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非和平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共和十三年10月8日,代号为“山大-1号”的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的发射成功,成为了中国航天的开篇之作。很快山工大的研究小组从山工大独立出来,在国防部科技委员会的资助下转向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并于太初元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以液氧、汽油为推进剂的液体火箭。太初五年,山东工业大学的钱逢春和青岛信息工程学院的钱国强等人也开始研制液体火箭。太初十年后,中国在液体探空火箭基础上开始研究大型火箭和飞弹。中国陆军在集合了中国、德国、白俄、犹太专家的情况下于太初十四年发射了射程不超过100公里的近程制导火箭,太初十八年开始研制“十字*弩”千公里射程弹道飞弹,太初二十年制定用“擎天”火箭(“山大-3”火箭作为第一级)发射卫星的“巡天”计划。中国海军利用“山大-4”固体火箭技术研制“捕鲸叉”号制导火箭并从太初十五年开始飞行试验。中国空军于太初十三年开始研制“祝融”洲际弹道飞弹并提出以这种飞弹为基础发射卫星的方案。为了不影响弹道飞弹的研制,中国国防部科技委员会决定由空军以“祝融--3”号飞弹为基础研制发射卫星的“先锋”号运载火箭。
太初二十三年1月31日用“祝融”3c火箭(改名“天工”1号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巡天者”1号。为了加速发展航天事业,中国在太初二十四年2月成立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并在同年10月成立主管民用航天活动的中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从太初三十六年开始实施“嫦娥”登月计划(见“嫦娥”工程),太初四十年7月首次把两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从太初四十年起中国航天活动的重点转向开发和利用近地空间并开始研制航天飞机。太初四十五年11月航天飞机进行首次商业飞行,到太初五十三年底已飞行14次。太初五十五年1月中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开始研制永久性载人航天站。
中国的航天活动包括军用和民用两个部分,分别由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均有独立的科研和试验机构、发射基地和测控系统,并与政府其他部门、高等院校和私营企业广泛协作。在二战前利用基地的黑科技发射了21颗微型定位卫星(北斗星定位导航系统)和16颗侦查卫星(天眼监视系统)还有6颗气象卫星,正是这些卫星和利用基地制造的核心部件生产的地面接受发射装置,中国国防军和皇家空军在战场上往往具备了单向透明的优势和高精度定位打击能力。这在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毁灭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验证,几乎所有太平洋舰队主力战舰都是被卫星全程制导或者中继制导的飞弹击中的。这些卫星系统在五十年里还是能领先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航*空器,包括中国自己正在研制的卫星,当然随着各系统科技的发展,逆向仿制的中国卫星必然会有超越这些临时替代品的一天,不过在这些卫星系统的寿命尽头(50-70年)之前,这个目标,很难。
中国主要的航天器发射场是空军山东武定靶场、甘肃酒泉靶场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原航天中心。从太初三十年到五十五年底,中国使用了8种运载火箭:“山大3”号、“山大4”号、“擎天”号、“祝融”号、“天工”号、“侦察兵”号、“开天斧”号、“女娲”号和航天飞机,共发射了1019个航天器,居世界第一位,耗资约1700亿中元。在此期间,中国共发射人造地球卫星923颗,包括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其中应用卫星约占80%。科学卫星主要用于研究地球大气、重力场和磁场特性,探测太阳辐射和活动情况,测量宇宙射线和微流星,为研制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和飞弹提供资料。科学卫星系列有“探险者”号卫星、“先锋”号卫星、“轨道地球物理台”、“轨道太阳观测台”、“高能天文台”等20多个。技术试验卫星系列有“应用技术卫星”、“生物卫星”等。应用卫星直接为军事、国民经济服务。太初三十年代初和以后,相继发射了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和测地卫星。太初三十一年8月19日发射了世界第一颗民用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使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从太初四十年代起,预警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相继投入使用。到太初五十年代,在继续改进原有几种应用卫星的同时,又发射了广播卫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等。
中国的应用卫星发展很快,返回型照相侦察卫星的工作寿命由几天提高到几个月,地面分辨率为0.3米左右。传输型照相侦察卫星的工作寿命长达3年,地面分辨率为3米左右。“子午仪”号导航卫星的定位精度达到20~50米。通信卫星容量达12000多条双向话路,寿命7~10年。中国在发展各类军用卫星的同时也重视反卫星武器的研制。在太初六十年~七十年代中期,主要研究和试验了反卫星飞弹。从太初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和试验反卫星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
从太初三十年至太初五十四年底中国先后实现了5项载人航天计划,完成46次载人航天,耗费约500亿中元。太初二十八年4月,中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选拔了第一批航天员,在国家宇航研究中心开始训练。太初三十年5月中国第一名航天员谢伟才乘“猎鹰”号飞船首次完成轨道飞行。太初三十四年9月组建蕴宁航天中心,它的任务是设计和制造载人飞船,选拔和训练航天员。三四十年代实现了... -->>
