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弃妇再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王信在张家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他们原本打算二十日赶早去上学,并不耽误,谁知晌午后不久空中就飘下细细碎碎的薄雪,本地下雪从来都不小,恐怕次日早上积雪遍地路不好走,张硕套好骡车,准备送他们提前进城.
秀姑给他们带上自己做的咸菜盐豆和一叠煎饼,还有用油盐辣椒炒好的碎花生米.
就是把花生米和辣椒切得碎碎的,烧小火,用油盐一炒,又香又脆,卷在煎饼里特别好吃,壮壮和满仓都很喜欢,而且寒冬腊月这些食物都能放好些天不坏.
王信在书院里没少吃壮壮和满仓带的这些东西,一样,他带的食物也分给了二人.见到带的食物里有油盐炒的碎花生米,十分欢喜,他也爱吃.当地百姓口味比较重,重油重盐重辣椒,不过百姓家贫,皆是清汤寡水,但若是家中略有富余,所食用的食物必定重油重盐.
临行前秀姑悄悄提醒壮壮,让他劝劝王信,不要把全姑娘所做之事传扬出去,免得全家得到消息,全姑娘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全大老爷损失一半家业,能不恨全姑娘吗?
她做饭的时候王信和壮壮在厨房里帮忙烧火,秀姑问及全姑娘,王信并未隐瞒.
秀姑年长,想的比较多,得知全姑娘放火后问得比较细,得知全姑娘只放火未伤人命,而且只烧掉全家属于她父母的那一大半家业和母亲的嫁妆,她就知道全姑娘除了爱憎分明以外做事也很有分寸,就是手段激烈了一些.全家三兄弟早就分家了,全大老爷妻妾子女众多,花天酒地,开销极大,家资日薄,远不如全二老爷夫妇分家后积攒下来的家业.
全二老爷夫妇只有一个女儿,平时又谨小慎微,做生意稳扎稳打,家业越来越多,不像全大老爷那样横冲直撞,损失了不少,所以他们失踪后才引起全大老爷和三老爷的争夺.
壮壮笑道:"娘放心,阿信又不是不懂事的人,他就是嘴狂,心里藏不住秘密,要不是我和满仓哥哥问,他都想不起来说,只是在我们跟前一说就说顺嘴了,等他回去的路上一定会后悔.他要是想不到这一点,我就提醒他,全家也有人在书院里读书呢!"
他们都是寻常人家的子弟,行事往往不够周全,村子里头藏不住秘密,就是因为很多人都像王信一样,藏不住话,有了秘密就迫不及待地倾诉出来,不然会觉得很难受.
秀姑听了壮壮的话,暗暗放心,好在自己家人和满仓都藏得住秘密,不会往外宣扬.
王信很感激秀姑的提醒,心里觉得张家果然值得来往.
细问关于油盐炒碎花生米的做法时,闻听秀姑问他原因,他便如实地笑道:"我表妹口味重,重油重盐重辣椒,如今她在尼姑庵里修行,天天吃着清水煮白菜,清汤炖豆腐,半点油水都没有,我想把这个方子告诉她,给她桌子上添道菜."
秀姑奇道:"全姑娘在尼姑庵里修行?这是出家了?怎么没听你说?"才八,九岁的小姑娘,又懂礼数又有眼色,不是说寄养在大伯家么,怎么就出家了?
壮壮和满仓也都好奇之极,明明晌午他还说全姑娘是寄人篱下.
王信叹息一声,"没出家,就是在尼姑庵里带发修行.尼姑庵是全家后花园子里的,自己家在建园子时弄的,乃因祖上颇有女眷该送家庙修行,或者送进佛堂,但是全家觉得家庙离得远,在府城外头,怕她们在尼姑庵里不老实,就在自己家花园子里建了一个尼姑庵."
全家内里不知道做了多少污糟事儿,不好明着处置的女眷就令其遁入空门.
"好好的女孩儿,今年才九岁,无论如何都不该送她进尼姑庵里修行,全家怎么这样啊?"壮壮现在有点明白王信为何对全姑娘放火拍手称赞了.
