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重返1977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雨过天晴,翻过一天来,是1979年的8月29日,周三。
这一天表面普通,可其实确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因为当天阴历是七月初七——“七夕”。
在男孩子女孩子都知道的故事里,每年的这一天,牛郎和织女将会通过喜鹊搭成的桥梁聚首相会,以慰一年来的相思之苦。
京城的民谚里,也向来就有“七月七天河配,牛郎织女会一会”和“七月七,喜鹊稀”之语。
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我们国家自己的“情人节”。
实际上,它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比起源于公元270年古罗马的每年2月14日情人节,历史要悠久得多。
而且不仅如此,这一天还有少女们向织女乞求传授技艺,希望自己能像织女一样智巧,借此获得美满婚姻和生活的文化内涵。
所以这一天又叫“乞巧节”、“少女节”。
传统的过节内容和形式相当丰富和有趣。
首先有“拜双星”的祭拜程序,供品不但有西瓜雕刻的“花瓜”、“水蜜桃”、“闻香果”等时令鲜品。还要在花瓶里插上鲜花。并将胭脂、淀儿粉之类的化妆品摆上去,说是献给织女用的。
祭罢之后,还要再将祭献给织女的花粉分成两半,一半扔在房上,说是给织女用,一半留给自己用。
过去的女性全都相信使用与织女共享的化妆品,可以保持自己的青春美貌。
其次祭罢双星后,家里老人还会给聚在一起祭拜的姑娘每人一根针、一根线,让姑娘们同时穿引,看谁穿得快,谁把线首先穿进针孔,就算是乞到了灵巧和智慧。
此外也流行“丢针儿”的游戏。有的在初六日晚上,设水碗于花下。初七日中午,妇女们将平日缝衣或绣花用的针投入碗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
如果水下有花朵、鸟兽、云彩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巧”的象征。谓之“乞得巧”。
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
但如果水底针影粗如糙,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所以往往也见“妇或叹,女有泣者。”
至于其余,还有“喜蛛应巧”、“种生求子”、“拜魁星”、“吃巧果”种种。
甚至就连昔日梨园(戏剧界)每值七夕,也兴师动众。每家戏园子必要演《鹊桥会》、《天河配》或昆曲《长生殿》。有的为博眼球的,甚至能把真牛牵上舞台的,谓之“应景戏”。
当然,这些习俗和活动也跟“端午”差不多,在建国之后都被冠以“四旧”之名,统统消失不见了。当下也仅残存幼童于七夕当日蹲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相会的哭声而已。
但尽管如是,也得说,至少这一天对于洪家是非比寻常的。
因为早在十天前,洪家跨院的修缮工作就已经彻底完成了。
洪禄承和王蕴琳验收工程时,丁点儿也挑不出毛病了,高兴得直说修得好。
而为了表达一下感谢,老两口就一起出面请一众工匠们去“晋阳饭庄”吃了顿饭。
席间除了让洪衍武把大伙儿的工钱给结了,还让大儿子洪衍争给每人都准备了一份烟酒作为额外的谢礼。
只是没想到单先生和王汉平不拒绝烟酒,却仍然坚持分文不取,非要义务帮忙到底不可,让人很是过意不去。
好在有大伙儿一致相劝,最后洪衍武又说了,“您二位怎么也得收点车马费啊。要不后面正院儿的事儿就不好求您二位了。”
&n... -->>
雨过天晴,翻过一天来,是1979年的8月29日,周三。
这一天表面普通,可其实确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因为当天阴历是七月初七——“七夕”。
在男孩子女孩子都知道的故事里,每年的这一天,牛郎和织女将会通过喜鹊搭成的桥梁聚首相会,以慰一年来的相思之苦。
京城的民谚里,也向来就有“七月七天河配,牛郎织女会一会”和“七月七,喜鹊稀”之语。
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我们国家自己的“情人节”。
实际上,它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比起源于公元270年古罗马的每年2月14日情人节,历史要悠久得多。
而且不仅如此,这一天还有少女们向织女乞求传授技艺,希望自己能像织女一样智巧,借此获得美满婚姻和生活的文化内涵。
所以这一天又叫“乞巧节”、“少女节”。
传统的过节内容和形式相当丰富和有趣。
首先有“拜双星”的祭拜程序,供品不但有西瓜雕刻的“花瓜”、“水蜜桃”、“闻香果”等时令鲜品。还要在花瓶里插上鲜花。并将胭脂、淀儿粉之类的化妆品摆上去,说是献给织女用的。
祭罢之后,还要再将祭献给织女的花粉分成两半,一半扔在房上,说是给织女用,一半留给自己用。
过去的女性全都相信使用与织女共享的化妆品,可以保持自己的青春美貌。
其次祭罢双星后,家里老人还会给聚在一起祭拜的姑娘每人一根针、一根线,让姑娘们同时穿引,看谁穿得快,谁把线首先穿进针孔,就算是乞到了灵巧和智慧。
此外也流行“丢针儿”的游戏。有的在初六日晚上,设水碗于花下。初七日中午,妇女们将平日缝衣或绣花用的针投入碗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
如果水下有花朵、鸟兽、云彩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巧”的象征。谓之“乞得巧”。
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
但如果水底针影粗如糙,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所以往往也见“妇或叹,女有泣者。”
至于其余,还有“喜蛛应巧”、“种生求子”、“拜魁星”、“吃巧果”种种。
甚至就连昔日梨园(戏剧界)每值七夕,也兴师动众。每家戏园子必要演《鹊桥会》、《天河配》或昆曲《长生殿》。有的为博眼球的,甚至能把真牛牵上舞台的,谓之“应景戏”。
当然,这些习俗和活动也跟“端午”差不多,在建国之后都被冠以“四旧”之名,统统消失不见了。当下也仅残存幼童于七夕当日蹲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相会的哭声而已。
但尽管如是,也得说,至少这一天对于洪家是非比寻常的。
因为早在十天前,洪家跨院的修缮工作就已经彻底完成了。
洪禄承和王蕴琳验收工程时,丁点儿也挑不出毛病了,高兴得直说修得好。
而为了表达一下感谢,老两口就一起出面请一众工匠们去“晋阳饭庄”吃了顿饭。
席间除了让洪衍武把大伙儿的工钱给结了,还让大儿子洪衍争给每人都准备了一份烟酒作为额外的谢礼。
只是没想到单先生和王汉平不拒绝烟酒,却仍然坚持分文不取,非要义务帮忙到底不可,让人很是过意不去。
好在有大伙儿一致相劝,最后洪衍武又说了,“您二位怎么也得收点车马费啊。要不后面正院儿的事儿就不好求您二位了。”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