划,一个军队换装的大计划:
首先是农业上的。李晟打算在几年的时间里向所有的农民普及畜耕,即以畜力代替人力。以大量良铁打造的畜耕农业用具,代替以前比较粗糙的人力农耕用具。同时大量新办水利工程,让荆南、交南、南中等地沟渠遍地,水车处处,在诸如长沙、成都、江州等丘陵山去开垦出一片新的梯田来,让更多的农民能够用有自己的田地。
其次在“工业”上,其实也还说不上是工业,只能说是手工大工场吧。反正李晟在这一方面,所做的打算主要是在几个方面:开发南中的铁矿、旅汉(菲律宾)的铜矿、东倭的银矿;加大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扩大辽东极北的那一处造船基地的产能;在旅汉建造一处火炮生产基地等等……
在商业上:李晟的计划是加大交州与南洋、西洋航线的商船队规模,加大交州与辽东、三韩、扶余、倭国等地的商船队的规模,组建新的西域商队,从陆地上向西方发展;同时利用与曹操和孙权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将一些高附加值的物品向曹操和孙权领地进行倾销,据李晟所知的情报,在这两家领地里富人的消费水平还是蛮高的,他们有许多钱。
至于军事上的,李晟的打算是完成对凉州部队的整编情况,组建一支六万人的轻骑兵、两万人的甲骑兵和两万人的火器骑兵(说是火器骑兵其实也就是装备小口径骑兵火炮,微型雷火弹,雷火箭的轻骑兵,不过由于装备的火炮所以对城池也具备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完成自己手中三十万野战军金属铠甲的制式化,包括步兵用金属鳞甲、步兵用轻型短甲(胸口用金属鳞片,其他地方以硬皮包裹)、骑兵用金属鳞甲、骑兵用轻型短甲;将原本的一支海军舰队,扩张为两支,并逐步完成其中一支海军舰队的重型化、火炮化;逐步完成步军精锐部队,如各主将的近卫部队、军中的军械营、山地营的火器化,普及雷火弹,建立专门的掷弹营、火炮营等等。
按照李晟的估计,自家的势力一旦完成这一系列计划,自家的经济实力将有可能膨胀到现在的三倍,而军事实力将有可能是现在的两倍。
“到时,我或许就有了可以同时面对曹操和孙权的能力了吧。”李晟这样想着。他对未来总是充满了期待。
混乱了一年的建安二十二年,便在最后几个月的平静之下悄悄的过去了。随着成都城里那令人惊奇的爆竹声响起,建安二十三年总算是来到了大家的面前。天下人都以为这应该是极为平静的一年,但却不想从建安二十三年的正月开始,北方的曹操那儿却是发生了一系列变故。那是一个令天下人觉得震惊的变故:曹操封王了。
消息从许昌传到成都已是三月初了。本来是不需要花费这么多时间的,但曹操那边的贾诩重新整顿以后情报组织“玄黄”,却让李晟这边的白衣遭到了很多麻烦。他们似乎是把白衣作为一个挑战的目标,在白衣传递这个并不显得怎么重要的情报上,派了很多阻止的人手。
不过,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成都。在三月盛开的春花之下,李晟和他手下的人们开始商讨这件事情。因为在这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后头,李晟他们看到了曹操和孙权联手合为的踪迹。
“……听说曹操称王的这个引子是孙权引起的。孙权给曹操去了一封信说是,公之功于国乃是无可比拟,且天命在公,愿公秉承天命登基为地。对于孙权的信曹操是苦笑这的,他仿佛看了数遍,说了两句话来:‘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架子上烤。如果天命真在我身上,我当为周文王。’这是曹操自己所说的话,虽然当时也下达了保密之令。可这话还是引起了曹操手下那些人的动作。他们迅速... -->>
战争的烽烟总算是渐渐的平息了下去。虽然还不知道他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冒起,但想来也不是什么非常快的事情,至少还需要过个几年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争夺天下的三家在这几年里已是打得有些筋疲力竭了,他们都无力再打下去,只能选择歇战。这一点即使在发生了李晟施计夺取凉州之后也没有任何改变。吃了大亏的曹操,不是不想报仇,而是他暂时没有了报仇的实力。
在刚刚过去的数年征战之中,刘备被灭了,孙权被吓破了胆、曹操被断掉了一臂,而最为出彩的李晟则是打得累了。除去已经被消灭的刘备不谈,只说这天下最后剩下的三个诸侯,其中的关系自然是最为奇妙且错综复杂的。
从表面上来看,为了对抗北方曹操的威胁,南方的两家再一次组成了联盟。而且在李晟那强大的航海舰队面前,联盟成了完全以李晟为主导的联盟,孙权名义上是李晟的盟友,但在旁人看来他似乎成了李晟的附庸。在李晟舰队的武力之下,整个江东的市场向李晟打开,益州的人在这儿按照正规的程序大肆采购原材料,并将之运回益州进行生产,而后将生产出来的产品返销会江东。一时间,长江之上船来船往,倒是一派和谐的景象。
不过这样的和谐终究只是表面上的,孙权在明面上向李晟服软的同时,在暗地里继续的和曹操有所往来。正如贾诩对曹操所说的那样,李晟的势力发展了壮大了,江东的孙权必然不喜。他借着每年去许昌朝拜的机会,派出了使者悄悄的开始试探“臣服”于曹操的问题。当然这臣服也只是说说而已,真正的臣服是孙权不可能的答应的,他所谋求的不过是臣服名义之下的联合罢了。