王信冷笑一声,道:"这才是全家呢!不然怎么说他们家无情无义?表妹放火,追根究底就是他们家把主意打到了表妹头上,想把表妹定给金通判的痴傻的小儿子!说实话,我表妹本来打算等自己长大后再把家产夺回来,可惜身不由己,不得不下手.那傻子我没见过,却听人说起过,天生的傻子,都不能自己穿衣吃饭,脾气又乖戾,全家想把表妹送到金通判家陪着那傻子一起生活,他们俩年纪差不多,金通判一家也很满意.表妹年纪虽然小,却一直记着姑妈和姑爹的教导,姑妈和姑爹身边也有几个忠仆,现今在全大老爷院子里当差,悄悄通风报信,表妹抢先一步带发修行,对外宣称父母托梦让自己在佛前替他们超度好入轮回.金通判家本就是为了求财,见全家元气大伤,表妹进了空门又有孝女之名,就没心思了.表妹来信时说已掌控住了尼姑庵里头老老少少十几个逼不得已出家的全家女眷,而且她自己也觉得自己心里藏着无穷的戾气,想寻求佛法化解,不然我爹娘非得把她接走不可."
听到这样的秘事,张家上下无人不惊,无人不奇.
秀姑越发觉得全姑娘很厉害,才九岁,面对虎狼环伺却能从容应对,便是寻常的大人也没有这份心计本事.这样的她,永远都不会吃亏.
王信又对秀姑道:"其实,我和大壮好了这么久,就没想过来府.[,!]上拜见,也是因为我们自己家的地都在村子里,从小也在山野乡村住过.前来登门拜见是表妹的意思,她在信中请求我大伯和我爹每逢三节一定要替她给府上送一份礼.对表妹而言,替姑妈姑爹收殓之人就是她的再生父母.她原本不让我说的,但是我先前管不住嘴,怕府上觉得她性格乖僻狠厉."
爱憎分明,有情有义,全姑娘的为人处世倒是让秀姑想起了王老太太和耿李氏这两位不让须眉的巾帼人物,个个都比自己厉害百倍!秀姑记得九岁的自己刺绣也就将将入门,人情世故半点不懂,哪里比得上如今九岁的全姑娘?
秀姑再也不敢小瞧这个时代的任何人了,哪怕是小孩.>
王信在张家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他们原本打算二十日赶早去上学,并不耽误,谁知晌午后不久空中就飘下细细碎碎的薄雪,本地下雪从来都不小,恐怕次日早上积雪遍地路不好走,张硕套好骡车,准备送他们提前进城.
秀姑给他们带上自己做的咸菜盐豆和一叠煎饼,还有用油盐辣椒炒好的碎花生米.
就是把花生米和辣椒切得碎碎的,烧小火,用油盐一炒,又香又脆,卷在煎饼里特别好吃,壮壮和满仓都很喜欢,而且寒冬腊月这些食物都能放好些天不坏.
王信在书院里没少吃壮壮和满仓带的这些东西,一样,他带的食物也分给了二人.见到带的食物里有油盐炒的碎花生米,十分欢喜,他也爱吃.当地百姓口味比较重,重油重盐重辣椒,不过百姓家贫,皆是清汤寡水,但若是家中略有富余,所食用的食物必定重油重盐.
临行前秀姑悄悄提醒壮壮,让他劝劝王信,不要把全姑娘所做之事传扬出去,免得全家得到消息,全姑娘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全大老爷损失一半家业,能不恨全姑娘吗?
她做饭的时候王信和壮壮在厨房里帮忙烧火,秀姑问及全姑娘,王信并未隐瞒.
秀姑年长,想的比较多,得知全姑娘放火后问得比较细,得知全姑娘只放火未伤人命,而且只烧掉全家属于她父母的那一大半家业和母亲的嫁妆,她就知道全姑娘除了爱憎分明以外做事也很有分寸,就是手段激烈了一些.全家三兄弟早就分家了,全大老爷妻妾子女众多,花天酒地,开销极大,家资日薄,远不如全二老爷夫妇分家后积攒下来的家业.
全二老爷夫妇只有一个女儿,平时又谨小慎微,做生意稳扎稳打,家业越来越多,不像全大老爷那样横冲直撞,损失了不少,所以他们失踪后才引起全大老爷和三老爷的争夺.