在共和十三年10月8日,代号为“山大-1号”的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的发射成功,成为了中国航天的开篇之作。很快山工大的研究小组从山工大独立出来,在国防部科技委员会的资助下转向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并于太初元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以液氧、汽油为推进剂的液体火箭。太初五年,山东工业大学的钱逢春和青岛信息工程学院的钱国强等人也开始研制液体火箭。太初十年后,中国在液体探空火箭基础上开始研究大型火箭和飞弹。中国陆军在集合了中国、德国、白俄、犹太专家的情况下于太初十四年发射了射程不超过100公里的近程制导火箭,太初十八年开始研制“十字*弩”千公里射程弹道飞弹,太初二十年制定用“擎天”火箭(“山大-3”火箭作为第一级)发射卫星的“巡天”计划。中国海军利用“山大-4”固体火箭技术研制“捕鲸叉”号制导火箭并从太初十五年开始飞行试验。中国空军于太初十三年开始研制“祝融”洲际弹道飞弹并提出以这种飞弹为基础发射卫星的方案。为了不影响弹道飞弹的研制,中国国防部科技委员会决定由空军以“祝融--3”号飞弹为基础研制发射卫星的“先锋”号运载火箭。
太初二十三年1月31日用“祝融”3c火箭(改名“天工”1号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巡天者”1号。为了加速发展航天事业,中国在太初二十四年2月成立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并在同年10月成立主管民用航天活动的中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从太初三十六年开始实施“嫦娥”登月计划(见“嫦娥”工程),太初四十年7月首次把两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从太初四十年起中国航天活动的重点转向开发和利用近地空间并开始研制航天飞机。太初四十五年11月航天飞机进行首次商业飞行,到太初五十三年底已飞行14次。太初五十五年1月中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开始研制永久性载人航天站。
中国的航天活动包括军用和民用两个部分,分别由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均有独立的科研和试验机构、发射基地和测控系统,并与政府其他部门、高等院校和私营企业广泛协作。在二战前利用基地的黑科技发射了21颗微型定位卫星(北斗星定位导航系统)和16颗侦查卫星(天眼监视系统)还有6颗气象卫星,正是这些卫星和利用基地制造的核心部件生产的地面接受发射装置,中国国防军和皇家空军在战场上往往具备了单向透明的优势和高精度定位打击能力。这在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毁灭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验证,几乎所有太平洋舰队主力战舰都是被卫星全程制导或者中继制导的飞弹击中的。这些卫星系统在五十年里还是能领先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航*空器,包括中国自己正在研制的卫星,当然随着各系统科技的发展,逆向仿制的中国卫星必然会有超越这些临时替代品的一天,不过在这些卫星系统的寿命尽头(50-70年)之前,这个目标,很难。
中国主要的航天器发射场是空军山东武定靶场、甘肃酒泉靶场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原航天中心。从太初三十年到五十五年底,中国使用了8种运载火箭:“山大3”号、“山大4”号、“擎天”号、“祝融”号、“天工”号、“侦察兵”号、“开天斧”号、“女娲”号和航天飞机,共发射了1019个航天器,居世界第一位,耗资约1700亿中元。在此期间,中国共发射人造地球卫星923颗,包括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其中应用卫星约占80%。科学卫星主要用于研究地球大气、重力场和磁场特性,探测太阳辐射和活动情况,测量宇宙射线和微流星,为研制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和飞弹提供资料。科学卫星系列有“探险者”号卫星、“先锋”号卫星、“轨道地球物理台”、“轨道太阳观测台”、“高能天文台”等20多个。技术试验卫星系列有“应用技术卫星”、“生物卫星”等。应用卫星直接为军事、国民经济服务。太初三十年代初和以后,相继发射了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和测地卫星。太初三十一年8月19日发射了世界第一颗民用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使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从太初四十年代起,预警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相继投入使用。到太初五十年代,在继续改进原有几种应用卫星的同时,又发射了广播卫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等。
中国的应用卫星发展很快,返回型照相侦察卫星的工作寿命由几天提高到几个月,地面分辨率为0.3米左右。传输型照相侦察卫星的工作寿命长达3年,地面分辨率为3米左右。“子午仪”号导航卫星的定位精度达到20~50米。通信卫星容量达12000多条双向话路,寿命7~10年。中国在发展各类军用卫星的同时也重视反卫星武器的研制。在太初六十年~七十年代中期,主要研究和试验了反卫星飞弹。从太初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和试验反卫星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
从太初三十年至太初五十四年底中国先后实现了5项载人航天计划,完成46次载人航天,耗费约500亿中元。太初二十八年4月,中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选拔了第一批航天员,在国家宇航研究中心开始训练。太初三十年5月中国第一名航天员谢伟才乘“猎鹰”号飞船首次完成轨道飞行。太初三十四年9月组建蕴宁航天中心,它的任务是设计和制造载人飞船,选拔和训练航天员。三四十年代实现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