一两次的使者会面,当然不会有什么结果,对于早已吃了情报方面滞后之亏的曹操和孙权对这明面上的暗地里还是不怎么上心。事实上双方的之间关于联合的会谈确实在进行着,只是这进行不是在万众举目的许昌,而是在庐江的舒城举行。在他们想来,有了许昌那边的动静作为幌子,在舒城的会谈应该是没什么人知道的。这也是真实的情况,无论是曹操那边还是孙权那边知晓这次的谈判的也就那么四五个人罢了。
由于知道自己吃亏就吃亏在这么一个“知”字上,曹操和孙权两边都不约而同的加强了自己情报机构方面的建设。虽然他们都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还没有办法做到类似于李晟那般的分门别类,运用了个有效的保密传输手段,并与当地的地头蛇紧密的链接在一起,但在加大了投资和增加的人手之后,无论是曹操一方还是孙权一方的保密工作都得到了很大的增强。李晟的白衣所获得的情报比以前有所减少。
比如这次曹操和孙权在舒城谈判的消息,李晟的白衣打探到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存在,但却无法详细的了解其中的重重——孙权和曹操对这件事请的保密做得实在太好了。
“你说孔明,曹操和孙权在舒城究竟谈些什么呢?”站在新建起来的望楼之上,李晟引着高处的凉风,很是惬意的向身后的孔明问道。
夺取了凉州之后,李晟委派赵云为凉州牧,法正为凉州刺史,马岱为护羌中郎将,专职进行凉州和羌地的管理,而他本人则引大军返回了成都,进行修整。此刻李晟在益州的势力早已经营了数量,很多事情都上个轨道,自是不需要他这位主公亲力亲为,倒是让他成为这益州城里的第一号闲人。
作为君主,他倒也没有什么别得奢侈爱好,只是走动,也就是这里瞧瞧那里看看的,和一些普通人说上一些话罢了。这原也没什么的,但却因为他总是爱要别人来陪自己一同游玩,弄得手下的大臣们怨声载道——若是碰上大臣们悠闲之时,那自还好,可要是自己手上还有些事情忙着,却被主公如此的相邀,倒是让他们左右为难。
因李晟的积威日盛的缘故,他们倒是不怎么敢拒绝李晟的邀请,故往往都是将事情放在一旁,等陪完了李晟之后,在加班加点的进行处理。就像是眼下的孔明一般,他可是刚刚接到了有关白衣淮南部分的情报正打算汇报给李晟的,却被李晟拉了出来。用李晟的话说是:“孔明你平素太累了,却是要好好休息一番。劳逸结合么。”
“这个主公啊。”孔明却是一脸的苦笑。他无法拒绝,却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了。他认真的陪着李晟,只是在这陪伴的过程之中,若有意若无意说起了这本该立刻向李晟汇报的事情。这便有了李晟上面的那个问题。
“这个嘛?我也不太清楚。”孔明看了李晟一眼,稍稍有些小心的说道。他们现在是在外面,身边还跟着服侍李晟官员,算是处于一个大众的场合之下,孔明对此不能不有些注意。本来,李晟所需要的那些身为王侯的规矩就是孔明自己制定的。作为制定人,他自然不能知法犯法了。
“不太清楚?”李晟的眉头微微一皱,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诸葛亮,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个孔明,你还真是想把我逼成孤家寡人啊。”孔明说他不清楚,可李晟怎么会相信他这么一句不清楚的话呢?曹操和孙权之间的联系究竟是为了什么,尽管到现在为止自己这边还没有确切的情报,可其中的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出来。那就是曹操和孙权肯定在进行针对自己的阴谋——这一点连李晟自己都猜得出来,那孔明如何还会想不道。他之所以不说,不过是想让自己在别人面前将这个结果说出来,再进一步的把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推高罢了。对于孔明的用心,李晟也是明白的很。
不过,明白归明白,李晟并不能就此拿孔明怎么样。他知道孔明是为了自己着想,虽然他很是讨厌这样的着想,但有些事情在私底下说说就可以了。当着大家的面,他可是不能对孔明大吼大叫的。在孔明说出了那样的话之后,李晟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只好老实的开口:“我想曹操和孙权之间的会面绝对不会对我们存在什么好处的。天下的诸侯就剩下三个,尽管曹操眼下是最强的,但在我们出了风头之后,他的这个强却是被掩盖了起来。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我们前一阵表现得太优秀了,曹操和孙权正在联手呢。”
“那么主公认为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诸葛亮笑着问李晟。
“你看呢?孔明!无论怎么说的联手都只能算得上是一种手段啊。”李晟微笑着直接将问题推给了诸葛亮。
“确实只是一种手段。”诸葛亮看了李晟一眼微微的点了点头。
