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文学 www.ffwx.net,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的头顶到后脖颈,虽然隔着一层帽子,但是突然间还是感觉凉飕飕的。自己这些年来在福建,一直都是心有顾忌的,对这剃发易服虽然十分痛恨,很久之前也曾想过废除剃发令,但是随即还是忍了下来。若是先前他真的下了这样的命令,不需要等到马尾军有所发展,清廷便会遍起大军来征讨他了。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一直没有动作,最近这两年更是感到习以为常然后将这件事情抛诸脑后了。
想在再想想,剃发易服真的是中国文明史上最“恶心”和痛心的一幕。本来应是一副褒衣博带的样子,如果没有这服装更替,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更替的话,可能直到后世二十一世纪中国还有着自己的民族服饰。中国的名族服饰“汉服”成了后世人民心中的一大痛,比如韩服就是从我们明代的衣服改装成的,然后一直传下来,所以如果没有这剃发易服的话,中国不也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吗? 实际上,古代朝鲜人对中国的剃发易服是比我们自己还要抵制和痛恨的,觉得中华文化从此断绝了。而直到现在还有很多明代遗民,纷纷从事古代服装的研究,比如黄宗羲的《深衣考》。难道说这些人突然一齐心血来潮,对考古感起兴趣来?他们是想在其中寄寓对中华文明的追思和惋惜。
清朝剃发,也并非是在入关后才施行的。满洲族为女真人的一个支系,是为建州女真。早在宋代。金国人就剃发。高压强迫占领区的汉人剃发。一一二九年(宋建炎三年。金天会七年),当时的金太宗就下过这样的强硬命令:“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 满洲族人几百年发型一直没变,满族男子一般是将头顶中间一撮如钱大之头发留长,结成辫子,其余四周发皆剃光,所以称为“金钱鼠尾”。一般来讲。满族人只有“国丧”和“父母丧”内百日不剃,平时,除中间一小撮外,周围头发不能留蓄。
努尔哈赤建后金称汗后,强迫被占领区汉人和投降的汉人必须剃发,所以,剃或不剃,成为一种政治性标志。汉人只要剃头,就免死收降,否则砍头。朝鲜《李朝实录》中记载。后金军占领辽阳后,当地汉民成千上万不愿剃头为虏。自投鸭绿江而死。而当时当地,由于明清方面的拉锯战,剃发汉民又常被明军杀死,割头后冒充满人首级去“报功”。皮岛的毛文龙当时就杀了不少剃发的汉人,拿其首级向明廷邀赏。
皇太极继位后,杀人方面有所收敛,但对剃发则要求更严。惟一例外的是,朝鲜由于向满清投降早,作为一种特殊礼遇,皇太极对这个附庸国表示宽大:冠履不易,可以免剃。清军初入关,占领北京后不久,即发布剃发令。由于吴三桂等明朝降官劝说,加之北京及周围地区人民反抗连连,多尔衮不得不收回成命,但是他对率先剃发的明朝兵部侍郎金之俊等人,还是表现出特别的信任。所以,清军入据北京后,好长时间内,明朝旧官变成清朝官员,仍旧身穿明服,冠裳不改。
但是,当南京也被清军拿下的时候,期间出了一个最令人痛恨的满清走狗孙之獬,也正是由于他的紧劝,远在北京的多尔衮随即改变初衷,让礼部在全国范围内下达“剃发令”。孙之獬在清军入关后,求官心切,是第一批摇尾乞降的汉官,并当上了礼部侍郎。为报新主提拔之恩,他一时间又想不出什么平定大计,孙之獬就走个“偏门”------主动剃发。
当时孙之獬前脑门一溜精光,后面也拖个大辫子,穿上一套四不像的满服,施施然来想要在上朝时想博个满堂彩。不料,当时汉人官员仍是博冠大袖,见这么一个人不伦不类,都觉得可笑又可鄙,扬袖把他排挤出班;满族官员自恃是统治征服民族,也都纷纷脚踢笑骂,把他踹出满班。
恼羞成怒加上气急败坏,孙之獬下了朝后就立马拟了剃发易服后的清朝发式一道奏章,向顺治帝建议在全境范围内给汉人剃发,其中有几句说道:
“陛下平定中原,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