壮壮笑道:"娘放心,阿信又不是不懂事的人,他就是嘴狂,心里藏不住秘密,要不是我和满仓哥哥问,他都想不起来说,只是在我们跟前一说就说顺嘴了,等他回去的路上一定会后悔.他要是想不到这一点,我就提醒他,全家也有人在书院里读书呢!"
他们都是寻常人家的子弟,行事往往不够周全,村子里头藏不住秘密,就是因为很多人都像王信一样,藏不住话,有了秘密就迫不及待地倾诉出来,不然会觉得很难受.
秀姑听了壮壮的话,暗暗放心,好在自己家人和满仓都藏得住秘密,不会往外宣扬.
王信很感激秀姑的提醒,心里觉得张家果然值得来往.
细问关于油盐炒碎花生米的做法时,闻听秀姑问他原因,他便如实地笑道:"我表妹口味重,重油重盐重辣椒,如今她在尼姑庵里修行,天天吃着清水煮白菜,清汤炖豆腐,半点油水都没有,我想把这个方子告诉她,给她桌子上添道菜."
秀姑奇道:"全姑娘在尼姑庵里修行?这是出家了?怎么没听你说?"才八,九岁的小姑娘,又懂礼数又有眼色,不是说寄养在大伯家么,怎么就出家了?
壮壮和满仓也都好奇之极,明明晌午他还说全姑娘是寄人篱下.
王信叹息一声,"没出家,就是在尼姑庵里带发修行.尼姑庵是全家后花园子里的,自己家在建园子时弄的,乃因祖上颇有女眷该送家庙修行,或者送进佛堂,但是全家觉得家庙离得远,在府城外头,怕她们在尼姑庵里不老实,就在自己家花园子里建了一个尼姑庵."
全家内里不知道做了多少污糟事儿,不好明着处置的女眷就令其遁入空门.
"好好的女孩儿,今年才九岁,无论如何都不该送她进尼姑庵里修行,全家怎么这样啊?"壮壮现在有点明白王信为何对全姑娘放火拍手称赞了.
王信冷笑一声,道:"这才是全家呢!不然怎么说他们家无情无义?表妹放火,追根究底就是他们家把主意打到了表妹头上,想把表妹定给金通判的痴傻的小儿子!说实话,我表妹本来打算等自己长大后再把家产夺回来,可惜身不由己,不得不下手.那傻子我没见过,却听人说起过,天生的傻子,都不能自己穿衣吃饭,脾气又乖戾,全家想把表妹送到金通判家陪着那傻子一起生活,他们俩年纪差不多,金通判一家也很满意.表妹年纪虽然小,却一直记着姑妈和姑爹的教导,姑妈和姑爹身边也有几个忠仆,现今在全大老爷院子里当差,悄悄通风报信,表妹抢先一步带发修行,对外宣称父母托梦让自己在佛前替他们超度好入轮回.金通判家本就是为了求财,见全家元气大伤,表妹进了空门又有孝女之名,就没心思了.表妹来信时说已掌控住了尼姑庵里头老老少少十几个逼不得已出家的全家女眷,而且她自己也觉得自己心里藏着无穷的戾气,想寻求佛法化解,不然我爹娘非得把她接走不可."
听到这样的秘事,张家上下无人不惊,无人不奇.
秀姑越发觉得全姑娘很厉害,才九岁,面对虎狼环伺却能从容应对,便是寻常的大人也没有这份心计本事.这样的她,永远都不会吃亏.
王信又对秀姑道:"其实,我和大壮好了这么久,就没想过来府.[,!]上拜见,也是因为我们自己家的地都在村子里,从小也在山野乡村住过.前来登门拜见是表妹的意思,她在信中请求我大伯和我爹每逢三节一定要替她给府上送一份礼.对表妹而言,替姑妈姑爹收殓之人就是她的再生父母.她原本不让我说的,但是我先前管不住嘴,怕府上觉得她性格乖僻狠厉."
爱憎分明,有情有义,全姑娘的为人处世倒是让秀姑想起了王老太太和耿李氏这两位不让须眉的巾帼人物,个个都比自己厉害百倍!秀姑记得九岁的自己刺绣也就将将入门,人情世故半点不懂,哪里比得上如今九岁的全姑娘?
秀姑再也不敢小瞧这个时代的任何人了,哪怕是小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