“既然只是一种手段,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太过在意了。毕竟,眼下是我们苦修的时候,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实力。至于手段什么的,只要自己的实力强了,一切都好说。”李晟不在乎的摆了摆手,说出了一番最为浅显的道理。这也没错,毕竟只要自家的实力远远的超过曹操和孙权两方的总和,那就算曹操和孙权两边合二为一,对自己也不可能造成什么威胁。“先让曹操和孙权他们两边再看高兴一会吧。让我们的白衣都安歇下来,不需要对曹操和孙权两方官员调动订得太紧了。现在我们还没有要和他们交手的打算,一切都可以先放一放。倒是曹操和孙权那边如果出现什么新技术的话……那要告诉他们尽可能的将这些新技术给我弄到手。无论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李晟想了想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我会让白衣的人把这件事请办得利利索索的。”诸葛亮听李晟如此吩咐,却是一口气点头答应了下来。他并没有觉得李晟对新技术的重视有什么不妥,因为他的妻子本身就是一个经常发明一些东西的“高人”。
眼下诸事大都已经安定了下来,按照李晟自己的规划,在接下来的几年和平的时间里,自己这边是要实现一系列大计划的,一系列在内政上的大计划,一个军队换装的大计划:
首先是农业上的。李晟打算在几年的时间里向所有的农民普及畜耕,即以畜力代替人力。以大量良铁打造的畜耕农业用具,代替以前比较粗糙的人力农耕用具。同时大量新办水利工程,让荆南、交南、南中等地沟渠遍地,水车处处,在诸如长沙、成都、江州等丘陵山去开垦出一片新的梯田来,让更多的农民能够用有自己的田地。
其次在“工业”上,其实也还说不上是工业,只能说是手工大工场吧。反正李晟在这一方面,所做的打算主要是在几个方面:开发南中的铁矿、旅汉(菲律宾)的铜矿、东倭的银矿;加大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扩大辽东极北的那一处造船基地的产能;在旅汉建造一处火炮生产基地等等……
在商业上:李晟的计划是加大交州与南洋、西洋航线的商船队规模,加大交州与辽东、三韩、扶余、倭国等地的商船队的规模,组建新的西域商队,从陆地上向西方发展;同时利用与曹操和孙权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将一些高附加值的物品向曹操和孙权领地进行倾销,据李晟所知的情报,在这两家领地里富人的消费水平还是蛮高的,他们有许多钱。
至于军事上的,李晟的打算是完成对凉州部队的整编情况,组建一支六万人的轻骑兵、两万人的甲骑兵和两万人的火器骑兵(说是火器骑兵其实也就是装备小口径骑兵火炮,微型雷火弹,雷火箭的轻骑兵,不过由于装备的火炮所以对城池也具备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完成自己手中三十万野战军金属铠甲的制式化,包括步兵用金属鳞甲、步兵用轻型短甲(胸口用金属鳞片,其他地方以硬皮包裹)、骑兵用金属鳞甲、骑兵用轻型短甲;将原本的一支海军舰队,扩张为两支,并逐步完成其中一支海军舰队的重型化、火炮化;逐步完成步军精锐部队,如各主将的近卫部队、军中的军械营、山地营的火器化,普及雷火弹,建立专门的掷弹营、火炮营等等。
按照李晟的估计,自家的势力一旦完成这一系列计划,自家的经济实力将有可能膨胀到现在的三倍,而军事实力将有可能是现在的两倍。
“到时,我或许就有了可以同时面对曹操和孙权的能力了吧。”李晟这样想着。他对未来总是充满了期待。
混乱了一年的建安二十二年,便在最后几个月的平静之下悄悄的过去了。随着成都城里那令人惊奇的爆竹声响起,建安二十三年总算是来到了大家的面前。天下人都以为这应该是极为平静的一年,但却不想从建安二十三年的正月开始,北方的曹操那儿却是发生了一系列变故。那是一个令天下人觉得震惊的变故:曹操封王了。
消息从许昌传到成都已是三月初了。本来是不需要花费这么多时间的,但曹操那边的贾诩重新整顿以后情报组织“玄黄”,却让李晟这边的白衣遭到了很多麻烦。他们似乎是把白衣作为一个挑战的目标,在白衣传递这个并不显得怎么重要的情报上,派了很多阻止的人手。
不过,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成都。在三月盛开的春花之下,李晟和他手下的人们开始商讨这件事情。因为在这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后头,李晟他们看到了曹操和孙权联手合为的踪迹。
“……听说曹操称王的这个引子是孙权引起的。孙权给曹操去了一封信说是,公之功于国乃是无可比拟,且天命在公,愿公秉承天命登基为地。对于孙权的信曹操是苦笑这的,他仿佛看了数遍,说了两句话来:‘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架子上烤。如果天命真在我身上,我当为周文王。’这是曹操自己所说的话,虽然当时也下达了保密之令。可这话还是引起了曹操手下那些人的动作。他们迅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