顺治当时才刚刚七岁,全权大事全部由摄政王多尔衮一人说了算。多尔衮等人本来就是蛮族性格,被孙之獬这一阴激,深觉其言甚是有理。回想历史,自以为辽、金两朝是由于“汉化”最终导致了皇族的消沉。孙之獬的进言,正好挑起多尔衮的警惕之心... -->>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的头顶到后脖颈,虽然隔着一层帽子,但是突然间还是感觉凉飕飕的。自己这些年来在福建,一直都是心有顾忌的,对这剃发易服虽然十分痛恨,很久之前也曾想过废除剃发令,但是随即还是忍了下来。若是先前他真的下了这样的命令,不需要等到马尾军有所发展,清廷便会遍起大军来征讨他了。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一直没有动作,最近这两年更是感到习以为常然后将这件事情抛诸脑后了。
想在再想想,剃发易服真的是中国文明史上最“恶心”和痛心的一幕。本来应是一副褒衣博带的样子,如果没有这服装更替,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更替的话,可能直到后世二十一世纪中国还有着自己的民族服饰。中国的名族服饰“汉服”成了后世人民心中的一大痛,比如韩服就是从我们明代的衣服改装成的,然后一直传下来,所以如果没有这剃发易服的话,中国不也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吗? 实际上,古代朝鲜人对中国的剃发易服是比我们自己还要抵制和痛恨的,觉得中华文化从此断绝了。而直到现在还有很多明代遗民,纷纷从事古代服装的研究,比如黄宗羲的《深衣考》。难道说这些人突然一齐心血来潮,对考古感起兴趣来?他们是想在其中寄寓对中华文明的追思和惋惜。
清朝剃发,也并非是在入关后才施行的。满洲族为女真人的一个支系,是为建州女真。早在宋代。金国人就剃发。高压强迫占领区的汉人剃发。一一二九年(宋建炎三年。金天会七年),当时的金太宗就下过这样的强硬命令:“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 满洲族人几百年发型一直没变,满族男子一般是将头顶中间一撮如钱大之头发留长,结成辫子,其余四周发皆剃光,所以称为“金钱鼠尾”。一般来讲。满族人只有“国丧”和“父母丧”内百日不剃,平时,除中间一小撮外,周围头发不能留蓄。
努尔哈赤建后金称汗后,强迫被占领区汉人和投降的汉人必须剃发,所以,剃或不剃,成为一种政治性标志。汉人只要剃头,就免死收降,否则砍头。朝鲜《李朝实录》中记载。后金军占领辽阳后,当地汉民成千上万不愿剃头为虏。自投鸭绿江而死。而当时当地,由于明清方面的拉锯战,剃发汉民又常被明军杀死,割头后冒充满人首级去“报功”。皮岛的毛文龙当时就杀了不少剃发的汉人,拿其首级向明廷邀赏。
皇太极继位后,杀人方面有所收敛,但对剃发则要求更严。惟一例外的是,朝鲜由于向满清投降早,作为一种特殊礼遇,皇太极对这个附庸国表示宽大:冠履不易,可以免剃。清军初入关,占领北京后不久,即发布剃发令。由于吴三桂等明朝降官劝说,加之北京及周围地区人民反抗连连,多尔衮不得不收回成命,但是他对率先剃发的明朝兵部侍郎金之俊等人,还是表现出特别的信任。所以,清军入据北京后,好长时间内,明朝旧官变成清朝官员,仍旧身穿明服,冠裳不改。
但是,当南京也被清军拿下的时候,期间出了一个最令人痛恨的满清走狗孙之獬,也正是由于他的紧劝,远在北京的多尔衮随即改变初衷,让礼部在全国范围内下达“剃发令”。孙之獬在清军入关后,求官心切,是第一批摇尾乞降的汉官,并当上了礼部侍郎。为报新主提拔之恩,他一时间又想不出什么平定大计,孙之獬就走个“偏门”------主动剃发。
当时孙之獬前脑门一溜精光,后面也拖个大辫子,穿上一套四不像的满服,施施然来想要在上朝时想博个满堂彩。不料,当时汉人官员仍是博冠大袖,见这么一个人不伦不类,都觉得可笑又可鄙,扬袖把他排挤出班;满族官员自恃是统治征服民族,也都纷纷脚踢笑骂,把他踹出满班。
恼羞成怒加上气急败坏,孙之獬下了朝后就立马拟了剃发易服后的清朝发式一道奏章,向顺治帝建议在全境范围内给汉人剃发,其中有几句说道:
“陛下平定中原,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
顺治当时才刚刚七岁,全权大事全部由摄政王多尔衮一人说了算。多尔衮等人本来就是蛮族性格,被孙之獬这一阴激,深觉其言甚是有理。回想历史,自以为辽、金两朝是由于“汉化”最终导致了皇族的消沉。孙之獬的进言,正好挑起多尔衮的警惕之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